五代十国历史故事--千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过人。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诗文及音律均有一定造诣,其中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有感而发,此时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期。代表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又名《乌夜啼》)、《望江南》、《子夜歌》、《破阵子》等,皆成于此时。

 

 

    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凉,充满忧伤气质,主要抒发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故有词云:后主虽拙于治国,然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某种意义的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

    

    李煜精于鉴赏,极富藏书。宫中购置图书、画帖数万卷,法帖如钟、王真迹。公、私藏皆印有“内殿图书”、“建业文房之宝”、“集贤殿书院”等。或为其签名、题字,或为诗歌杂言。宋军攻陷金陵,城将陷,李煜对保仪黄氏曰:此皆吾宝,城若不守,尔等可焚之。城陷,黄氏皆将藏书画焚烧。所作文词,多含伤感离愁之情,富于感染力,艺术成就颇高。后人把他和李璟的作品合编为《南唐二主词》。

  

    李煜与大周后

   李煜(南唐后主)与他的红颜知己周后在后人脑海里留有一个鲜明印象,就是他留给了我们不少香艳、柔情、悲哀的词。他的词,确实给他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成就,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除了作为曾经的国君,还被誉为“词中之帝”。但是我们要知道他的成功--文学的成功,是和一个被他迷恋着的女人--大周后有着直接关联的。

  

     大周后,名娥皇,生于公元936年,比后主李煜大一岁。她在文史记载中,确是个多情而贤慧的女人,因为古代帝王们,多是后宫佳丽三千人,很少能将全部感情寄托在一个后妃身上,更很少见到不变迁的爱情,而大周后得到一个多情帝王的专宠,且使后主将爱情流露于诗文的字里行间,当然源于她是一个资质佳惠,美艳多才的女子了。

    据陆游《南唐书》载:她精通史书,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后主父亲)赏其艺,赐以焦桐琵琶。后主作念家山,大周后亦作邀醉舞。二人曾重修订霓裳羽衣曲,此曲在唐朝之李隆基时期盛传,最为大曲,后主独得其谱,乃与周后变易讹谬,颇去洼,繁手新昔,清越可听。大周后常弹奏后主的词调,极得后主赞美,这就是后主作词的原动力了。

    李煜的初作《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把迷恋周后的情感,深宫琴瑟相和的情形,全部衬托出来。

    请读他的《一斛珠》:“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这种香闺韵事,儿女柔情,一并赤裸裸地写了出来。“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多烂漫,多么娇柔的儿女姿态,以现代眼光看,固然不足为奇,但是,在千年以前的封建社会里,那就够奇特的了。大周后的多情,感动了后主的词笔,后主的词笔,蕴含了多情的大周后的才德给千古瞻仰,文学是环境的产物,是情感的交流,在这里完全得到印证了。

  

     人生没有不散之筵席,不幸的事总要在某一天降临到最欢乐的人们身边的。当后主李煜28岁那年,大周后生病了。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如侍父母之痴。然而,大周后终被秋风吹去了,其时,后主哀苦骨立,杖而后起,亦如其丧考妣,且试图投井以殉,赖救之获免。又亲撰诔文,作《昭惠周后诔》,对两人曾经的恩爱生活做了具体生动的描写,读罢令人为之动容。

    对后主李煜来说,大周后的离世真是天大的不幸,后来将她葬于懿陵,谥号昭惠,大周后的死,令后主悲痛不已,他的词风也是在这时有了转变。从香艳旖旎,到感伤悲切,一切皆因情起。是大周后开启了后主的灵思,让他无意中做了“词中之帝”,虽为亡国之君,文学成就却被后世摧崇到诸多帝王之上。

  

    请看下面这首《挽辞》:“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这首挽辞诗表达了后主对大周后深挚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后主自失了他的爱妻,这种痛苦,这种刺激,已深种在他的心灵深处,把他从温柔沉醉的国度,拖到悲哀凄惨的境域里来,于是他的词也从“烂嚼红茸”而转变为“为谁和泪倚栏杆”、“秋风多……夜长人奈何”的凄惨调子,以后家破国亡,更给他许多词的材料。

  

    大周后生前能使后主做香艳的词,死后又影响后主做感伤悲切的词,这种功绩,是后人应该感谢她的。自古文人与美人,是有着不解之缘的;几多伟大文艺作品,都是以香草美人为题材,为背景的。《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和“金陵十二副钗”都是绝代佳人。大周后去世,李煜又娶了大周后之妹小周后为皇后。的确,美人的魔力,足以感应文人的心灵,而使之写出饱含血和泪的文字来。

    窅娘是李煜的宫嫔。据传为女子缠足的第一个人。陶宗仪《辍耕录·缠足》引《道山新闻》:“李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李煜和佛教

  从幼年时代起,后主李煜就生活在一个信奉佛教的帝王之家,深受佛教思想的熏陶和浸润,佛教对其人生思想和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南唐后主李煜的信佛佞佛,首先从他的名号中即可得到鲜明的体认。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有钟隐、钟山隐士、钟峰隐者、钟峰隐居、钟峰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号。这些名号既见于史书的记载之中,也留存于后主的丹青题笔之上。

  

    李煜出生于一个酷好浮屠的帝王之家。南唐烈祖李昪、中主李璟皆崇奉佛教,这对李煜的佛教信仰也就产生了深远而强烈的影响。李煜的信佛佞佛,既贯穿他的整个生命历程,也有着种种突出的表现。

  

    为了提倡佛教,后主于在位期间大力崇修佛寺,广度僧侣。据宋无名氏《江南余载》卷下记载:“后主笃信佛法,于宫中建永慕宫,又于苑中建静德僧寺,钟山亦建精舍,御笔题为报慈道场。日供千僧,所费皆二宫玩用。”又据《十国春秋》卷17《南唐后主本纪》记载:“是岁(开宝二年,公元969年),普度诸郡僧。”“开宝三年(970),春,命境内崇修佛寺,改宝公院为开善道场。”可见后主即使是在南唐风雨飘摇、国库空虚之际,仍不遗余力地从事扶持佛教事业。

  

    李煜之死

    李煜的结局,宋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代撰修的《宋史》和明人柯维骐的《宋史新编》等史籍都未明说李煜被毒死之事,清人毕沅在《续资治通鉴》中曾考异说:“李后主之卒,它书多言赐鸩非善终”。其中,赐鸩说记载最详细具体的是宋人王铚的《默记》,后主死于牵机药之说便是来自此书。

  

    据《默记》载,李煜入宋后,宋太宗曾派徐铉拜见李煜,李煜对亡国颇有恨意,以至“相持大哭、坐默不言”,宋太宗闻言不悦。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节,后主李煜42岁生日,便在住所聚会后妃,作《虞美人》追思往事、怀念故国,并命小周后咏唱,宋太宗听到后非常愤怒,诸罪并罚,遂赐牵机药鸩杀李煜。牵机药,据说为中药马钱子,性寒、味苦,对中枢神经系统亲和力强,李煜因酒后服药,酒助药性,引起全身性抽搐,最后头部与足部相接而死,状似牵机。

 

    李煜一个在亡国后才加冕的“千古词帝”

    公元961年的夏天,金陵城里的花开得正艳,秦淮河上的画舫还在静静的漂流,歌声未歇,时光静好,24岁的李煜在这天正式登基成为南唐皇帝。从此那个鲜衣怒马、儒雅风流的少年远离了曾纵情追逐的山水,孱弱的双肩挑起了日渐衰微的南唐江山。

   

    但是江山真的很重,尽管他已卑躬屈膝俯首称臣,但北宋的大军和吴越的将士始终虎视眈眈,如同饥渴的豺狼恨不得尽早撕碎这头肥硕但已身受重伤的猎物。

   

    当赵匡胤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欲望,大喊一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于是如狼似虎的宋朝军队扑面而来,风雨飘摇的南唐最终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但是那个少年呢?当年那个才华高绝、醉心经籍、不问政事的少年,他在重重铁骑的合围下被押上囚车,送往北宋京师,奔向那注定凄凉且尚未可知的命运之途。

   

    国破家亡,江山易主。他双眼泣血,心中悲苦,想着往日的逍遥自在和如今的寄人篱下落魄彷徨,深深的感受到了命运的无情。他边流泪边轻轻的哼唱着: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从此,那个醉心诗词、向往山林的少年,在经过15年的苦苦挣扎后成了亡国之君。他的脸上再没有笑容,他年少不羁的心已埋葬在金陵城里漫天的大火和滚滚的烟尘中。

   

    现实中他的王国覆灭了,但在文字和精神的世界里他才刚刚登基。一如24岁那年的夏天,金陵城里的花开得正艳,秦淮河上的画舫还在静静的漂流,歌声未歇,时光静好,当年39岁的后主李煜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被后人赞誉为“千古词帝”万古流芳。

   

    他将国破家亡的感慨写进诗词,一个亡国之君泣尽和血的绝唱,一曲一曲地唱响曾经的悲苦。

   他唱: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他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他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每日以泪洗脸,借酒浇愁,他的情感在文字里尽情的释放,安静中爆发出一种惊天动地震撼人心的力量。

   

    绝望而深情的李煜,曾经锦衣玉食的少年天子,在遭遇了命运给予他沉重的一击后,他充满了不甘和愤怒。但是又能怎样呢?还能怎样呢?他在心里一遍一遍的问自己。想不明白的时候就继续喝酒,唱“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喝醉以后,心却还在痛着,南唐的大好河山啊,怎能忘记?往昔的美好日子啊,怎能忘记?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诗人能够拥有李煜这般沉痛的经历和刻骨铭心的痛苦,就连追忆昔日的江山美景也只能在醉酒后的梦中了。

   他在《浪淘沙》中写道: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被俘后第三年的七月七日,七夕佳节,也是李煜42岁的生日。这时的李煜已然落魄而苍老,毕竟岁月无情啊,再英俊的少年也终有老去的一天。这天,天上的牛郎织女在苦等一年后终于得以团聚,满天下的女子也都在穿针乞巧、祈福约会,世界安静而美好。

   

    李煜在小周后的陪同下喝了不少酒,想着这一生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诸般感慨涌上心头,于是挥笔写下了一曲《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饱含故国之思,宋太宗听了很是生气,于是当晚就让人给李煜送去了毒药,结束了李煜痛苦而纠结的一生,《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的绝命词。

   

    命运的毒酒给予了李煜致命的一击,让他积攒了一生的苦痛、无奈、卑微和高傲砰然散落一地。但他也终于在临死前还以命运沉重的一击,他以独一无二的词句让南唐小国深深地镶嵌进历史,像一道永不结痂的伤口,展露千年。南唐存在的时间不到40年,最后毁在他的手里,但他却用文字让南唐在历史中永生。

   

    虽然赵匡胤和赵光义才是那个时代的征服者,而李煜,不仅用自己的诗词征服了一个时代,更是征服了以后各个时代的后人的心,他是一个失败的皇帝,却是我们公认的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他是当之无愧的“千古词帝”。

 

 

    李后主写下的是我们所有人类的悲哀!经历了种种红尘中的诱惑、繁华、富贵、荣辱成败,缘起缘灭。才知道,世事纷纭,人生浮沉最终只不过是一场过往云烟、镜花水月罢了。

    小周后

    小周后,本名不详,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大周后(周娥皇)之妹。小周后比大周后小14岁,大周后与李煜成婚时,小周后年仅5岁,因为亲戚关系,小周后常出入内宫,深得钟太后喜爱。

    乾德二年(964年),大周后因病与世长辞,中宫空缺;次年九月,钟太后去世,李煜按制守丧。开宝元年(968年),李煜服母丧期满,因皇后之位空缺已有四年之久,便商议立小周后为国后。李煜命太常博士陈致雍根据古今礼制,统办婚礼仪式,又命学士徐铉、史官潘佑参与修订,由文安郡公徐游评论异同。徐游对潘佑的意见甚为合意,李煜就诏命按其礼置办。十一月,李煜立小周后为国后。

    小周后恩宠倍至

    小周后容貌美丽,神彩端静,警敏有才思,李煜对她爱护有加,恩宠超过了大周后。小周后性奢侈,李煜就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以玳瑁为钉;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糊在窗上;屋外则广植梅花,于花间设置数处彩画小木亭,仅容二座,李煜就和小周后赏花对饮。每逢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置于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为“锦洞天”。

    国破人亡

    开宝八年(975年)十二月,北宋大军攻破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小周后与后宫群臣等四十五人,随李煜被俘送到京师,宋太祖封李煜为违命侯,封小周后为郑国夫人。

    小周后痴迷绿色,她的衾枕帷幄、裙带衣饰,乃至钗环珠宝、清供玩物,均为青碧。妃嫔宫女受其影响,都效仿小周后,争穿碧色衣裳,并亲自动手染绢帛。有一个宫女,染成了一匹绢,晒在苑内,夜间忘了收取,被露水所沾湿。第二天一看,颜色却分外鲜明,李煜与小周后见了,都觉得非常美丽。自此以后,妃嫔宫人都竞相收取露水,以露水染碧为衣,号为“天水碧”。

    小周后擅音律、好焚香,曾自制焚香器具,又派宫女专门负责焚香之事,称为“主香宫女”。白天时,垂帘焚香,满殿氤氲,小周后端坐其中,如坠云雾;安寝时,就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香气散发出来,沁人肺腑,号为“帐中香”。

    小周后与后主日夕研究,将茶乳做片,制出各种香茗,烹煮起来,清芬扑鼻。李煜将外夷所出产的芳香食品汇集起来,或烹为肴馔,或制成饼饵,或煎做羹汤,皆芬芳袭人、入口清香。李煜对于每种肴馔,亲自题名,刊入食谱。命御厨师将新制食品配合齐全,备下盛筵,召宗室大臣入宫赴筵,名叫“内香筵”。

    据史料记载,周娥皇的病情恶化与其妹(小周后)的宫闱秘事有关。小周后是周宗的次女,周娥皇生病后,小周后以探病之名常入宫中。小周后容貌美丽,后主李煜爱慕她的美貌,就暗中纳为姬妾。大周后发现后,非常愤恨,面壁而卧,至死不回头看小周后一眼。此说在马令《南唐书》和龙衮《江南野史》均有详细记载,陆游在《南唐书》亦作为逸事收录。

    马令还进一步考证,认为李煜词“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绣鞋”(《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即为描绘与小周后的幽会之作。明人陈耀文编辑《花草粹编》时,据马令之说,将李煜的三首《菩萨蛮》添加题目“与周后妹”;清人沈雄编写《古今词话》时,亦说:“昭惠感疾,小周后常留禁中,故有'来便谐衷素','教君恣意怜'之语。”

    有野史认为,宋太宗赵光义曾强幸小周后,小周后回去后大骂李煜,此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北宋王铚在《默记》中最早提及此事,后被宋人叶梦得《避暑漫抄》、元人宋无《啽呓集》、明人毛先舒《南唐拾遗记》和清潘永因《宋稗类钞》等照搬引用。

    注:王铚《默记》原文云:龙衮《江南录》有一本删润稍有伦贯者云:李后主的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多宛转避之。

    据《宋史·艺文志》有“徐铉、汤悦《江南录》十卷、龙衮《江南野史》二十卷”,《江南录》并非龙衮著写,且王铚所引为“删润稍有伦贯者”(即有删改润色的版本)。郑文宝曾亲事后主,他认为《江南录》一书“事多遗落、无年可编,笔削之际、不无高下,当时好事者往往少之”,在其所撰《江表志》、《南唐近事》二书中亦找不到“周后骂后主”的只言片语。至于《江南录》原书,因早已散佚,遂无从查证。

    第一种可能,王铚所引《江南录》,为徐铉、汤悦版本。徐铉和汤悦均为南唐旧臣,据《宋史》载,《江南录》原书名《江表事迹》,系赵光义下诏编修,即所谓“官方史书”,且史载徐铉忠臣李煜,其奉诏所撰《吴王陇西公墓志铭》,对李煜为人赞赏有加,以常理推断,赵光义强幸小周后之事,断然不会出自此书。

    另一种可能,王铚所引《江南录》,实为龙衮《江南野史》之误。《江南野史》卷三有小周后入宫争宠逸事,但并无赵光义强幸小周后的任何记载。值得注意的是,《江南野史》有语云“初从谦奉使宫口,质而不返其妃每哭诣,后主无以计,每闻使至,必避之而已”,此句与《默记》所载极为相似,或为王铚所引之本源。

    小周后葬了李煜之后,依惯例自然不得不入宫谢恩。宋太宗便借机又强把周氏留在了宫里些日子,但终因美妇新寡,不敢马上长留不放。且宋太宗认为李煜即去,小周后将最终是自己帐中人已成定局,于是任凭小周后出宫重归私第。

    李煜死于非命之后,凄美的小周后失魂落魄,悲不自胜。她整日不理云鬓,不思茶饭,以泪洗面。自此之后,宋太宗仍时时寻机要强召小周后入宫。小周后悲愤难禁,拒绝再入宫,终日守在丈夫灵位前。宋太宗虽无可奈何,还是贼心不死地不断派人来做说客,威逼利诱。小周后欲以死相抗,终得暂时安稳。

    短短几个月后,守丧结束,小周后终因经不起悲苦哀愁与绝望惊惧的折磨,于当年自尽身亡,追随李煜而去,一代佳人香消玉殒。亦如南唐小国早已静静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千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那凄美绝伦的诗词从古至今依然让后人感怀于心,感慨万千且历久弥新。

(0)

相关推荐

  • 千古词帝万代词宗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说起李煜,这个会写词,善诗文的皇帝,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网友中更有甚者把他誉为''千古词帝,万代词宗''. 其实说起万代词宗可能属实是有点过了,毕竟古代会写词的人 ...

  • 李煜的“独自莫凭栏”,“莫”字怎么读,许多老师都错了!

    李煜的"独自莫凭栏",许多老师都读错,难怪引起歧义!生于七夕,死于七夕,<虞美人>之后再无李煜! 1/李煜之死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一位南方男子暴死于北宋的京 ...

  • 宋太宗与牵机毒

    宋太宗赵光义在位二十多年,说起来文治武功也算是颇有建树,但由于皇位来得不是那么正大光明,太宗本人不仅不招人待见,而且编排附会在他身上的段子也颇多,像太宗用牵机毒毒杀南唐后主李煜就真假难辨. 影视剧中的 ...

  • 千年词帝说李煜

    刘育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留下 ...

  • 千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每一首都美到令人窒息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南唐国君,字重光,彭城人(今江苏徐州).李煜不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但是诗词上的成就是瞩目的. 天宝八年(975年)二月宋军攻克金陵关城.十二月金陵失守,李煜奉表投降,南 ...

  • “千古词帝”南唐国君李煜诗词全集: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 ...

  • “词帝” 南唐后主李煜,唯一传世书法!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的这首<虞美人>,据说是他最具才情的文学作品.但你可知,他独创的"金错刀",在书法史 ...

  • 千古一词帝!南唐后主李煜诗词全集(诗集、词集全70首完整版)

       千古一词帝!南唐后主李煜诗词全集(诗集.词集全70首完整版) 千古词帝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 ...

  • 干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的8首绝世美词!千古词帝名不虚传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冷眼看历史,有多少人想当皇帝?为了那三尺的龙椅,又有多少次战乱,血流千里,尸堆万丈.可是有一个人,打心眼里就不想做君王,他就是李煜.读他的身世,再看他的 ...

  • 五代十国历史故事--南唐烈祖李昪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 ...

  • 五代十国历史人物——南唐后主李煜(中国古代十大悲情才子)

    南唐后主李煜(937年-978年),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君主.李煜并不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但他在诗词上的成就绝对是瞩目的.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 ...

  • 苏轼最知名的一首词,竟是模仿南唐后主李煜的,成千古名篇!

    书画名家鉴赏 这里是书画爱好者的天地,与您共同交流书画创作学习,文玩艺术鉴赏,经典书画收藏等方面的内容.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五代十国历史故事--南汉代祖刘谦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90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