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挡住了腾格里沙漠的黄沙,造就了沃野千里的宁夏平原

它是我国西北部的一座名山,与大兴安岭,阴山,祁连山,共同构筑了我国北方天然的地理分界线。一边是广袤的荒漠戈壁,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一边则是丰饶的草场与水渠纵横的农耕区,这里有美丽的塞上江南,是我国西部最耀眼的绿洲。

它也是一座富有诗意与创造性的山脉,它庇护着周围的万物生灵,见证了我国北方的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在亿万年之前,这一带还浸没在一片汪洋深处,3000万年前,在地壳板块不断挤压碰撞下,它横空出世,将坚实的躯体舒展在苍穹之下,它就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天然界山——贺兰山。

亿万年的贺兰山,屹立在西北方,遮挡住了腾格里沙漠滚滚的黄沙,柔和了凛冽的北风。从沙场狼烟到塞外田园,从漫漫丝路到阡陌良田,文明在这里汇聚,冲撞,走向融合,山高水长,万物生长。

贺兰山南北长220公里,主峰敖包圪垯海拔3556米,雄伟的山势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将西北高寒气流阻挡在贺兰山西侧,也将湿润的东南季风,留在了贺兰山东麓,宁夏平原的上空,从而孕育出了沃野千里的宁夏平原。直到今天,贺兰山依然在成长,这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山。

作为贺兰山里体形最大的动物《马鹿》,是鹿科动物中最大的成员,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雄性马鹿体形壮硕,并长有巨大的角。马鹿会以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但他们随着季节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变换生活环境。在如今的贺兰山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护,马鹿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得以迅速恢复。

岩羊,峭壁上的精灵。它们体形壮硕却身姿轻盈,可以从容而敏捷地在岩壁上攀登跳跃。作为群居性动物,它们通常都结群活动,彼此协作,相互忠诚。大部分时间岩羊生活在海拔2000米的峭壁之上,那里足够安全,但受惊时,它们会在乱石间迅速跳跃,并攀上更险峻的山崖。

由于长期的封山禁牧,宁夏贺兰山一带生态系统正迅速恢复,岩羊数量稳定增长,岩羊开始有规律地到山脚下活动,寻找水源和食物。

冬季贺兰山里食物匮乏,护林员们会带些玉米进来,帮助岩羊顺利度过冬季。岩羊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而分布密度和种群数量最多的地方是在贺兰山,由于保护良好,目前岩羊在贺兰山地区的分布达到每平方公里15只,总数量接近3万只。岩羊,已经成为贺兰山标志性的动物。

在海拔3556米的贺兰山主峰敖包圪垯周围,覆盖着遮天蔽日的密集植被,其中一半以上为云杉林,它不仅隔离了东侵的风沙,涵养了土壤,更是宁夏平原的生态之肺。在众多植物中,古老的《四合木》,是贺兰山久远身世的见证者,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之一。

四合木起源于1.4亿年前的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是一种7000万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历经数万年时光的自然选择,以及无数次风雨涤荡,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是“植物中的大熊猫”。

在晴朗的日子里,远看贺兰山,雄辉凌厉的山势,仿佛就是一匹蓝色的骏马。公元十世纪开始,草原文明迈向巅峰,游牧民族占据了整个北方地区,贺兰山成为已经退居江南的中原王朝收复河山的标签。

作为南宋的杰出统帅,岳飞曾以一首壮怀千古的《满江红》,激励了一代代华夏子孙,精忠报国的情怀。贺兰山也随岳飞而扬名,召唤着后世子孙的尊仰。今天的贺兰山已经成为国人家国情怀的精神坐标,“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