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废,四样东西碰不得
生活中一个人即将被废掉,并且逐步沦为平庸,都是有迹可循的。在正式开篇之前,不妨看看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
微博
2、无节制的放纵着欲望:有时间就吃吃吃、买买买、玩玩玩、嗨嗨嗨……
3、浑浑噩噩的工作生活:每天按部就班,得过且过的不动脑思考,一天到晚瞎忙活……
太阳起了我不起,月亮睡了我不睡,这就是每天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工作日犹如行尸走肉,节假日基本不出门,用各种娱乐充斥填满,靠外卖养活自己。
在短暂的快感中,逐渐丧失自我;在快乐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废掉。
如果你不想被废掉,如果你还想求上进,这四样东西一定不要碰,离得越远越好。
1、精神上瘾的消遣
比如微博吃瓜、抖音点赞、游戏PK、微信聊骚、熬夜追剧等等,都算得上是沉浸式的“精神鸦片”。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消耗你大量的时间。看似给工作和生活解压,其实是让我们心安理得的放纵。
玩累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这些也挺无聊的。微博上炒的沸沸扬扬的,不过是明星鸡毛蒜皮的小事;抖音上清一色的帅哥美女还多金,灌得一手心灵鸡汤;游戏中打不完的BOSS、PK,都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消耗;脱离现实的网络小说,无一例外都是爽文……
但可怕的是,总能让你乐此不疲,最后感觉身体被掏空、脑子被榨干、精神被摧毁,成为了泛娱乐时代的手机奴。
时间是最公平的,也是最无情的,无论你怎么使用它,都会一分一秒毫不回头的前进着。当你把精力,花费在高刺激低回报的娱乐上,那么势必会在时间的黑洞里耗尽生命,迷失自我。
不要做放纵的青铜,要做自律的王者。把上班下班娱乐的时间腾出来,留着去看书学习、运动思考、陶冶情操等等,你会发现人生豁然开朗。
2、超过能力的消费
除了娱乐的黑洞,你还需要警惕金钱的陷阱。你必须要明白:所有非必需的消费,所有超能力的购买,所有高欲望的渴求,都是品牌营销出来的。
没有最新款的iPhone,并不会真的掉面子;没有AJ的运动鞋,也不至于格格不入;没有TF的口红、香奈儿的包包,你的青春也并不廉价…...这些超前消费的欲望,这些大牌加持的自信,都不过是心理作祟。
如果你拥有足够的经济能力,那么这是你的自由。但靠勒紧裤腰带,吃泡面嚼面包换来的,甚至是割肾啃老获得的,那么大可不必要。那些喜欢却买不起的东西,应该成为你奋斗的动力,而不是你透支的理由。
退一万步来说,这种无脑的买买买,超越能力的剁手,除了收获一身标签和噱头,又有什么值得你去炫耀的呢?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你有能力哪怕背的假货,别人也不敢低看你一眼;但相反,你背着真品挤地铁,依然会被嘲讽为虚荣。
你要清楚,这个世界最值得你投资的事情,是你的学识,是你的能力,是你的谈吐…...而不仅仅是你的衣着外貌。在最好的的年纪,把钱花在学习的刀刃上,在不久的将来才是真正的一本万利。
3、未尽全力的逃避
考研究生要背那么多单词,我英语基础这么薄弱,肯定考不上;
自媒体短视频都那么火爆,我一没能力二没特长,肯定做不好;
公司管理岗位正在竞聘中,我没关系且资历又浅,肯定不选我;
……
在学生时代里,在职业生涯中,你给自己找过多少借口?于是事情还没开始,就把计划扼杀在摇篮里。
那些闪耀时刻你也很想要,但却不愿意全力以赴,又不肯完全堕落无视,于是只能用尽借口、想尽托词、夸大难度,只为了给自己找台阶下,逃避不愿意面对的现实。
也许这种假想,会让你当下舒坦一些,但从长远来看,只会让事情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因为你习惯了逃避、习惯了退缩、习惯了懈怠,更可怕的是你习惯了自我安慰。
你在心里一遍一遍强调:我不行!用困难麻痹着自己,用借口宽宥着自己。但你真的尽力了吗?未曾开始,内心就举起白旗;刚刚出发,遇挫就嚷嚷放弃。
我不想鼓吹人人皆可成功,但你不努力,没有人能替你成长。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天生就行的,大家都是在人生跑道上高速冲刺着。你说玩命也好,你说内卷也罢,人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不和自己死磕到底,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
4、失去自我的合群
作为大一新生,疯狂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哪怕只是毫无意义的打杂;
舍友躺在床上刷剧打游戏,于是原本计划去图书馆的你,默默放弃;
为了合群,参加各种不相熟的酒局饭局,哪怕不感兴趣也强颜欢笑;
……
无论你是跻身于象牙塔,还是混迹于职场圈,为了合群失去自我的案例,比比皆是。
正如《乌合之众》提到:“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就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否则就容易身处泥潭而不自知,越挣扎则越难脱身。最后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未必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与其在各种圈子里浪费时间,不如努力去充实自己。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把自己经营好了,圈子自然会凝聚在你身边,且都是三观一致的挚友。
如果不想一辈子碌碌无为,如果不想要持续性混吃等死,以上这4样东西真的碰不得。我们可以迷茫,可以犹豫,但一定要坚持走下去。长路漫漫,未来可期,愿你今后都是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