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断预后趣案

【出处】 〔唐〕令狐德《周书》。

【原文】 天和元年,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将军、乐平公窦集暴感风疾,精神瞀乱,无所觉知。诸医先视者,皆云已不可救。僧垣后至,曰:“困则困矣,终当不死。若专以见付,相为治之。”其家忻然,请受方术。僧垣为合汤散,所患即瘳。大将军、永世公叱伏列椿苦利积时,而不废朝谒。燕公谨尝问僧垣曰:“乐平、永世俱有痼疾,若如仆意,永世差轻。”对曰:“夫患有深浅,时有克杀。乐平虽困,终当保全。永世虽轻,必不免死。”谨曰:“君言必死,当在何时?”对曰:“不出四月。”果如其言。谨叹异之。六年,迁遂伯中大夫。

【注解】①瞀乱:错乱。②忻然:喜悦貌。③瘳:病愈。

【白话文】 天和元年,姚僧垣被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将军、乐平公窦集突然感受风疾,精神错乱,失去知觉。先前为他诊查的医生,都说已经救不了了。姚僧垣后到,说:“难是难了点,终究应该不会死。如果专门委托我,我可以为他治疗。”窦集家人欣然同意,请求他开方治病。姚僧垣为他配了汤药,病随即就好了。大将军、永世公叱伏列椿患腹泻很长时间了,却没有中止上朝拜谒。燕公于谨曾经对姚僧垣说:“乐平、永世都有经久难治的病,如果我没说错,永世的病轻一点。”姚僧垣回答说:“病有深浅,四时之气有克伐。乐平公的病虽然难治,最后应该可以保全性命。永世公的病虽然轻一点,最后却免不了病逝。”于谨说:“你说一定会病逝,会在什么时候?”姚僧垣回答说:“不出四月。”事情果然像他说的一样。于谨十分叹服。天和六年,姚僧垣升迁至伯中大夫。(郁东海等)

(0)

相关推荐

  • 钱锺书智慧“小干货”(五七-2)“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

    (感谢"大余朗读者"宁宝贝) "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 (一) <红楼梦>第一0回,贾蓉妻秦氏病笃,请张先生治之,因问:"还治得治不 ...

  • 关脉预后趣案

    [出处] [清]王堉<醉花窗医案>. [原文] 商州牧①赵笏山同乡,崞县人.以进士宰②秦中,所至有政声,丙辰夏,以天旱祈雨,夜作早兴,又商地皆山,每祷出入崎岖甚苦.秋末忽病,商僻地少医,遣 ...

  • 纯补救虚趣案

    [出处] [日本]浅田宗伯<先哲医话>. [原文] 江州北村左太夫,虚羸①不食,一日气息淹淹②将绝,急延林市之进,诊曰:血脉衰弱,不绝如缕,庶几万一耳.乃作剂,仅用人参一分,龙眼肉一个,众 ...

  • 刺血疗疾趣案

    [出处] [民国]柯劭文<新元史>. [原文] 陕帅郭巨济病偏枯①,二指著足底不能伸,杲以长针刺骫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墨,又且谬刺②之.如此者六七,服药三月,病良已. [ ...

  • 赤溲之脉趣案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原文] 齐王太后病,召臣意入诊脉,曰:"风瘅客脬①,难于大小溲,溺赤."臣意饮以火齐汤,一饮即前后溲,再饮病已,溺如 ...

  • 清代趣案:1只小鸡索赔九百文钱,县令找到漏洞,至今还有用

    清代中后期,有一位名人叫段光清,此人善断奇案.他在做杭嘉湖兵备道时,曾被当地百姓称为"青天".病逝之后,李鸿章还为段光清写了墓志铭. 在为官期间,段光清曾断过"踩死1只鸡 ...

  • 大补发疟趣案

    [出处] [清]俞震<古今医案按>. [原文] 张路玉治张怡泉,年七十五,居恒①常服参.附.鹿角胶等阳药.秋间病疟,误用常山止截药一剂,遂致人事不省.六脉止歇,按之则二至一止,举指则三五至 ...

  • 产后身冷趣案

    [出处]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奇病续抄>. [原文] 一妇人产后日食茶二十余碗,一月后遍身冰冷数块.人以指按其冷处,即从指下上应至心.如是者二年,诸医不效①.以八物汤去地黄加橘红, ...

  • 戴阳奇症趣案

    [出处] [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 [原文]徐国桢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①水到前,复置不饮,异常大躁,将门牖②洞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更求入井.一医汹汹,急以大承气与服.喻诊其脉, ...

  • 察微知变趣案

    [出处] [日本]浅田宗伯<先哲医话>. [原文] 水户侯(文公)有疾,其初登圊①,大便不快下,胸懑短气,如此两三日,或发或瘥,乃召余诊之.其脉滑数无根底,面色青惨,心下微满而拘急,腹里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