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脓肿一例(含解析)

病例基本情况:

1.患者为老年男性,65岁,因“反复左上腹疼痛1年余,再发加重2月余”

2.临床表现:患者诉近1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间歇性出现左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疼胀痛,无恶心、呕吐、反酸、烧心,无腹泻、血便、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曾行胃肠镜示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缓解(具体治疗不详),近2月来上述症状再发加重,疼痛较前加剧。

3.无特殊既往史。

4.专科查体:腹平坦,两侧对称,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软,左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莫菲氏征阴性;肝区叩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叩击痛(-),叩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肝上浊音界正常;肠鸣音4次/分。

5.实验室检查:WBC 12.59x109↑↑↑

6.超声检查:

超声所见:脾下极包膜欠清晰,脾脏下极及脾门区各见一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欠均质,较大团块内见散在无回声区,CDFI:团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术后病理:脾脏脓肿

由于脾脏具有很强的吞噬作用,所以细菌不易侵犯它,故脾脏脓肿比较少见,国外尸体解剖资料显示,脾脏脓肿的发生率约在0.14%-0.4%。

脾脏脓肿常为血源性感染,也可为周围感染病灶直接播及,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可表现为:发热、寒战、脾区疼痛、压痛、腹肌紧张、脾肿大,若继发脓肿破裂,可引起急性腹膜炎或胃肠道穿孔。

脾脏脓肿常因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而漏诊,影像学能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和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当前,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及脓肿穿刺置管引流对于脾脏脓肿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超声表现脾脏增大,形态欠规则,脾内探及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团块,根据病变持续时间不同,其内部回声也复杂多样,脓肿早期可表现为实性低-中等回声,与正常脾实质分界模糊,随着病变的进展,病灶逐渐出现液化,此时可表现为囊实混合性或无回声团块,边界清楚,脓肿壁较厚,内壁不光整,呈“虫蚀样”改变,无回声透声较差,部分无回声区内还可见气体样回声。

脾脓肿:已经出现液化

图来源:郭秋景、王宏丽等,超声诊断脾脓肿2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6(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