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过秦岭】/ 周海峰
二过秦岭
周海峰
秦岭,巍峨壮丽,峥嵘雄奇,横亘在中华大地腹部。它以千里之躯,链接淮河,成为鲜明的中国地理分界线。数千年间,因秦岭阻隔,商旅不通,游者兴叹。古人为使天堑变通途,曾在悬崖峭壁间凿石架木,史称栈道。秦岭古道有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傥骆道……当年,大诗人李白出蜀去秦,面对秦岭,慨然发出“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人韩愈贬官潮州,面对秦岭,喟然吟道,“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乙亥之秋,友人约我去汉中,因对秦岭可望而不可即的探究,随从关中某地搭公司大巴前往。我们的路线沿316道由宝鸡进山,经凤县、留坝县,沿褒河河谷翻越山中之山紫柏山。此山道路崎岖,陡峭险峻。车行之间,云雾傍车忽隐忽现,时浓时淡,真乃李白写的“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云雾缠绕中,车到留坝,我们放下紧缩的心。趁掩映午餐之机,我浏览了一下街市,街市整洁宁静,清新的空气洗濯面颊,芬芳的山花侵袭肺腑。生态小城,青松翠竹下似一幅水墨画,特富诗意情韵,全无关中城镇的喧嚣浮躁,熙攘浑浊。此地偏僻,道路不畅,物资运送艰难,阻碍经济发展,只能是自然中的“世外桃源”。从汉中返回关中,我们从108道,经洋县傥骆道至佛坪、周至。此道比褒斜道更加险峻,但风光旖旎,生态平衡,世界珍禽“朱鹮”就在沿途之中。我们隔着车窗竟然有幸望见翩翩飞舞的倩影,使人兴趣盎然。翻越秦岭山顶时,我们下车赏景,观万里碧空如洗,看山间白云悠悠,直扑脚面,真有踏云登天羽化成仙之乐。翻过主峰,我们在下山道中,寻一块平处停车,几人随踏上跨越山间的一座吊桥向对面攀越。吊桥凌空,晃晃悠悠,使人恍然觉得身若鹅毛,随时都有掉下万丈绝壁。然而,无限风光,只在险峰。好奇与探险的心情与胆识使我们丢弃恐惧,借此以乐。上车再行,在凹进石崖的山道,耳旁传来“嗡嗡嗡”的蜂鸣声。我们昂头望去,见背篓般巨大的蜂巢悬挂崖上,无数蜜蜂飞舞,蜂蜜从崖顶往下流淌。只因崖面太高,无人探采,就保留了生态自然。车再往下,峡谷深邃,危崖悬顶,道路弯曲盘旋,激流险滩相互交错。望一下峭壁山涧,看一眼全神贯注的驾车师傅,人在车上,心在手上,车行如此险途,真乃脚踩阎王殿,手扳鬼门关。
那次翻越秦岭,虽然提心吊胆,但却看到山的真切面目,山的灵魂,聆听到山的天籁之音。
再进秦岭,已是己丑冬至过后,西汉高速路刚刚通车。我们乘车从户县涝峪口入山,行不到10里进入隧道。秦岭巍峨的面目隐没了,望见的只是闪闪幽光。出了隧道就是桥梁,过了桥梁又是隧道,车忽而在山谷中,忽而在山洞中,隧道连着桥梁,桥梁连着隧道。山峦环抱中,秦岭腹地忽然捧出一块平地——七里坪服务区。服务区树立一组群雕,群雕大气磅礴,造型雄奇,映现建设者的智慧匠心。下车浏览片刻,我们又乘车急行。两个小时的行程,秦岭一穿而过。越过三市九县,一一数来,车过隧道130座,桥梁540座,225公里路程就结束了。路上,我目视车外,未见潺潺流水,未闻鸟鸣山谷,看到的只是涵洞桥梁,桥梁涵洞。呵,道路平了,近了,从游者角度看山,只觉其失去了山的雄奇险峻,山的旖旎风光,山的大美。无有山情山韵,也就少了游山的激情,少了看山的诗情画意。哦,时代进步了,看山,亦要站在时代的角度欣赏。“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除了高速公路、高铁,中国人已在太空行走,将赴月宫与嫦娥相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稳步实现。至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只能留在李白诗篇中了。
作者简介:周海峰,男,陕西乾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理事,西部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陕西作协文学院班固书院副院长,乾县原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出版有小说集《乐土》,长篇小说《菩提树》。结集有中短篇小说集《小城有梦》,散文集《追日》,报告文学集《在龙卷风劫袭过的地方》。2002——2003年度市文联授予“德艺双馨”奖。其业绩载于《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10多部典籍。长篇小说《菩提树》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
主一位编 :张主彦
编一位委 :孙主辉 万 毅
编委一位 :王宏民 夏 天
编委一位 :槐自强 巨 石
编委一位 :郭主旭 韩 晓
顾主编问 :周海峰 苦 艾
主编顾问 :薛光炜 蒲家富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