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研究中医药治疗肠息肉的古今用药规律

目的:通过对古今医家治疗肠息肉文献系统的收集、整理,获取符合标准的方药,并建立肠息肉中医药治疗的数据库,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揭示古今医家治疗此病的变化,探究出古今医家治疗肠息肉的用药规律,从而寻找有效的药物,在展示中医学治疗肠息肉病症成就的同时,为临床的选方遣药提供启示和指导。材料与方法:古代资料依托正版大型中医古籍类电子文库丛书软件《中华医典》,以“肠瘤”、“便血”、“肠癖”、“肠覃”、“泄泻”及“积聚”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标准文献,记录文献出处,再与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相关古籍进行校验、整理运用电子与手工检索结合的方式,获得正确的书籍及中药,建立数据库。现代资料利用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以“大肠息肉”或者“结肠息肉”或者“肠息肉”与“中医药”或者“中医药治疗”为主题词,检索1990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肠息肉的文献、论著等,再结合纳入标准选取符合要求的方药,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对比统计结果,总结古今治疗肠息肉的用药异同点。结果:1.中医的“肠癖”、“便血”、“肠瘤”、“肠覃”、“泄泻”及“积聚”等疾病与肠息肉相关。2.古代文献依据标准,归纳整理出162首符合标准的处方,涉及中药188味,药物共使用1096次。其中出现频率最高为56次,最低为1次,现代文献依据标准,归纳整理出100首符合标准的处方,使用中药179味,共使用862次。其中出现频率最高为36次,最低为1次。3.古代中药中,当归使用频次最高为56次,分类排名前三位:补虚药、温里药、收涩药;今方甘草使用频次最高为36次,分类排名前三位: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4.古方排名前30位的药物分类为补虚、温里、清热、理气、止血、收涩、解表、活血化瘀、攻毒杀虫、化湿、利水及安神类药物,前30位药物共使用643次、占总频次的58.67%;今方前30位药物分类为补虚、清热、理气、止血、收涩、活血化瘀、利水、化湿、解表及息风止痉类药物,前30位药物共使用468次,占比54.29%。5.古代方中补虚药使用218次,使用频率19.89%,今方中为164次,占比19.03%,当归、甘草、白术、黄芪、白芍是古今使用频率最高的五味补虚中药。补虚分类药物:古方补气药108次,占比9.85%,补血药98次,占比8.94%;今方补气药120次,占比13.92%,补血药34次,占比3.94%。

6.清热药在古方中使用频率10.21%、今方中使用频率20.19%,清热燥湿药及清热凉血药古今均常使用,今方在使用清热解毒药物上有所增加,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三味中药使用频数增加为主。

7.古方收涩药使用频率味10.49%,使用频次前三的为诃子19次、赤石脂18次、肉豆蔻12次,乌梅使用频次10次,今方使用频次为7.08%,使用频次最高者为乌梅24次、五倍子10次、五味子8次。

8.古今方排名前三十位药味中共有13味相同,依次为当归、甘草、黄连、枳壳、地榆、白术、黄芪、茯苓、陈皮、槐花、黄柏、白芍、赤芍。

结论:1.古今医家治疗肠息肉均重视以补虚为主,古代医家以补气血为主,现代医家在补气血同时更侧重于补气。2.古方使用药物集中在补虚、温里、清热、理气、止血、收涩、活血化瘀等几类药物中,其中补虚、温里药的药味数及使用频次占据了古方药物的前两位;今方集中在补虚、清热、理气、止血、收涩、活血化瘀、利水等类型药物中,其中清热、补虚药的药味数及使用频次占据了现代方药物的前两位。揭示了古代医家侧重于温中补虚,辅助以理气、收涩、止血、活血化瘀之药物;现代医家补虚、清热并重,辅助以理气、收涩、止血、活血化瘀之药物。3.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为古今医家治疗肠息肉常用药,但现代医家在使用清热药时侧重于清热解毒药,主要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败酱草、蒲公英为主,与现代药理研究其抗肿瘤功效相关。4.温里药是古代医家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现代医家鲜有使用。5.古今医家均常使用的药物集中在补虚、清热、理气、止血、收涩等类药物,以补虚药所占比例最大。6.收涩药中的乌梅为现代医家治疗肠息肉常使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