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河||祖坟

祖坟

我家的祖坟最早的是在生产大队第四生产队自然村的西面山脚下,在通往公社所在集镇公路的边上。我小时候,每年清明节,全生产大队各村的晋姓人家,要聚集到祖坟上去,备上茶水,烧好火锅,给先人献上。等到烧些纸钱,给坟堆上添些新土,然后大家一起分享祭奠用的点心及饭菜,小孩捉蝴蝶,看山花含苞待放,俨然成了春天踏青旅游,好不热闹。

晋姓人都要去的祖坟埋葬的是太爷爷太奶奶哪一辈以上的人。上完祖坟,我们一家子还要去爷爷的坟上去,爷爷的坟头在生产大队第一生产队自然村以东,离山脚下较远,烧点纸,添点土,再栽几颗树浇上水,所以时间较长。听说爷爷去世于旧社会,他的坟曾是晋家的水地。给先人选个好的景色安息之地,以便后人经常纪念,这是人之常情。当然有人早就安排身后事,坟墓的确定成了一些愿望的落实。

1970年左右,破四旧、除迷信,祖坟及爷爷的坟因在川里的水地,全都推倒修平了。奶奶去世后,只有在村后的山上看了新坟,是第一生产队的土地,听说是请来远处山里的风水先生,在方圆几十华里很有名气。几年后开展农业学大寨修水平梯田,奶奶的坟也被平掉了,当时父亲在平奶奶的坟时,在后面田埂上挖了个小洞,刚好与山下一户人家房顶上的狮兽对上线,再从小洞丈量步数,记下了大概的位置。

农村人很迷信,晚饭后的村口闲侃闲聊,有人提到谁家的祖坟好,所以出人才,有人吃公粮当干部;也有人说到哪家的祖坟不怎么样,总是生活不顺利,准备迁坟。在旧社会,有人发现一户地主家的伙房是块风水宝地,这家人装作落难来到这地主家当长工,最后把骨灰埋藏到这地主家的锅灶下面,这个长工的儿子当了大官,真为了龙脉甘愿当下人。听说村后面山上真有块风水宝地,河水对岸的人在半夜就看到过,山上突然冒出一朵紫牡丹盛开,有人说地块形状像一朵牡丹,有人说是一棵牡丹树。

那一年修河堤,生产大队炸取石头,就选上了晋家祖坟上方山坡露出的红石头,取了几天的石头,有一天炮响后,在石头缝里有几百条蛇相互缠绕在一起,最后将蛇用柴油烧死了。不过红石头根本不能修河堤,被水一浸泡就成了红沙子,便停工了。有人说这么多的蛇在那地方,这是标准的龙脉,就这样白白地破坏了。据《漳县文史》文章讲,用汽油烧死蛇的人没过几个月就得病死了,言外之意是对毁灭蛇的报应。

奶奶的坟下一层梯田是村里王姓的祖坟,说起王姓人家,可是整个大川里有名的,解放前离村不远的东西两大集镇上,数他家的商铺规模最大,有几兄弟参加了革命,解放后出了个县委书记的大官,可惜在动乱的年代遭遇不幸,再后来儿子是副厅级官员,是村及乡里县里的骄傲。

奶奶去世后,没几年,父亲也遭受人的陷害,被逼迫上新疆谋生。包产到户后,我与妹妹一起到新疆,妹妹努力学习考上了中专学校,毕业分配到县医院工作,已获得了高级职称,副县级待遇;我通过自学成为公务员,文学作品的发表出版,也算是有点名气的作家;我爱人长年下乡指导农民种地,坚守在农业机械化第一线,发表论文数十篇,如今是高级工程师,也是副县级待遇。

到了二十一世纪,由于村里人出去打工,山上的土地大部分成了荒地,种植农作物的很少了,为此就有人恢复以前被平的祖坟,奶奶的坟因与承包主家有亲戚关系也恢复了。奶奶坟下层梯田的王家坟的恢复,听说用川里的二分水地兑换山地一分而成。如果到了山上一看,那里有几棵树,那里便是坟堆的地方,家乡的退耕还林真有点从还坟开始的味道。

这些年,我的几个外甥,考大学都是被二本院校录取,在贫困山区取得如此成绩称得上是难能可贵的。看着一个个有出息,人们闲聊中无意将这一切与我奶奶的坟联系到了一起,认为那里的风水好,所以晋家出人才。为此有些人在家里老人去世后,朝我奶奶坟及王家坟那儿靠笼。

2013年女儿考上了全国有名的大学,2014年侄子考上了北京的211院校,无论是新疆还是甘肃老家在县一级的范围,针对每年寥寥无几一本院校录取的状况,这成绩可以说比较空前。在家团聚,就看出来,由于我们这些小辈能很好的独立自主,着实让村里人羡慕一回,父亲母亲每天虽粗茶淡饭,但也过得有滋有味。父亲开玩笑地说,就连川里的水地因收不抵支,人们都准备不想种了,然而你奶奶的坟所处的山上的荒地反而便越来越值钱了。地荒了,坟堆起来了,有人栽树了,整个山开始变绿了。

想起祖坟让我感慨万千,当年在昆仑山上海拔高度三千多米的矿山,白天晚上要连续干活十七个小时,天不亮还要挤出一点时间跑到半山腰去背书,才有了与我老家同龄人不一样的人生。女儿从小学、中学、高中,一路走来,为了学习牺牲了多少童年的乐趣,尤其是上高中,那不是在读书,而且是在战斗,争分夺秒的,苦向谁去诉说,吃下的苦是难以想象的,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荆棘。

想家就是想亲人,时常梦里见到已故的亲人,自然就想到了祖坟。祖宗的保佑真是美好的愿望,幸福生活还得靠自己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

龙川河,本名晋憧憬,原名晋早元,1963年2月生,甘肃省漳县人。1983年到新疆,出版有长篇小说《尴尬日子》新疆作家协会会员。

图文编辑/陇上光明

编委:

赵富有 毛韶贤 岳海明 赵小军 张素云 合非 赵鹏  刘金

投稿要求:尊重原创和首发;附个人简介和个人照片。

● 由于人力有限,来稿自行校对文稿错别字和标点。

美术指导:马小彦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0)

相关推荐

  • 【总第463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上坟》

    [郭进拴原创]上坟        在我们老家鳌头村,人们把祭祖和孝道是绑定在一起的.若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     我们鳌头村是由上庄.窑湾.后门.西湾.关庙.阁底.寨上 ...

  • 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11《家族中的老祖母》/轩诚清读

    文/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老王家住在张家场,比张家住的还要低一台的沟畔一孔破窑里,窑里有个土坑,窑门是木棍和包谷杆扎的柴门,窑门前是上下沟的小路,立陡立陡,只有抄近路的年轻人才从 ...

  • 挂纸

      挂    纸                                           刘述涛 清明挂纸挂一工,冬至挂纸挂一冬. 从古到今,清明冬至挂纸都成为了后人祭拜先人最重要的两个日 ...

  • 清明|家山万里,心香遥祭

    本       文       约       2300       字 阅       读       需       要 5 min 在我恩施乡下老家,清明是不会扫墓的.除非有必要,在过年那天,族 ...

  • 张汉东丨又见油菜花儿黄

    人说山西好风光,家乡的春日暖洋洋.这不农历的二月过得还没见着底,晋南平原上就已泛出一幅春天的美画卷.遍野的桃花.杏花和梨花虽然还没完全绽放,可一只只花骨朵竞像小孩的拳头一样,已在万千根枝条上紧攥着高高 ...

  • 【乡土文学】龙川河||贺 喜(外一篇)

    贺 喜(外一篇) 文/龙川河 1980年高中毕业回乡那会儿,我只有十七周岁,但年长的同学们到了结婚的年龄,农村说亲的早,陆续举办结婚喜事,为此,要好的同学们相约一道去贺喜,成了一项重要活动.贺喜本就是 ...

  • 【◇星夏卷•创新佳品•诗歌篇◇】《​爱情海洋》||□ ​龙川河

     <当代文学家·星夏卷>(当代文学出版社)火热征稿中! 知名·专业·权威 星夏卷·2021·总第四期 (网纸同步) 诗歌直播间 星夏卷 文学顾问:孔灏.相裕亭.徐继东.李锋古 书法顾问:侍 ...

  • 美丽景色 (组诗) | 龙川河

    戴上耳机听更嗨! 1.红柳芽 焦黄的戈壁 似久病的躯体 暖风吹来 吐露出缕缕血丝 烈日   狂风洗礼 一切被青翠接替 容前颜更换了 绿洲已经崛起 2.陇南春 暖风吹到陇南 雾茫茫一片 清晨吆喝的牧牛声 ...

  • 【三秦文学】龙川河:【麦芽糖甜悠悠】(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本期编辑:张 小 鱼 执行主编:鱼儿姐姐 麦芽糖甜悠悠   文/龙川河 我没有见过自已的爷爷,听说在父亲几岁的时候就去逝了,然而自小 ...

  • 棉桃吐露洁白的情丝 | 龙川河

    戴上耳机听更嗨! 几年前,在且末县党委机关工作的刘成明办理了退休手续,东借西揍筹措了几十万元的资金来到阔什萨特玛乡开荒种地,开始了他人生旅途上第二次的创业.从安逸舒适的机关工作,一下子来到了荒凉的戈壁 ...

  • 【乡土文学】龙川河||守住生命的底线

    守住生命的底线 文/龙川河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甘肃老家农村,村里的学校中午刚放学,学生们潮水般的冲出了校门.突然人群中传来爆炸性的新闻,第五生产小队寺沟村民兵在山上打了只金钱豹,大人们都没顾上收工回 ...

  • 【三秦文学】龙川河:【昆仑山遥望】(诗歌)

    不忘初心.梦在三秦,2021我们再出发. [三秦文学第三届"年味"]全国征文大赛启事 本期编辑:裴  雄 文 执行主编:鱼儿姐姐 昆仑山遥望 文/龙川河 大芸(肉丛蓉) 01 清晨 ...

  • 【乡土文学】龙川河||勤劳人家最美

    勤劳人家最美 renqingmei 文/龙川河 每当我想起甘肃漳县的老家,总会眼前浮现出哥哥晋朝元的影子.朝元哥其实是三大伯家的上门女婿,他的家就在生产大队的另一个自然村的生产小队,由于家里兄弟多,自 ...

  • 我在网购 | 龙川河

    戴上耳机听更嗨! 我上小学中学那会儿,最羡慕几个同学的毛笔字,自己再努力,总是没有长进,最后分析,这字确有遗传,有的同学家庭并不是比我优越,还是父母亲字写得好的缘故,那个年代都缺笔少纸的,更无练习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