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一十七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唐·岑参·七言古诗】
拼音版:
[作品介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岑参(公元715—770年,一说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七卷。
壹/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文学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风停了,雪不大,因此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名家点评
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曰:岑嘉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奇峭。起飒爽,“忽如”六句,奇气奇情逸发,令人心神一快。须日诵一过,心摹而力追之。“瀚海”句换气,起下“归客”。
范大士《历代诗发》评此诗:酒笔酣歌,才锋驰突。“雪”字四见,一一精神。
张文荪《唐贤清雅集》曰:嘉州七古,纵横跌荡,大气盘旋,读之使人自生感慨。有志者,诚宜留心此种。看他如此杂健,其中起伏转折一丝不乱,可谓刚健中含郏后人竞学盛唐,能有此否?
贰/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判官武某归京,岑参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
诚如杜甫所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岑参在诗歌创作上刻意追求新奇,具有“语奇体峻,意亦造奇”(唐殷璠《河岳英灵集》)的特点。他在边塞诗中创造了一个“奇气益出”(翁方纲《石洲诗话》)的新境界,以独有的风姿卓踞盛唐边塞诗坛的峰巅。其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堪称是盛唐边塞诗的奇调绝唱,它具有“四奇”,富有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
首先,咏雪之奇。诗中咏雪,具有悠久的传统。早在《诗经》中就有了咏雪诗句,六朝咏雪诗更是不胜枚举。而岑参此诗的咏雪则颇为新奇。这体现在对雪之奇景和雪之奇寒的泼墨浓绘及工笔点染上。
先咏“雪之奇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风雪猖狂,横扫一切。着一“卷”字,显出北风奔驰怒吼的气势和威力。“折”是“卷”的结果,既然风能折草,可见风力之猛。农历八月,内陆正是金秋时节,而西北边塞已是飞雪隆冬。这两句,极写边塞风疾雪早的特点,开头就给人以奇犷倏变之感。
旋即,诗人以其生花妙笔写下了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大风,不知何时风停雪住,处处银装素裹,一片晶莹世界,赛似千树万树怒放的梨花。这两句集六朝、初唐咏雪佳句之大成、而又高出一筹。六朝、初唐诗人的咏雪名句颇多,单举以花喻雪的诗句,有庾肩吾:“飞花洒庭树,凝瑛结井泉”(《咏花雪诗》);裴子野:“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咏雪诗》);吴均:“萦空如雾转,凝雪似花积”(《咏雪》);刘孝绰:“桂花殊皎皎,柳絮亦霏霏”(《对雪诗》);宋之问:“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苑中遇雪应制》);东方虬:“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春雪》)凡此种种,在描绘雪景上各具特色,但或失之纤巧,或失之呆滞,或失之俗套,更缺乏宏大、豪壮的胸襟和气魄。相比之下,岑诗这一妙喻,可谓极尽诗人想落开外的奇思,它把雪的皎洁、鲜润、明丽、飞动,传神地绘出,形象鲜明,极富动态感和立体感。特别是他把风雪严寒的北国景象倏变为春意盎然、清香扑鼻、温暖宜人的南国美景,而且是用“千树万树”这样阔大而整体的景物来设喻,显得气势磅礴。诗人竟能在送别诗(一般显得感伤愁苦)中,将边地雪景写得如此奇壮,这是难能可贵的。在这幅诗人的意中景里,坦露出作者豁达的胸襟,乐观的情绪,满腔的豪情,奋发的精神,这种通过奇景暗传的奇情奇趣,正是盛唐气象的生动反映。
除上述重笔浓绘雪之奇景外,诗人还善于从小处工笔点染:“散入珠帘湿罗幕”。“散”字叙出片片雪花轻轻飘入珠帘帐幕的景致,“湿”字则摹描出雪花在罗幕上慢慢融化的情景。至此,诗的开头五句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边塞雪之奇景图。
接之,诗人又咏“雪之奇寒”:“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如果说,奇景是从视觉角度下笔,那么,奇寒则着墨于触觉,作者采用赋的手法,直写奇寒。“狐裘”、“锦衾”原属高级御寒品,其着身已感不暖、嫌薄,可见边地寒冷之奇。既言“狐裘”、“锦衾”不暖,那么“角弓”、“铁衣”之寒更不待说,这就是“加倍反衬法”。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放眼远眺,茫茫沙漠,坚冰百丈,纵横交错;无垠苍穹,愁云凝结,惨淡万里。这是何等广阔的视野!实为唐诗中罕见的慑人魂魄的奇观。它将上述雪之奇景与雪之奇寒融合一体,同时又隐含着对武判官即将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长途跋涉的忧虑之情,从而使全诗由咏雪转入送别的叙写。
其次,送别之奇。“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写饯别场面,寥寥两句,仅将三种乐器名称罗列,却可借助想象,思见乐器之繁,如闻乐曲之异,感受到异域边地的新奇情愫和独具特色的热烈饯别气氛。
以下六句写送别场面,可分三层。第一层:“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写送出辕门的场面。这是诗人捕捉的一个奇观,其中寓有三昧可嚼:从大小角度看,天高地迥,在广漠无垠的瀚海黄昏中,从一杆红旗可反观边塞之奇旷;从色彩角度看,在一片银白世界里,映衬着一幅鲜红的旗帜,使画面色彩对比鲜明强烈,同时亦在冷色的基调上染上一星暖色,使冷色更冷;从动静角度看,白雪纷飞,红旗凝固,飞动反衬凝滞,增加了景致的沉默、肃穆气氛。这种气氛恰恰体现了诗人和武判官依依惜别的沉重心情。第二层:“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写送至轮台东门的场面。诗人凝视远方,视点落在“雪满天山路”上,透出作者对武判官旅途艰难的担忧。第三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别后场面。这是全诗景语与情语的结穴处。伫立目送武判官策马渐远,消失在路转峰回的风雪黄昏中,诗人的视点又落在一行马蹄印上。马蹄印,这头连着岑参,那头牵着武判官;这头在边塞的轮台东门,那头通向内陆、通向故乡、通向长安。至此,惜别思乡之情与边塞风雪之景,同时汇聚于这条马蹄印上,以景传情,情景交融,可谓浑然一体。其悠悠不尽之情,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由于诗人描写的是前人诗中不多见的“边塞风雪客中送别”,所以,其中包孕的情趣使人倍觉新奇。
其三,构思之奇。全诗十八句,可分成前后各八句,中间过渡两句。前八句咏雪,切题“白雪歌”;后八句写送别,切题“送武判官归京”;中间二句,承上启下,是全诗绾合之处。就诗篇内在结构而言,诗人将咏雪与送别两方面内容勾联成一个整体,错综叙写、浑合无分,咏雪为送别作景语,送别为咏雪作情语,情景交融,相映成趣。
一般送别之作,多叙离别之情,即使写景,所占比重亦不大。这首诗却不然,它写送别,却不正面抒别情,而是以“雪”为中心,用大部分篇幅写雪景。全诗以雪起,以雪结,四个“雪”字,统摄全篇,描绘出送别前、饯别时、送别时、送别后的四幅雪景图。诗人笔笔写景,时时咏雪。在诗中,雪不仅是景物的中心,而且是诗人感情的寄托物。作者寓情于雪,使雪含情,通过咏雪,笔笔传出邈绵的情思,其中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欣喜之情,有“去时雪满天山路”的忧虑之情,有“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惜别思乡之情。可见这种谋篇布局,更能显出友谊之深厚,感情之真挚,别意之豪壮,从而把别情铺陈得更为酣畅淋漓。这种奇特的构思,很好地体现了边塞风雪客中送别的新奇性,在俯拾皆是的唐人送别诗中,鲜有此例。岑参的其他送别诗,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敷水歌送窦渐入京》、《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等,均有上述特色,可见这是作者有意为之,是他追求新奇的特点在送别诗构思上的突出反映。
其四,用韵之奇。这首诗是作者最为擅长的七言歌行体。诗人利用歌行体换韵的特点,使换韵与转换画面相配合,既奔腾跳跃,而又转换自如,形成跌宕起伏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三、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变幻画面、更迭场景: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疾雪猛画面相配;继而音韵轻柔舒缓,旋即出现梨花盛开的春景;接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状;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映出远行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韵情相合,读其诗如观有声之画。明胡应麟曰:“古诗自有音节,……唐人李、杜外,惟嘉州最合。”(《诗薮·内卷》)可见岑诗用韵之奇,早已为前人所推崇。
叁/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杜甫在《渼陂行》诗中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此诗就处处都体现出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诗人心想: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结束处留下了很大的思索空间: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诗人在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这里有悠悠不尽之情,形成了一个艺术空白,其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落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肆/
这首诗写的是军营之别。天宝十三载(754)八月,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的岑参为判官武某送行,写下这首动人的诗篇。诗中融贯着对风雪的描写,在皑皑白雪的背景上映现出深情的送别。
诗篇以咏风雪入笔。狂风怒卷,蔽日遮天,将边地特有的白草摧倒折断,“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 (《汉书·西域传》王先谦补注) 的白草尚且如此,风势之猛自不待言。第二句由风而见雪。农历八月,内陆正是中秋时节,可是 “胡天”——边塞已是大雪纷飞、漫天皆白。一个 “即”字,点出了边塞早寒的气候特征,隐隐现出诗人由此而生的惊异神态。
伴随这风狂雪猛的景象,诗人描画出一幅明媚奇丽的画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飞雪,银装素裹,好似春风拂煦,催开了万树梨花。一个“忽”字, 写出大雪来势之突然, 道出诗人内心的惊㤞与欣喜。梁萧子显曾有“洛阳雪花落如雪” 的诗句,以飘雪喻花。岑参则反其喻而用之,翻出新意,使雪压冬林的银白世界,充满花团锦簇的盎然春意。这其中又包含着多少让离别的武判官眷恋、铭记这边塞美景的苦心匠意? !
春暖花开,只是一种视觉感受,现实中还是朔风飞雪,异常寒冷。于是,作者笔锋一转,由露天转入营帐中。你看,那片片飞雪,飘进珠帘,濡湿了丝绸织成的惟幕,于轻盈飞动中带进寒冷。帐内的人,身穿 “狐裘”,盖上 “锦衾”,还是不觉其暖,唯觉其 “薄”。训练有素的将军冻僵了双手,竟无法披甲弯弓。这些生动的形象,描绘出寒气逼人的情状,为送别奠定了雄浑而悲壮的感情基调。
这种感情氛围给诗人以联想,他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由眼前之景想到了武判官的万里归程。“瀚海阐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那浩瀚的大漠,此刻正是一片雪海; 沉重的阴云,笼罩着天空; 即将归京的武判官,就要在冰天雪地中赶路。“愁” 与 “惨淡”形容万里长空的浓云,并以 “万里凝”状其厚密沉重。天色如此昏暗、阴沉,心情则更加怅惘。全诗由是从雪景的描写转入送别情景的刻绘。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中军,原指主帅亲自率领的军队,这里借指主帅的营帐。帐内置酒,饮酒作别。“胡琴”一句,仅列出三种边地的乐器而不提乐曲声调,可是人们仍能凭借自己的想象,推知那动人心扉的乐曲旋律,感受到边地的异乡情调和气氛,产生一种他乡送归客的复杂情绪。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蹄处。”诗人从“辕门”送出 “轮台东门”,又从 “轮台东门” 目送武判官冒雪远去。层峦叠嶂,隐没了判官的身影,诗人仍凝视着那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这一特写,细腻地抒写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生动地表现了那目送归程、怅惘若失的情景。而“不见”与 “空留” 、雪地与蹄印的两相映衬,不仅透出了诗人那沉郁的情思,也使咏雪与送别浑融一体。
“岑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殷璠 《河岳英灵集》),别情别景在他笔下焕发出奇情异彩。以这首诗而言,它展示的不是人们常见的送别环境,而是奇丽双兼、气势磅礴的独特境界。它以雪景作为表现送别的纽带,又在送别中进一步描绘了雪景,在奇妙的构思和刻意的描绘中抒发了深挚的别离情怀。诗的内涵丰富,语言优美,奇词丽句,层出迭现。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妙喻,造境奇特,绚丽多姿; 而“篇终接浑茫” (杜甫《寄高适岑参三十韵》)的结尾,又在低回舒缓的旅律中,传达出悠悠无尽的韵味。
伍/
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在轮台幕府时,雪中送别之作。他于是时正在北庭都护、伊西节度、瀚海军使封长清幕下当判官(是主帅的佐理文官)。按唐制,特派担任临时职务的大臣,可以自选中级官员,经皇上准奏后充任判官,作为助理。
这是岑参边塞诗中的著名杰作。它通过咏雪送别,描绘和赞美了边地壮丽风光,表现诗人的真挚感情。
“武判官”,究为何人,不详。“京”,指唐都长安。
此诗结构比较单纯,全诗十八句,基本内容可分如下两大部分——
前半八句,写“咏雪寄情”,即以雪景烘托送别;
后半八句,写“送人咏雪”,即在送别中描绘雪景。
中间的第九、第十两句为全诗过渡,结上启下。
第一段:咏雪寄情
先看前四句——高原雪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四句是写西北高原雪景,很有特色,突出三个字:早、大、奇。
何谓“早”?你看正当古历八月,农作物收获的金色秋天,那里却已寒流滚滚,大雪纷飞了。这不是很早吗?
何谓“大”?雪花一块块地乘着卷地北风呼啸而下,连那坚韧的“白草”也被摧折了,而且一夜功夫,遍地铺絮。这还不算大吗?这里,着重补说一下白草这个词。据颜师古注《汉书》时说:“白草,我国西北地区所产之草,牛马皆嗜。干枯时成白色,古名‘白草’。”(大意)清人王先谦补注曰:“春兴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诗人于此点明“白草”,当深有其意。
何谓“奇”呢?虽然寒流翻滚,大雪纷飞,韧草摧折,但是,它们却带来了“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还不奇吗?这种把西北塞上的寒天、暴风、早雪原是萧条峻冷的景象,却写得如此“万树枝头春意闹”,的确奇妙,不落结套,蛮有新意。
但是,塞上的风雪,固然有逗人喜爱的壮美的一面,但它更有峻冷的一面。下边四句就是极写其寒的——军营奇寒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这四句是写军营中的寒冷。是用人对物的一种“冷觉”来尽力描绘营中的严寒——
在挂掩着珠帘和罗幕的军帐中,大雪浸湿了帘幕,冰珠难分,虽然穿了狐皮袄,盖着锦缎被,还是感到轻而不暖。散入,即趁风飘入。
在野外寒风凛冽的雪地上,戍守边境的将士们,当然更加冷了。他们手冻僵了,加上被冻硬了的雕弓,实在无法拉开;他们披挂的铠甲,冰冷刺骨,硬梆梆的实在着不上身去。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控,即拉也。都护,镇守边疆的长官。唐制,在全国边地置设六都六府,各设大都护一员统领。此处的“都护”与上句的“将军”,均为泛指最高长官。
诗人用了一些边塞军营中特有的物象(如帘幕、散雪、裘轻衾薄、刺骨铁衣和僵硬铁弓等)来集中描写塞外严寒,显得有丰富想象又十分逼真。这样写,既表现了塞上风雪的另一特征(除壮美之外的峻冷),又很巧妙地突出了边防将士的英勇气概和无畏精神。这是写雪景,也是写人物。用的是一种细致刻画的“工笔画法”。但是,下边两句的“过渡段”所用之法,则“写意笔法”了。请看——结上启下的过渡: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是上半段与下半段的“接合部”,起着结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它一方面,是对塞上奇寒壮丽景色作进一步描绘;另一方面,又是作为送别的自然背景来写,以便引出下面的饯行、送别等场面。从天山上展望戈壁大漠,见到的是一幅色彩壮丽而又有复杂思想感情的“大漠雪景图”。你看,冰凌纵横杂陈的浩茫沙海,千姿百态,银光耀眼,是一个奇妙而壮美的净化了的世界。面对这样的边塞风光,当然令人赞叹。可是,你想:天上冻云万里,地上白雪无垠,在如此寒冷的环境里,在这种愁云笼罩的气氛中,大家为离乡别井的征人,却在“客中送客”,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呢?融情入景的“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为送别场面抹上了一层浓重的悲愁色彩,心情感到异样沉郁。同时,在诗歌结构上说,这样一个过渡,使诗之上半向诗之下半过渡,显得十分婉转自然。
诗歌写到这里,对于塞上风雪,似乎已经充分描摹了,其实不然:它只是侧重于咏雪,借雪寄情而已,以雪景来衬托送别。在下半首,诗人还是扣住“雪”这条线索继续描写和歌咏,所不同之处,只是侧重点变了:现在侧重于送别的描写,即在送别中继续描绘雪景。
第二段:送人咏雪
先看前四句——中军宴请: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在此先释几个词语:
中军,古代军队多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亲自率领的部队,也即发号施令之所。这里借指轮台节度使营帐。饮归客,以酒款待归客(此指武判官),饮(yìn,印),给人以酒喝,称“饮”。辕门,此指军营正门。掣(chè彻)牵动。
为了给归京的武判官饯行,中军帐内摆了盛筵:席间演奏了各种乐器伴奏的音乐,借以佐酒。诗人在这里虽然未明写音乐的声响,也未具体描述席上的劝酒和话别,但是读者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体验想象得出这种宴请场面一定是很热烈的:频频的劝酒,殷殷的嘱语,还少不了来几个猜拳喝令,再加上激昂的胡琴声,幽怨的琵琶声和悠扬的羌笛声等各种乐器的送别曲,当然,还有随曲而舞的优美舞姿。这不正是异常热烈而欢乐的场面吗!
然而,正是这种异样的欢乐,包含着难言的沉郁。你看,纷纷地下个不停的夜雪,积满了辕门内外,似乎为雪伴奏的呼啸北风,也一阵紧似一阵地括着。不过,它怎么也不能吹动被凝冻了的红旗。这种情景,又是何等的静穆而肃杀!
诗人在诗篇中,就是这样地将热烈饮宴同沉重送别,把欢快的翩翩歌舞同愁郁的辕门夜别,以及让“冻不翻”的红旗同“纷纷下”的白雪,统统摄入诗中,使其冷热对照、欢郁相对、红白相映和动静对比,造成一种特殊的氛围。在这种强烈对比中,反映了主客之间那种复杂的感情和心理状态。
在这种气氛下,把诗引入最后一层意思,即诗末的四句——雪地送别: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轮台,唐贞观十四年置县,取汉轮台为名,隶属于北庭都护府。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东北的米泉县。
天山,一名祁连山,横亘新疆自治区东西,长六千余里。
马行处,指马走过的蹄印。
这是一次情谊至深的送别——送出了军营的辕门,不止,一直送至轮台这个边城的东门;不仅仅是跟前随后地躬亲相送,而且还用目光远送,直至“归客”为群山隔阻,隐而不见时,还默默地凝视着雪地上归骑留下的蹄印而沉思不已。为什么这样呢?大概是为归客耽心:在这苍茫雪地、山回路转的去京途中,可能遇上种种艰险;他们也可能在默祷:祈祝归客一路顺风、旅途平安! 也许他们随着远去的归骑踪迹而让自己也神驰故乡了。
总之,友人离去,相送上路,步送不及,以目送之;目送不及,倾耳听之;杳然远去,视迹思之;最后心相随之。这真是一次特殊的送别,别离之情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落自古以来“送别诗”的俗套。这样的状物抒情,就把咏雪、送别和思乡三者统统交织在一块,使诗歌内涵深重、情真意挚。
岑诗有一个基本特色:富于浪漫色彩,气势宏伟,想象丰富,着色瑰丽,热情奔放。这个特色,使其边塞诗显出一种奇特异彩的艺术魅力。这首《白雪歌》就具有这种色彩与魅力。主要表现有三:
一、诗的精巧构思
这首诗所以成为岑参边塞诗三大名篇之一(另外二首是:《走马川行》、《轮台歌》),并今古传诵不衰,这同它的精妙的艺术构思有密切关联。好的构思能使诗的内容丰厚,思想深沉,变化开合,惊心骇目。我们看这首《白雪歌》,在构思上,至少有这样三点值得借鉴:
第一、寓情于景。从咏雪到送人,既是一线到底,又是前后各有侧重。先以咏雪开腔,打下浓重的感情基调;然后,写军中饯别,使别情益加炽烈与凝重;最后,详写雪地送别,其离情别绪更加深而且广,为诗歌点了“诗眼”,涌上高潮。
第二、寓浓于淡。它写惜别,见于豪放之中,无柔弱之情,更无怨艾之声,在遒劲苍凉的描画中,呈现了英雄本色(即浪漫乐观);它抒乡情,闻于言语之外,传有画外之音,即寓浓情于淡语之中。
第三、寓巧于拙。状写音乐歌舞,列举种种乐器之名,似乎非常笨拙,而其实,意味深长。因为演奏的都是异地之乐和边疆之舞,这使一般的离情别绪发展为思亲怀乡之情。在乍看似乎笨拙的外壳内,巧藏着丰赡而深沉的内容。
二、诗的优美旋律
这首诗的基调是:奇丽而豪放,雄浑而深沉。这正体现了诗人的浪漫、乐观的本色。但基调之外,也杂有舒缓轻柔的旋律。它首先以陡促开腔,继而转为舒缓,接着又变成滞涩紧张,进而发展为浓重的调门。经过这种大肆渲染以后,又转而轻柔,接着出现悲壮和深沉,最后,以隽永的旋律煞尾。这样,就使得诗歌的声情和曲调一波三折,变化错落,有急有缓,时紧时弛,创造出一种抑扬顿挫、跌宕有致的优美旋律和悦耳音响,让人读一首诗,宛若唱一曲歌,大有音乐美的享受。
三、诗的独特风格
从其实质内容上说,《白雪歌》虽然从头至尾均描绘着边塞风光,但仍是一首送往迎来的“赠别诗”,是古来一般的诗歌题材。但岑参采取了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对古典的赠别诗,进行了一番革新。这就是:在诗中他用了主要篇幅描绘祖国奇伟的山水和塞上风貌,把一首原本的送别诗,写成了山水诗,但又不失题中应有之义。在极写山水风貌之中,或者在诗尾,用淡墨点染一下,传出赠别送行之意。而这个“赠别之意”,在篇幅上是“淡墨轻描”的,可是,所包含的内容及情思,却是甚为浓醇而隽永。
在岑诗中,像《白雪歌》那样的手法来写赠别诗的,还有《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敷水歌》(送窦渐入京)和《天山白雪歌》(送萧治归京)等等,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值得一读。
陆/
从诗题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它不是惜别之情的直接抒写,而是从西部地区绮丽多姿的风雪严寒着笔,流溢出对塞外河山的挚爱,激扬着豪迈乐观、顽强自信的西部精神。惜别之情反而被冲淡了。因此,这首诗又可作为描写西部地区特异风光的山水诗来读。
全诗可分为四个层次。开头四句是第一层,写的是大环境、大背景,极力渲染西部地区大风大雪,异景奇观。起二句突兀警拔,境界昂扬开阔。时间、地点、气候变化全都包蕴于客观形象的描写之中了。诗写塞外“北风”的强劲有力:一是“卷地”而来,二是连“白草”都被折断了。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白草似莠而细,无芒,其干熟时呈白色,牛马所嗜也。”王先谦补注说这种草“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坚韧”之草被风折断,此风之强劲有力,无坚不摧则可想而知了。三是,此风并非严冬数九之风,而只是“胡天八月”之风。“八月”之风尚且如此,严冬之风,又当如何?四是此风不仅“卷地”而来,吹折“白草”,同时还送来了漫天“飞雪”。短短二句,有如此多层含蕴,无非突出“北风”二字,并以先声夺人之势,使读者跟诗人一起进入“胡天”的异域风光。但“北风”并非全诗主脑,所以三、四句点题,掀起波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异峰突起,横亘而出,确是神来之笔! 当读者正准备进一步具体领略风雪严寒的西部风光之时,诗人却写出了明媚迷人的江南早春,“北风”变成了和煦的“春风”,“飞雪”化作“千树万树”的“梨花”。三、四句与一、二句之间的反差实在太大了。诗人出生于南方,但他对西北地区的异域风光由衷地热爱,因之,他能以南方人的情感去体验、观察和表现西部的特异风光。杜甫说“岑参兄弟皆好奇”。这真是奇情、奇境、奇笔,远远出人想象之外。
从“散入珠帘湿罗幕”至“都护铁衣冷难着”是第二层。这四句节奏放慢,是高潮之后的展开与铺叙。诗人对风雪严寒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形容雪花无孔不入,它“散入珠帘”,进到营帐之中。因此刻只是“八月”,加之帐内气温较高,雪花一进来,便把“罗幕”沾湿了。由于“北风”的袭击,“飞雪”的“散入”,室内外的气温骤然下降,“狐裘”在身,却毫无暖意; 厚厚的锦被(衾qín被子)也显得十分单薄了。不仅如此,连将军们的角弓(用角作装饰的硬弓)都被冻得僵硬难以拉开(控,拉、引)了;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的铁甲(铁衣)被冻得难以着身。以上,通过一系列带有军营特点的具体感受,包括体肤之感,把“北风”带来的“飞雪”、严寒已经形容尽至了。连上层的“将军”、“都护”尚且如此,下层军士的感受就不言而喻了。
但“八月”、“飞雪”的后果远非到此为止。诗人掉转笔锋,把视角推向帘幕之外,射向更加广阔的空间:“瀚海”,大沙漠,又作阴崖之处,是突厥、回纥语的音译; “阑干”,纵横错杂,又解为丝绸之路上居民对“驿站”的称呼。按后一种解释,“瀚海”两句大意是:看啊,山崖,谷底,驿站,多么空旷,从谷底上望,到处都是雪崖千尺,冰封百丈; 载着忧愁的浓云,惨淡凄凉,凝聚起来塞满万里长空,雪意茫茫。然而,此刻军营中却是另一番炽热的场面,与冰天雪地的外景形成鲜明对照:“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中军”,古代军队多分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发号施令之所,这里指轮台节度使幕。“归客”,指武判官。“胡琴”、“琵琶”、“羌笛”,为当时燕乐演奏的主要乐器,表面为名词罗列,实写各种乐器弹奏之声,合乐之响。边地军中同事间特有的感情,送别时的热烈场面均洋溢于字里行间。“狐裘不暖”,“铁衣难着”早已置诸脑后。酒宴一直持续到很晚:“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纷纷”,紊乱众多的样子。点明“暮雪”,可见下雪时间很长,而且越下越大。如果细心,还可从“飞”、“散”、“纷纷”、“下”等几个动词与形容词的使用上,看出时间的推移与降雪的形态变化。通过“下”字,可以想见入暮时分,北风静止,繁密的雪片纷纷下落。“辕门”,古代行军扎营时,以车环卫,出入之处,把车竖起,车辕相向如门,故称军门为“辕门”。通过“辕门”,暗示武判官已经要出发启程了。“掣” (chè彻),扯动。因为雪把军旗沾湿,冻出冰层,厚重僵直,即使有风吹拂也再难翻卷了。这两句极重极静,仿佛一切都在静止,期待着送行这一刻的到来。此为第三层。
“轮台东门送君去”到结尾是第四层,写雪地送别。“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此时,雪满天山,友人骑马远去,山路回环,人影消失,只留下雪地上斑斑蹄印,诗人却仍在依依远望。这四句通过画面与动作反映出诗人送别时那种怅惘之情,其中有对友人的留恋,有对故乡的怀念,也许还有许多其他复杂情感,但均含而不露。
这首诗的艺术性很高,主要是想象奇特,比喻新颖。友人回京,行者高兴,送者喜悦。在喜悦之人眼中,那卷地的北风,漫天的飞雪,裹树的银花,真是新鲜美丽,富有朝气,绚烂已极。所以才能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奇想。应当说,这千树万树梨花,实际上是诗人内心绽开的感情的花朵。有此两句,尽管全诗始终描写塞外风雪中的送别,但从头到尾充溢着轻快而又愉悦的情调,风雪严寒与离别的惆怅均被冲淡了。这两句是全诗的闪光之处,它光照全篇,辉映千古。前人所说的“诗眼”,也就是指这种闪光之处。方东树评此诗时说:“奇峭,起飒爽。‘忽如’六句,奇才、奇气、奇情逸发,令人心神一快。” (《昭昧詹言》卷十二)
当然,一首诗的价值并不决定于奇字、奇句。光有亮点是不行的。闪光的诗句要与全诗整体结构、整体意识完美结合才更能显示出它的艺术魅力。正如俗语所说:“红花还得绿叶扶”。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恰恰表现在这里。诗写送别,但不直写送别之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相生。题曰《白雪歌》,通篇处处不离“雪”字。“飞雪”、“暮雪”、“雪满”、“雪上”,直接写“雪”,“散入珠帘”、“百丈冰”、“万里凝”、“冻不翻”等句也都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写“雪”。“雪”,既突出了边疆特色,又反衬出送行者热烈纯洁的友情。“雪”,既成为结构全篇的线索,又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性与形象性。诗的地域性特色也正是通过咏雪以及与雪有关的事物展现出来的。我们把这首诗当作西部地区自然风光的诗歌来介绍,其原因也在这里。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开篇引人入胜,结尾余意未尽。写诗,起句难,结尾也难。但岑参此诗起、结均有特点,处理极为成功。这对读者来说或许可以得到某种启发。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