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后面怎么续写好呢?
前言
前几天参与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四句诗: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天高云淡收夏色,第四句应该怎么写?
题主的这首七绝写了三句,留了个尾巴给大家。参与的诗友不少,老街也简单地说一下自己的理解,按照古体和近体两种方式做了补充,欢迎诗友们指正交流。
一、前两句写景如在眼前
老街觉得,题主的前两句诗很有特点,写景如在眼前:
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
第一句写垂柳褪色,山雨空濛;第二句是,红叶知秋,而且石榴也开始变红。作者通过抓取几个秋天的典型意象写出了秋天的特点。
不过,第二句有一处需要斟酌。即两个“红字”。
一首诗中有重复的现象并不少见,一句诗中有重复字也挺多。但是像绝句这种篇幅短小的诗歌,如果一句诗中出现重复字一定是有意的修辞。否则就犯了意义重复的毛病。
如这首诗中第2句,并不宜有两个“红”字。根据前后的语境,可以斟酌修改一下,例如落叶、飞叶等等:
垂柳退色山空濛,【落】叶知秋石榴红。
改的时候,还要注意,既然有了“红”这个字,一句之中也要尽量避免用朱、赤等同义字。否则也是意义上的重复。
作诗如同下围棋,每个字都讲究效率,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二、第三句的两个问题
再说一下第三句,这里有两处可以斟酌:
天高云淡收夏色,
题主的第一句写了“山空濛”,空濛有细雨纷飞之意。但是第三句马上又出现天高云淡的晴朗,是天气突然出现变化了吗?现实中是有可能的,但是在诗中需要加以说明,或者删改避免前后矛盾。
第二个问题是“夏色”。
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周弘讓《立秋》诗写到: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周弘讓的写的是立秋,用“收夏色”很恰当。但是,题主选择的意象却不同,石榴开始成熟的时候,在我们北方已是十月以后;而柳树开始褪色,则时间更晚,一定是秋深以后而不是刚刚立秋。所以这里用”收夏色”,时令距离似乎有点远了。
不过,这首诗用来描写南方的秋天是不是合适,老街就不太清楚了。毕竟我没有在南方生活过。
三、古风句式的独特味道
七言绝句,并一定都是近体诗(格律诗)。题主前两句的音律有很好的古风效果,这是格律诗所不能表达出来的味道 :
垂柳退色山空濛,平仄仄仄平平平
落叶知秋石榴红。平仄平平仄平平
七绝和格律诗一起肩并肩在唐朝走向了顶峰,因此我们会发现七绝大多都是律诗,而不像五绝几乎一半是古体诗。
七绝古体诗流传不广,有名的如如李白的《东鲁见狄博通》 ,两处三平尾: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又如李白《登庐山五老峰》,也是2、4句有两处三平尾: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这种押平声韵的古体,很容易被看成近体诗,但是读起来就会发现味道不同。
四、第四句的选择
无论五绝还是七绝,第三句一般起到转折作用,第四句则前后照应,即起承转合的”合“。老街试着加入一个南飞秋雁的意象,回到对于秋天的描写。
垂柳退色山空濛,落叶知秋石榴红。天高云散风吹过,孤雁一声夕阳中。
另外,还把第三句的“淡”换了一个“散”字,把雨过天晴的变化点出来,不至于前后矛盾。
假如改为近体绝句的话,就需要调整一下每句中字词的顺序。为了符合“粘、对”的要求,前两句也颠倒一下:
知秋叶落石榴红,垂柳泛黄山空濛,云淡天高风雨后,一声孤雁夕阳中。
其中,石、夕、笛三个字,都是常见的入声字;空,可以平仄两用而意义不变,这几个字的在古诗词中很常见,注意到的话自然就能记住它们的平仄。
另外,泛黄山空濛,仄平平仄平,这句救孤平的典型句式。
结束语
我们平日里读到的七言绝句,大部分是近体诗(格律诗)。也许是物以稀为贵 ,有时候读到七言的古绝句,会感觉另有一番独特的味道。
关于题主的这首诗,您觉得改为古体好呢,还是近体好呢?
老街在此抛砖引玉,也欢迎诗友们参与交流。
@老街味道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些诗人的结局一个比一个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