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做焦虑不堪的父母 | 家长课堂
文 / 北风
你还在为孩子感到焦虑吗?
“当父母的,哪有不焦虑孩子的?”“不焦虑才怪!这是什么时代?竞争这么厉害……”“说不焦虑是假的,你能看着他荒废吗?”“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
各种各样的焦虑似乎正在史无前例的折磨着父母的心,无论孩子处在哪个年龄段——从0岁到3岁,觉得上了幼儿园就好了;到了幼儿园觉得不行,各种辅导班模式就正式开启;期待着到小学就好了,然而小学基础打不好怎么办?期待着初中就好了,却又将面临令人心焦的中考问题、高考问题……仿佛一旦为人父母,就等于判了无期徒刑,哪个阶段都不能、不敢掉以轻心,否则自己的孩子就落到别人的后边,那可怎么办?
焦虑是无用的
针对各种各样的焦虑,我很想说:绝大部分的焦虑都是徒劳的,都是做父母的自我折磨而已,甚至就是自找的。一个孩子能否成才,能否健康成长,常常并不因你的各种焦虑而发生变化,换言之:你的焦虑没有用,你的大部分担心都是徒劳的,你不妨试着放松一点,换一种方式陪孩子成长。后面我将说到换到什么样的方式。
首先,为什么说你的焦虑大部分都是没用的?你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人来到这个世界,是有着充分的自我成长能力的。你的焦虑时常是想让你的孩子加速成长,比别人家的孩子更好一点、更快一点。比如小孩在很小的时候,按照大人的经验,须经过爬这个阶段,然后再挺起腰杆迈步走。所以不少家长见了自家的孩子到了时间还不会爬,于是立即焦虑,担心孩子不会爬怎么办?我遇到过一个令我瞠目的真实案例:一个小孩因迟迟不会爬,过分担忧的家长连忙给孩子报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班,价格不菲,但一个月下来孩子还是没有学会。其实,不会爬并不会妨碍孩子直接学会走路。如果我们的家长理性一点,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人来到这个世界,学会走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中间如果没有学会爬是完全可以的,当然就不必花一分冤枉钱,更不必积累那么多无谓的焦虑。你甚至可以乐观的将其理解为跨越式成长呢。
很多时候,家长内在的攀比心理导致出强烈的自我焦虑。家长看家别人的孩子爬的真好,姿势优美,逗得周围人哈哈笑,自家的孩子只能怀里抱着,于是焦虑。
2
孩子将来抱怨怎么办
其次,家长有一个内心的语言,如果孩子将来抱怨我怎么办?的确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本领不如人,当家长数落几句的时候就反唇相讥:谁让你当时不对我严格一点?不让我学习美术、英语来着?这种现象的确存在,尽管很少。但追根溯源,还是家长自身的问题。不是说家长没有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的问题,孩子的抱怨体现出一种情商问题,这不是辅导班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家长在长期的教育当中导致的。怀着这样一种对未来的担忧,于是家长们纷纷给孩子报班,全然不顾孩子在能力上、心智上是否接受。进一步而言,那么多有造诣的有成就的人都一再强调,没必要让那么小的孩子上各种特长班,比如陈丹青作为一名美术大家,就一再说:小孩子学画画应在十岁以后,你三四岁就可以学绘画,只能是束缚孩子的想象力,牺牲孩子未来的无限可能。
孩子是一张白纸,任不理性的家长反复涂鸦,最终可能导致孩子走向平庸。而某些所谓的特长班,不过是以格式化的训练,让孩子画画看起来像一点,英语能比其他孩子早说几天而已。我曾经读过一篇长篇纪实,内容是追溯中国少年班的历史。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当年走进少年班的孩子,最终绝大部分都沦为平庸——过早的开发孩子们的智力,给他们的心智和心理造成很大的戕害,给他们的一生留下了巨大的阴影。最初的时候,家长和全社会的人都羡慕能走进少年班的孩子,孩子自己也倍感荣耀,但那种单一发展特长的孩子,不堪各种极致训练,最终常常无法接受自己成为一个普通人,乃至那段历史成为自己人生最不堪的回忆,甚至当记者采访的时候,以自己那段历史为莫大的耻辱,有的甚至患上了精神疾病。
3
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所以,家长完全没有比较焦虑。年幼的孩子需要的玩具、是游戏、是快乐的童年,以及父母温馨的陪伴。别再做无谓的焦虑,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他也能走好自己的道路。自从我认定这样的理念,我就改变了每天下班后对孩子的询问。以前我会询问孩子:今天乖吗?现在的我会问:今天过得开心吗?每当她快速的回答“开心!”,并向我讲述一天的开心故事时,我也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