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游氏传奇之九:“好中医”游为贞
滨州游氏传奇之九
“悬壶济世 惠泽乡里”——好中医游为贞
游为贞字道一又字奉周,清朝贡生,光绪十年二月生于现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河街道中游村(1884年2月—1960年10月)。父游礼贤是游百川二子,因伯父游序贤无子出嗣(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把自己的儿子给没有儿子的亲属作过继子。)游序贤,是游百川长子长孙,人称大少爷。
据【地方志】《滨州市志》、《滨州市乡镇办简志》均记载“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眼科大夫游为贞”、 《山东滨县地名志》(八四年出版)“ 游为贞,清代贡生,精眼科。”《惠民地区卫生志》/第十四篇人物/第二章名医简介/游为贞。据查证多部地方史志记载游为贞是医术精湛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医生。
《游氏世谱》2001年第五次修谱记载,游为贞一生悬壶济世医者仁心,深受家乡百姓敬爱。为贞自幼聪慧,七岁入家塾读书,勤奋好学。受家风影响游为贞正直无私、志向高远,医术高明,扶贫济弱惠及乡里的故事流传甚广。
谱中记载,游百川长子游序贤幼患眼疾双目失明,苦不堪言。游为贞自幼聪慧懂事,与伯父一起生活深感眼疾之痛,立志要为天下失明者重见光明而学医。祖父游百川因治学而为官,家族中“学而优则仕”的风气甚浓。父亲游礼贤,清代贡生,奉政大夫(正五品,属于文职散官)。游为贞经多年苦读、严谨治学也为清代贡生,本应走上仕途报效国家,却因自幼立志学医为百姓解除病苦恢复健康,而决心一生从医。
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他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患者不管富贵贫贱一视同仁,能医治者坚决治好,自己确定不能医治的,决不贻误病情,直言不讳地劝其另请高明。经他治好的青光眼、白内障等重眼疾患者数以百计,其他轻微眼疾不计其数。
在其刻苦钻研眼科疾病的同时,对当时危及百姓生命的肝、痨、气、噎、妇科等疑难病症也颇有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他行医一丝不苟,每一个病例都认真记录,望闻问切、开方抓药、病人回访等一一对应。并对病例反复研究总结经验整理成册,成为宝贵的医学宝典。据其后人描述,传下来的眼科、妇科类药书有5箱之多。上世纪八十年代滨州郑氏妇科医院掌门人前来求学,并传承至今,成为当今滨州妇科名医。
在当地至今仍流传着游为贞“死人也能救活”神话般的故事,当时被誉为现世扁鹊、华佗再生。
2001版《游氏族谱》中《滨州文史资料》第三辑记载,当年滨城东关有一年轻女子因急症气绝三天,家人悲痛欲绝难以面对现实,怀着一丝侥幸恳请游为贞为其诊治。经细心诊断,该女子还有脉象,遂开几剂中药喂其服后,女子慢慢苏醒并恢复健康。风神庙王家有一男青年中风不语,后极度恶化无法治愈,病人家属经多方打听来到中游村,苦苦哀求无论如何也要让病人留句话。游为贞遂开一剂药让其服下,第二天青年果然谈说自如,虽难免一死却出现了奇迹。以上传说虽有神化的嫌疑,却也足以证实他医术高超,声名远播。
游为贞医者仁心,方圆百里莫不敬重。他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无论寒冬酷暑、雨天雪地有求必应从不推辞。更加令人敬重的是,请他医病的人有坐车坐轿、有骑马骑驴、还有推车、步行来的。首先他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诊治,同样情况先为徒步而来的患者医病,因为这些人生活最困难,求医问药不容易。穷苦的病人不但免费治疗,还令家人提供饭食,让病人吃饱后带上药回家。
过去行医,医生大多奔波在往来患者家的路上。游为贞医术高明求医者甚众,时常出诊时身后请医者车马尾随,看完一家又被另一家挨次接走,他不辞疲劳,时常辗转几天不能回家,家里人也不知其身在何处。他生活简朴不动烟酒,出诊从不吃宴请,随病人家属吃家常便饭,非常贫穷的还留下饭钱。
老话说“寒门出贵子,富贵多纨绔”,而游为贞秉承了游氏淳厚的家风,不仅医德高尚,且为人刚直、慈悲善良,有悲心悯人的胸怀。一生还保持了勤劳、朴素、节俭的生活习惯;中游村委会主任游立恩他说对游为贞老人至今还有印象,幼年时经常见到老人家。在他的记忆中,游为贞高个,长髯飘飘仙风道骨,手拿一根文明棍,精神矍铄器宇轩昂。村里老人们说,游为贞治病童叟无欺,临时没钱也主动给看,可以记账但从不上门收账。非常贫困的人来看病,不但免费还送药送盘缠,直到看好为止。
中游村至今广泛流传着游百川家会堂(旧时一户人家的称号,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的诸多故事,60多岁往上的老人们都能说出几段,流传最广的是家会堂舍粮济贫的故事。
游百川在京为官,老母妻儿留守家中,经营多年家道殷实田产丰厚。游为贞虽身为清朝贡生,但一生固守家乡行医济贫,当时游氏家会堂雇佣着长工、短工上百人。当地家境贫困缺衣少粮的穷苦百姓,只要能到游家干活就会有吃有穿,外来逃荒要饭者,只要来到家会堂都会得到食物裹腹。
更有甚者,据老人们说家会堂不仅有管家、账房等专职人员,另有一人常年专干一件事,就是在家会堂的大门过道内安放一个大簸箩,根据年景里面装有馒头、窝头等干粮,专门打发逃荒要饭者。不管馒头或是窝头,都是一掰两半分给两个人,一来达到救济的目的,二来不助长人的贪念。家会堂的此善行善举救助了无数贫困人口,成为当地佳话令后人念念不忘传诵至今。
游立恩说,虽同为游氏但他和游百川家族不是一个堂号。听老人们讲,家会堂家大业大,不但不仗势欺人,还扶贫济弱惠及乡里。每到年节,总有一些家境困难过不了节的人家就会到家会堂,说是借粮但多数有借无还。长此以往家会堂仍然慷慨解囊,游为贞吩咐管家赠油赠面来者不拒。同时宽慰借粮者说“过年过节都得吃顿饺子”。
官宦人家田地多,农忙时节家会堂雇佣的长工短工众多。为节省劳动时间,在家里做好饭,由专人送到田间地头。每次送饭时都会特意多带一些食物,周围一些生活困难的人,特别是一些小孩子早早到地头等着分享,不管剩多剩少从不带回,全部分发干净。
游家人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据说每到收庄稼时,周围村庄的穷人就会聚集到游家的一块地头等待。游为贞到来后佯装惊讶,大喊一声:“大伙这是干什么?要抢我的粮食吗?可了不得,都抢了……抢了。”人们就在等“抢了”这句话,就像得到了命令,话音刚落,纷纷跳入田中收割庄稼带回自家度日。这样的情景一年年上演,老百姓心如明镜,这是游为贞慈悲为怀,既保全大家的脸面又救济贫苦大众的善举。
这样的事迹不胜枚举,人们至今说起来都还一往情深,对游为贞心怀感念。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如今听起来就像小说、戏剧一样,真实感人的情节来自乡邻满怀深情地描述,还原了游为贞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我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一位仙风道骨、精神矍铄,刚直不阿的老者形象。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很多人很多事如清尘如浮云,眨眼散落到岁月的长河中不留一丝痕迹。唯有用心经营过的那些事件像明亮的珍珠,哪怕被沙尘蒙蔽,仍遮掩不住耀眼的光芒。
听了游为贞诸多故事,虽没有其始祖壮志凌云、豪气冲天的英雄气概,也没有其祖父声名显赫、光宗耀祖的宏大情怀,他做的都是一些扎根乡村体谅民情,为最广大底层民众排忧解难的“小事”,但这样的大义胸怀更加令人敬重。游为贞一生历经朝代更迭、山河破碎、抗击外侵,直至全国解放。他初衷不改,根植乡土治病救人,凭一己之力济贫救苦,其高尚人格令人敬仰。
中游村祖上以战功封侯,戎马生涯高度重视防御工事。村子周围有5、6米宽的围子沟和十几米高的围子墙。据老人们说,东边是正门,西边为偏门,南北各有一个角门。抗日战争时期,民风淳朴的中游家也没逃脱战乱的侵扰,人们担惊受怕,躲躲藏藏,围子墙东、西、南三个门都紧紧关闭,只留北面的角门。由于游氏家族的威名和游为贞在乡里极高的威望,汉奸鬼子来到中游村都会有所收敛,战乱时期中游家的围子墙一点也没有受到破坏,保护了中游村的百姓免受外敌侵扰。那时候,游为贞常常一个人坐在角门口的台阶上,从白天坐到晚上,每天谁家的人出去没有回来他都在等着,直到外出最后一个人回来,喊一声“大少爷,我回来了,您快回家歇着吧。”他才关上角门回家。有了他的守候,村里人就会觉得有依靠,不管日子多么苦,心里都感到踏实。
时光荏苒,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历经世事饱经沧桑,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全国面临经济困难时,游为贞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他一日三餐每餐都是一块不到二两的小地瓜干面窝头,啃不动就用剪刀一点一点剪到碗里,用开水泡着吃。没有蔬菜,就着一小块咸萝卜下饭,但他从不叫苦。耄耋之年不顾自己身体虚弱,哪里有病人就到哪里去,直到1960年10月去世前的一个月,有人求医他还卧床切脉。家人心疼他的病体谢绝求医的人,但只要他听见了就斥责家人并坚持给病人把脉开方。他说:“我只要一天不死,就要给人看病”。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没有豪言壮语,但却掷地有声。
游为贞逝世的噩耗传出,人们莫不痛哭流涕,送葬的人遍及周围各个村庄。人们自发前来为老人家送行,队伍浩浩荡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样的情景难得一见,深切体现了他与群众的鱼水深情。
自此人世间失去了一位万世师表的老人,病人失去了救星,游氏失去了好子孙。如今我们重新挖掘游为贞的优秀事迹,学习他的高风亮节和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精神。他耿直无私、防腐拒变的品质至今仍有时代意义,是整个游氏家族的荣耀和骄傲,也是后世子孙永恒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
作者:王弘,山东博兴县人,公务员。滨州市作协会员。业余爱好摄影、旅行。喜欢文学,随笔记录身边的点滴,多篇文章获奖并在省市报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