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碑代表之作《郑文公下碑》之疑

学习《郑文公下碑》,是因为此碑与《石门铭》、《瘗鹤铭》等碑为同一系统,统称为“圆融北魏楷书”,与方笔峻利凝重地北碑拉开了一定距离。按个人的学习计划,无论如何,这个碑是少不了的。

《郑文公下碑》(尚刻有上碑,二碑内容风格基本相同,因上碑字小且残泐不清,故选择下碑作为范本),北魏永平四年(511)立。五十一行,行二十九字,1266.4Cm X 361Cm,额正书《滎阳郑文公之碑》二行七字。立于山东掖县云峰山之东寒洞山。我先是弄通碑意。几次吟读正文、释文,并临习多遍后,对书文及制碑者郑道昭产生了些许疑问。

清代碑学大家阮元、杨守敬、康有为等人对《郑文公碑》十分推崇,评论甚佳,并认定为郑文公次子郑道昭所书。清叶昌炽《语石》中甚至讲,《云峰山上下碑》(即郑文公上下碑),“不独北朝书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余谓郑道昭,书中之圣也。” 推崇此碑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归纳一下他们的说法,大意说郑道昭为北碑第一人,《郑文公下碑》为北碑之最,郑道昭堪比王羲之,一个北圣一为南圣等等。我想说的是,王羲之是中国人心中的“书圣”,是古代书法的文化符号,书坛的标志性人物。拿延后二三百年出生的北魏郑道昭去和东晋王羲之并列,于情于理上都说不过去。“书圣”大王诸体皆擅,行草书尤佳,古今盛名,光彩照人。而仅见郑道昭一手魏体碑书,敢和书圣王羲之并列一起,是否合适?不知清代这些大师据何而论,是尊碑抑帖的观念驱动?亦是郑道昭水平确实达到了超一流的水平?更何况北碑是座巨大的宝藏,享誉天下的神品多了去,把《郑文公下碑》抬到北碑之首,对此我理解不了。

二是碑文中郑道昭对其父亲的颂辞,好话多而满,有点象歌颂帝王功绩似的溢美谀辞过多。如有的话译成白话文就是,“你的文章是士林中的领袖,学问称得上儒家的宗师,你的德行超越同时的贤哲,你的伟岸气宇高远难以企及,你的言行举止为士人典范,你的气度美如春风,你的子孙后代也个个优秀”等等。古人是否为长辈歌功颂德谓之孝,即使过一点也无大碍吗?后学晚生学识浅薄,不明古之礼仪。但既然是儿子刻石为父祭典,就要想到千秋万代摩崖墨迹尚在,还是稍客观稳妥一点好。我的看法,如非儿子所写,由旁人执笔,说过一点尚可。可学者一致认定是郑文公次子道昭所作碑文,评价恁高,是否出自儿子手笔呢!

还要说明一点,据某些史料记载,郑羲郑文公虽有才干,官职不小,但却是个贪腐之官。若为真实情况,儿子这样大肆颂扬老子,岂不被后世嘲讽!

碑上未见书刻者,清代学者言之凿凿为郑道昭,只能权作郑道昭!而从书法艺术看,此碑却可列入魏碑第一流阵容,应是当之无愧。

理由一:该碑写出魏碑之异体,别开生面呈新姿。康有为说是“圆笔之宗”颇有道理。我觉得此碑是以平和中庸的书风,圆笔圆融的笔势,或者说是以圆为主、方圆兼有的笔势,笔划平正,结体率意,而成为另类的“魏碑楷体”代表。这同大多数方峻爽利、棱角分明的龙门体魏碑拉开了距离。

理由二:此碑结体温文尔雅,徐徐展开,不温不火,波澜不惊,既现魏碑之意,又开唐楷先声。初看平淡无奇,但深里探究,实不简单。字体结构虽无大的跳跃跌宕,然姿态安祥,风度翩翩,透出灵逸之气。笔态呈现时代风采,既存篆隶之态,魏碑一般特有的扁方、疏朗、开阔之形俱在,同时真楷状貌初露,笔划沉实到位,点画线面,工稳讲究,契合楷书的规范,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要求,应是开唐楷之先。是否唐代几位楷书宗师受此碑影响?我是深信不疑的!

理由三: 此碑摩崖刻书,宽大雄伟,字数甚多,堪称“石珍”。碑刻面积一大片,字雄力伟,苍苍茫茫,大气磅礴,望之森然。一千四五百字数,拳头般大小,犹如出征壮士,阵容威武,十分壮观,气象万千,气吞山川。

理由四:碑书端庄美观,品高韵雅。从书体比例上看,它似乎不如唐楷那样符合黄金分割律,字势扁方一些,但应符合美的基本原则。昨天我工作室来了一个长期担任新闻文化部门的领导、作家(出过好几本书),让他从我近日写的几张不同作品中选一张奉送,他左拣右挑,最后选的就是带有郑文公笔意的那件。我是相信这位朋友的审美眼光。此碑乍见的确并不起眼,不显山不露水,可慢尝细品、多临几遍后,却感到其意态雅逸,旷朗高致,风姿卓约,顾盼有神,似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气,举手投足之间,颇有一番神采。

本文由侯和平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责任编辑:梁飞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