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唯有质疑方能走出“胡扯规则”

【异史氏曰】维申·拉克雅礼在《生而不凡:迈向卓越的10个颠覆性思维》一书中有一节专门谈“质疑胡扯”的,他是这样给胡扯规则下定义的:“胡扯规则是某个为了简化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而衍生出的类似于胡扯的规则。” 
“我们为了图方便却被强加以种种胡扯规则。”这些“胡扯规则通过我们的部落——通常是我们的家庭、文化环境和教育系统代代相传。”我们生活中的许多规则来源于他人。“而且这些规则和是与非、对或错的判断紧密相连。”譬如当下的抱团取暖就属于此类社会性的胡扯规则。他认为,诸如此类的胡扯规则主要通过幼时教导、权威人士、归属需求、社会认可以及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而代代相承的。 
“幼时不加批判地吸收了大部分思想观念”,权威人士(我们的父母、亲戚、看护人、老师、牧师和朋友)则“是强有力的胡扯规则安装者”,“当然那包括了出于对我们的关爱”“权威已经被证实对我们有着惊人且有潜在危险的控制力。”“作为有觉知能力的物种,在我们的进化过程中,我们需要领导者和权威人物来帮助我们组织统筹并得以存活。”“我们想要融入某个群体”自然会信奉它的总总规则。当我们看到或听到“大家都这样”时,我们也就这样了,这便是通过社会认可接受胡扯规则的。内心的不安全感,会导致我们选择恪守那些胡扯规则。 
不过作者也提醒我们记住,“这是人类学习方式的一部分。这是历代的所有信息得以传递给我们的方式,包括了精华部分,像如何生火,如何制造轮子,如何讲冷笑话,如何烤肉,如何做心肺复苏,和如何装饰一个圣诞树。这些不全是渣滓,只不过是我们许多人需要帮助意识到这些也不全是精华。一些规则已经不再有用,或是从开始就是误导人的。”如何走出这些胡扯规则,最为基本的方法就是养成质疑的习惯,否则就可能一辈子生活在胡扯中:听别人胡扯,对别人胡扯……
(0)

相关推荐

  • 《26条处世潜规则》

    <26条处世潜规则> 看完不点赞算我输! 或许有些人对这些所谓的"潜规则"根本就看不上眼,因为他觉得有些厚黑! 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这些都很现实,如果要行走社会,懂得这些潜 ...

  • 凌宗伟:不要不会走,就想着“跳”

    [异史氏曰]这两天我一些朋友反反复复强调了两个意思,一是不要急,慢慢来,教育只可能在可为的空间发挥"有限"的功能,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步到位,立竿见影的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二是要努力 ...

  • 凌宗伟:为什么要“走到学生身边去”

    [异史氏曰]人的通病在凭自己的个人直觉与经验判断或认识实物,因此当我们听到或看到一个自己不熟悉,或不愿意接受的观点或做法的时候,很容易否定它.我经常给老师们的建议是上课时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为了能更 ...

  • 凌宗伟:走到学生身边去

    [异史氏曰]我一直主张教师在教室里上课(包括现如今"做讲座")时要尽可能走到学生身边去,动因无非是自己上学时遇到不少老师整堂课趴在讲台上,自顾自地滔滔不绝,我们在下面干些什么勾当他 ...

  • 凌宗伟:为什么必须读一读课程与教学方面的书

    [异史氏曰]昨天与一班小学校长分享课程与教学的话题,我同他们说,这是一个各位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说熟悉是因为我们天天在干这个勾当,说不熟悉是因为关于课程的概念至今并无公认的说法,关于教学方方面面的说法 ...

  • 凌宗伟:课堂上教室要尽可能地“走到学生身边去”

    [异史氏曰]这些年我总会再分享中建议老师们在课堂上"走到学生身边去",这个建议最初源于我在二甲中学当校长的时候读刘百川先生<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的时候看到刘百川先生在谈 ...

  • 凌宗伟:一笑而过,一笑而过

    [异史氏曰]有人想不通为什么那些热衷于蹭热点的名师们的言辞尤其是标题总那么让人不明所以.读读斋藤孝的<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也许就会明白个中就理."重要的是对于评论的对象有着怎样 ...

  • 凌宗伟:教育圈子的偶像崇拜

    [异史氏曰]到弥勒,我下意识想到一个问题,这个地名是不是与佛教中的那个弥勒佛有关呢?问了一下,只说这理有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像,属于弥勒的旅游景点之一.查了一下,位于弥勒县城西北方昆河公路旁,距县城10公 ...

  • 凌宗伟:学然后知无知

    [异史氏曰]每每与老师们谈及教学设计或者备课的话题时,我总是会习惯性地问及一个蠢问题:诸位的教学目标是从哪里来的?我也知道诸位的答案无非两种状况,一是抄来的,一是自己设计的.这当中往往前者居多.那么, ...

  • 凌宗伟:许多方法行不行,干了也不一定能确定

    [异史氏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个道理似乎做教师的都明白.实际的情形往往是总希望有一个手到擒拿的高招,谁不希望省时又省力哦.实际的情形是,凡可以直接拿来的不过是形式,或者皮毛.譬如现如今普遍使用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