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零基础读懂中国古建筑?

如果说遮天蔽日的大树庇护了中国的先人,引导他们构木而巢,那么亚平宁半岛的巍巍火山,则带给古罗马人幸运。因为火山爆发造成的火山灰是天然的混凝土,水化、拌匀后凝固,强度极高。但同时,这也终结了西方人对小型结构件,例如中式斗拱一类部件的探索。中西方对于大屋顶的处理,从此走上殊途。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庞大的飞檐总是格外引人注目。要想成就如此恢弘大气的屋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木构建筑中最重要的结构——斗拱。

斗拱的出现可比《营造法式》早得多!

八百年前的北宋末期,出现了一本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营造法式》。书中明细了建筑行业分工、提高了规模化水平,系统性地总结了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在书中,斗拱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功能上,还体现在整体的审美上。

斗拱,按照字面意思的拆解是“斗”和“拱”,虽是不同的建筑构件,但却一起组成了中国古建筑最富特征的部分。它们下接柱身,上承屋檐,以其独特的杠杆结构支持着中国古建特有的大屋顶形态——将屋檐平缓深远地往外延申,就像鸟儿展开的翅膀。

事实上,斗拱的产生远在宋代之前。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影子。而其作为真正的建筑构件发展成熟,则要迟至华丽的唐代,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斗拱的作用得到无以复加的强调,几乎成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象征。

到了唐代,斗拱发展日趋成熟,演化成了一个复杂而稳定的受力体系。下接柱身,上承屋盖,犹如巨大的花朵盛开在屋檐之下,成为力与美的结合体。斗拱中承托拱昂与翘的方木,状如旧时量米的斗,所以叫做斗;相互交叉的横木外形似弓,故名拱。完整的斗拱由层层木料铺叠而成,因此宋式建筑中称每朵斗拱为“铺作”,如柱子顶端的“柱头铺作”、柱与柱之间的“补间铺作”等。

是什么让唐代古建安然度过了千载?

在中原大地,历经千年的朝代更替和战乱,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唐代的木构建筑。直到梁思成和林徽因骑着骡子在五台山深处找到唐代佛光寺后,这一局面才由营造学社所渐渐打破。

五台山佛光寺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仅因为它年代久远,用梁思成的话说是:“除殿本身为唐代木构外,殿内尚有唐塑佛菩萨像数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拱眼壁有唐代壁画。此四者一已称绝,而四艺集于一殿,诚我国第一国宝也。”

《中华遗产》2013年7月 摄影/武涛

即使在旅游旺季,佛光寺里也是游人寥寥。除了古建爱好者和研究人员,少有人会费尽周折追寻至此,倒也留予这座古寺难得的清静。图中这条东西向道路的北侧为金代的文殊殿,南侧数间是清代修建的小殿。而一路向东,两棵郁郁苍苍的古松掩映的正是东大殿。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在东大殿梁上有明确纪年,而且佛殿外的经幢上,也赫然铭刻着造殿年代——唐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

建筑史学家傅熹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中有一段描述佛光寺东大殿的文字令人印象很深:“佛光寺大殿建成后未经大修,构架无走动,构建无受压变形或破坏,坚挺屹立,历时一千一百余年,屡经地震而完好如初。”

是什么使东大殿安然度过了千载?是唐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吗?在建筑史上,答案或许并没有这么笼统。傅熹年将其稳固的原因归结为“材分制”——一种成熟的在木结构建筑设计中运用的模数。

材分制在宋代已经十分成熟而完善。公元1103年编订的《营造法式》中,对材分制有完备而精密的解释:建筑所用的标准木材称“材”,“材”分若干等级,材高的1/15为分,如果规定某种性质、规模的建筑大体需要哪一等材,并规定建筑物的面阔和构建、断面为若干分,只要确定了性质、间数,套用模数,便可以建造稳固合理的房屋。这种方法中蕴藏着工匠们对建筑结构、受力的摸索和经验总结。

绘图/随心 绘图资料来源:《万物》雷德候 著

比如精巧繁复的斗,经过图形解构后,可知其仅有4种基本类型的木构件:斗、拱、平枋、斜枋。它的妙处在于,随着建筑规模的加大,唐代的工匠们不需要依比例放大构件,只要通过增加构件的数量即可完成大型建筑的建造,这使得建造房屋的难度降低。另一方面,用大量小部件支撑构架替代原本需要的粗大梁木的方法,可以减少对大树的砍伐。难怪雷德候赞叹道:“为了补偿有限的自然资源,中国人从来不回避大规模地投入人的劳动和智慧。”

阁楼上四柱悬空的秘密

《中华遗产》2014年03月 摄影/林家庆

如果想要探寻斗拱的神奇所在,就一定要到真武阁去看一看。

广西玉林市容县城东,绣江北岸,经略台上,建于明朝的真武阁,三层屋坡流畅,四面檐角挑扬,青碧的琉璃瓦闪闪生辉,象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沐浴着晨曦江风。四百多年的时间,在全木结构的真武阁表面,并没有留下衰老的印记。

相传早年间曾有人贪恋阁楼的凉爽,夜宿真武阁中,不料半夜发现整座阁楼随风咯吱咯吱摇晃。尽管如此,这座440岁高龄的阁楼,还是顶住了数十次大风、地震,自建成至今从未大修。远望三层的真武阁,出檐深远,颇有唐宋遗风。细细品,又好像有些摇摇欲坠之感,比如,外檐所挑的斗底部比身宽得多,两旁悬着,好像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似的。

从木质楼梯登上二楼,就会看到四根大内柱(金柱)。如果你闭着眼睛,顺着柱子向下摸去,就会有更加神奇的发现——那看起来支撑着楼阁的柱子,竟然悬空,距离楼板有两三厘米!

《中华遗产》2014年03月 摄影/曲晓克

这神乎其神、会“悬浮术”的金柱,到底是因何而成呢?

要弄清楚悬柱的构造,先要认识涉及的几种柱子。简单的说,屋檐下最外一圈的柱子叫檐柱,主要支撑挑檐。檐柱内侧、中线之外的柱子称“金柱”,作用是通过梁和枋相互稳定,分担建筑的应力。

在真武阁,一楼的八根金柱直通屋顶,成了二楼、三楼的檐柱。这样就需要新的柱子来固定和平衡檐柱,于是二三层又设了四根金柱穿透阁楼中部直达屋顶,它们不但下不踏楼板,上也还顶着两边各三道横梁,承担了山柱的功能。二楼东西两边,各有一条梁穿过两根金柱,固定在两端檐柱上。每根金柱上,每层有9根穿过檐柱的斗拱长臂。

金柱悬空的秘密正在于此——以檐柱为支点,斗拱臂为秤杆,长臂一端为较轻、但面积较大的屋檐,挑起短臂这端沉重的金柱。天平两端应力的平衡,是维持这个杠杆结构稳固的关键。

这里还有真武阁的一段往事:1958年,公园管理处对真武阁进行屋面维修,不料,工人刚上坡面,揭开一角的瓦面,阁楼就开始摇摆。而重新安放好瓦面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有了这个经验,上世纪九十年代再次对真武阁进行修缮时,便从四个角同时上人,以同样的速度进行。

这更加印证了斗拱在建筑中起到了杠杆的作用,使整体看似摇摇晃晃,却极为稳定。

仍以天平类比,只要两端质量相同,不管怎么晃动天平,最终还是能维持平衡。漫长的光阴也证实了这点,在四百余年的时间里,它经受住了多次地震、大风的考验。仅就《县志》中的记载,就有地震五次,大风三次。2005年3月,一场12级的台风,把真武阁前一株数人才能合抱的300余年的古榕树都掀翻了,而这座以微妙的平衡作用、像一把天平那样维持平衡的真武阁却岿然不动。

承担着压力的斗拱也是美的代言

《中华遗产》2014年03月 摄影/曾宪球

“天南奇观”的匾额下,云纹托起一整排优美的斗拱。这斗拱与别处迥异,用的是薄木板,斗口很浅,好像根本咬不住上一层的拱。别处亦是如此,如许多瓜柱上的檩条没有任何扶持,孤零零的顶着。用梁思成的话来说:“像杂技演员顶大缸或踩钢丝那样,令人为之捏一把汗。”不过,它却真正经受住了漫长岁月的折磨和考验。

《中华遗产》2010年06月 摄影/肖永平

中国古代建筑对天花板的装饰很注意,常在天花板中最显眼的位置作一个或多角形、或圆形、或方形的凹陷部分,然后装修斗拱、描绘图案或雕刻花纹,称为“藻井”。上图为道教宫观永乐宫纯阳殿内的大方形藻井,向上共凸进三重。

《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07月 摄影/李少白

这是宏村承志堂中的一个角落。作为清朝大盐商汪定贵的家宅,承志堂堪称一座木雕艺术博物馆。无论是前梁、额坊、护板、立柱,还是斗拱和房门上,都雕刻着精美的木雕 ,并以金粉描覆,使其看上去富丽堂皇。据传,这座建筑共耗资60万两白银,仅木雕就由20个工匠雕刻了4年才完成。由此,宏村承志堂也被誉为“民间故宫”。

《中华遗产》2008年09月 摄影/李少白

故宫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举行皇帝登基、寿辰、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的地方,也是明朝皇帝颁布政令的政治统治中心。为彰显皇权的威严,在营建此殿时,特意将金銮殿的内外檐装饰得金碧辉煌,梁楣彩画用的是金龙“和玺彩画”,殿内顶棚全用金龙图案作为井口天花,正中有口衔宝珠的浮雕蟠龙藻井,使得整座大殿更富有皇家气派。这里的斗拱虽然已经不再起到主要的结构作用,却是顶棚上最值得端详的部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