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舒文:葫芦娃变奏曲

演奏者:张舒文(音频来自IMSLP)


近这个曲子好红啊,这是张舒文根据《葫芦娃》的主题歌,一共写了16段风格各异的变奏,作品2021年才发表的,新鲜滚热辣啊!

事先说明,出于对创作者的尊重,这篇文章是不分享乐谱的,我只是觉得这个音乐很好玩,所以就写了!

喜欢的小伙伴请在作曲家的微店里购买原谱(呃…有点贵

),点击文章最底下的阅读原文会跳转到作曲家的微店页面。

主题

顾名思义,《葫芦娃变奏曲》,作品主题来自吴应炬创作的卡通《葫芦娃》主题曲,就是“弟大大洞洞大大”……那首~

张舒文本人写了Theme: Disco Dance,也就是“主题:迪斯科舞曲”的意思,因为葫芦娃是80年代的产物,妥妥的复古风!

变奏1阿拉伯风/阿拉贝斯卡/纹饰/花纹

第1变奏是Arabesque的风格,这个单词翻译太多了,按照老规矩可以翻译成阿拉伯风或者阿拉贝斯卡,但这个翻译不太准确;也可以按照现在的习惯翻译成纹饰或者花纹。

Arabesque / 阿拉伯花纹

Arabesque指的是原来欧洲里的那些阿拉伯风格花纹的建筑或地毯,在音乐上,最先使用这个词语的是舒曼,就是指音符比较多的、旋律很华丽的风格。

这一段的音乐织体,跟日本作曲家香月修的《森林中的纹饰/Arabesque in Forest》,其实非常像的,大家可以对比一下(点击文章标题可跳转阅读)

香月修:森林中的纹饰

变奏2狩猎/猎歌

欧洲音乐里,一直都有描写行猎场面的传统,比如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里《秋》的末乐章、帕格尼尼的随想曲第9首、还有莫扎特圆号协奏曲的好些个篇章……许多作品或片段,都有行猎场面的描写。

欧洲贵族狩猎场面

钢琴里也有斯卡拉蒂的《E大调奏鸣曲》(K.380)、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李斯特的练习曲、布格缪勒的Op.100第9首也是猎歌。

猎歌很典型的节奏就是3/8拍6/8拍,其中第一拍的八分音符带附点。

变奏3幽默曲

第3变奏是Humoresque,幽默曲,这是19世纪才流行的一种器乐体裁,也没有特别的规定,只是一般幽默曲给人的感觉都是比较风趣幽默,节奏断断续续的,带有很多附点,造成一种跌跌撞撞的感觉。

不过这也不是一定的,比如德沃夏克最出名那首《♭G大调幽默曲》就没什么幽默,倒是写得很深情。

变奏4杜姆卡

Dumka,杜姆卡是一种斯拉夫音乐,起源于东欧的民谣或哀歌,旋律非常优美,通常带有鲜明对比两部分:忧郁和活泼。

杜姆卡最开始是乡村民歌,是有歌词唱的,后来素材被作曲家采用,作为器乐曲,最出名的就是老柴的钢琴曲和德沃夏克的钢琴三重奏,都叫“杜姆卡”。

变奏5布吉乌吉

前面四个变奏都是19世纪的玩意,第5、6、9、15变奏都是20世纪的风格。

Boogie-woogie,布吉乌吉是布鲁斯(蓝调)音乐的一种,大约20世纪20年代开始流行。

布吉乌吉的节奏性很强,经常左手弹固定的I-IV-V和声反复,衬托右手旋律,演奏时会把平均记谱的八分音符弹成前长后短的节奏。

变奏6拉格泰姆

拉格泰姆,Ragtime,产生于19世纪末,同样是早期爵士乐的一种,一战时在美国很流行。

电影《海上钢琴师》里跟男主斗琴老黑的原型,就是当时的拉格泰姆大神;另外大家很熟悉的那首乔普林的《卖艺人》,也是拉格。

拉格的特点就是左手弹固定的半分解和弦伴奏,右手旋律有很多切分。

变奏7风笛舞曲

第7变奏是Musette,风笛舞曲,也有翻译成缪赛特舞曲的,Musette是法语“风笛”的意思。这种舞曲中世纪时就有了,很早很早,《巴赫初级钢琴曲集》里不就有风笛舞曲么?不过很狗血这曲子并不是巴赫写的!

嗯,表情很可以~

风笛舞曲经常会在左手演奏五度或者八度,或者五度+八度的伴奏,来模仿风笛的持续低音。

变奏8塔兰泰拉舞曲

Tarantella是意大利的民间舞,基本可以说是所有意大利舞里面最出名的了。以致电影《教父》第一部开场时,男猪麦克的妹妹结婚,结婚上跳的舞蹈就是塔兰泰拉。

意大利乡村塔兰泰拉

塔兰泰拉一般都是3/8或者6/8拍,第一拍八分音符带有附点,速度非常快,听起来像2拍子。

变奏9巴萨诺瓦

巴萨诺瓦就是Bossa Nova,一种拉丁舞,风格融合了巴西森巴舞和美国爵士乐,音乐简洁而轻快。这也是20世纪的音乐,50年代时才兴起。

变奏10西西里舞曲

第10变奏又回到了古典的西西里舞曲。

西西里舞也是意大利的,一般都是6/8或12/8拍,最具有特点就是前长后短的附点节奏型,有点像放慢很多倍的塔兰泰拉舞曲。

西西里舞曲的和声,通常会在终止式那里运用拿波里六和弦。

这个变奏写得非常优美,我敲喜欢!

变奏11苏州评弹

第11变奏开始画风突变了,变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苏州评弹风格,非常好玩,我超爱这一段!

评弹很久远,明朝中叶时就有了,这是一种南方曲艺,也就是说唱(不是老黑的Rap),一般一到三人表演。

所谓“南弹北鼓”,就是南方唱评弹,北方唱大鼓。南方很多地方都有评弹,其中以苏州的最出名。

苏州评弹

要是去苏州旅游,还可以找个茶馆坐下来细细品,虽然什么都听不懂,但至少可以发个朋友圈啊!

由于评弹一般都是用琵琶或者三弦伴奏的,所以第11变奏左手用跳音来模仿弹拨乐,右手旋律模仿唱腔,很有意思!

变奏12广场舞

爷爷被救回来以后,老头儿在家闲着没事,所以到广场撩大妈去了?

动次打次……

变奏13佛经

阿弥陀佛,听完感觉被超度了……

变奏14越剧

第14变奏的核心乐句就四句,落音分别是do、re、do、sol,很典型的越剧唱腔四句式。

由于传统越剧的题材,一般都是才子佳人为多,所以越剧的音乐都比较优美委婉。

说到用越剧素材写的作品,最出名的肯定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了,梁祝主题也是四句,落音分别是re、sol、la、sol,孟姜女调式起承转合。这个变奏的第三句虽然是do,但在和声上用了VI级,等同于la了……精髓啊!

变奏是以徵音结尾的,因为越剧乃至汉族音乐,最多的调式就是徵调式。

变奏15探戈

四个中国风格变奏之后,又回到20世纪的爽爽音乐了,第15变奏是探戈风格。

探戈太出名了,似乎不用多说,欧洲17-18世纪跳小步舞、19世纪跳华尔兹、20世纪就是探戈的天下了!

值得一说的是,葫芦娃的主题经过一系列的变奏以后,在这里又回到了原旋律,有回归的作用,为最后的第16变奏作准备。

变奏16谐谑曲+尾声

这是最后一个变奏+尾声,谐谑曲风格。一般来说,变奏曲的最后,如果想要一个辉煌、华丽的舞台效果结尾,都会选择托卡塔或者谐谑曲这种可以炫技的快速度体裁。

所以这里用的是谐谑曲,风格有点李斯特的炫技意思:双手交叉八度、快速音阶、还有左手的大跳……这些都是李斯特风格很明显的技巧。

后重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