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大视野中看“双基”

黄佳熹、谭海丽

新课程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简称“双基”),使许多习惯于传统教育思维的一线教师陷入了迷茫。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新的双基教育,成为一线教学的难点。9月24日,由本报联合中央教科所科研处、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教育科研处及北京市大兴、海淀教科所举办的“对话沙龙”就“新课程中的双基”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旧双基区别何在

“新双基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双基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否产生了变化?”在对话的一开始,来自大兴的老师们就抛出了这个重要话题。

对此,中央教科所访问学者冉乃彦老师的看法是:“新的双基,应该是适应终身学习的双基,是适应生活的双基。”他还引用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进行了解释: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应该回到大一些的视野中去看双基。”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这样说。他认为,两个双基在含义和解释上是一样的,只是要求和具体内容不太一致。以前认为是双基的,现在可能就不太合适;现在认为是双基的,以前可能没有做要求。再有,就是在要求的程度上可能有所不同。

“教学是什么?”来自中央教科所课程教学研究部的单志艳博士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以往的认识中,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双基,而现在我们应该强调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获得知识。不是把老师会的东西教给学生,而是通过思考让学生自己学会不会的知识。单博士认为:“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思考。”她还特意提醒老师们,以前的双基是“被动”的,而现在的双基应该是“主动”的,这就是新旧双基的一个重要区别。

之一:教材如何用

“北京市现在的教材很杂乱,而考试却是统一的标准。在北京,初一英语教材有四个版本,教材体系完全不同。因为有利益在里面,大家都说自己的好,怎么办?”

“现在的教材给老师留了较大的选择余地,老师和学生都感觉抓不住了,不得不看教辅,又不会选择,怎么办?”

新课程下如何用教材,也是大家关注最集中的问题之一。

“教材多样化形成了竞争,这是一件好事。”刘坚教授对此给予肯定。教材与考试会有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中高考是按照课程标准,而不是教材。考试是基于标准的考试,教材只是文本而已。多种教材的出现,也促使老师们更加关注标准本身,提升到基于标准的教学。从以前的教教材过度为用教材教。这些都给老师们提供了机会,也必然带来了挑战。

“教材多,抓不住点,但是学科本身是有体系的。教材只是文本的一种呈现方式。”单志艳博士也表示了同样的观点。处理教材的时候应该按照内在结构,综合学科逻辑有机串起来。作为老师,心里要有主线。这些都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之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实现

北京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的刘月艳老师曾做过一个关于合作学习的调研。在她调研的45位老师中只有3人没有用过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对于这种方式,10人认为效果好,而更多的人认为效果一般。老师们的最大困惑是:时间不够用;对于学生中生成问题的回答不好把握;容易产生两个极端,好的学生代替小组孩子的思维,而“差生”则没有思考,被“边缘化“了。

在最初进行课程改革时,如果不进行小组活动很可能被视为与新课程相背离。然而,小组活动很热闹,却没有落实。学生进行活动,教师心中没底。后来,老师们开始在活动中提出固化的要求,例如在投影上显示一些要求。但这些要求的提出又限制了学生思维。如何将合作探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老师们感到很苦恼。

“合作,但是一定不是要求每节课合作。”专家们首先让老师们明确了这个问题。教师一定要明确哪些是核心概念,而有些东西告知就可以了。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在小组合作中也有基本功训练,不是热热闹闹,一定有角色分工、有任务、有要求----培养记录、倾听、表达、分析、概括的能力。

之三: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和专家的观点相比,一线教师们更加现实。很多老师都谈到了考试的问题。“现在的关键是中高考还是以关注双基为主。”来自保定的王柏秋老师为大家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现在的高考试题的比例,如果每科的双基部分都不丢分,那么分数就是600分以上,这就意味着能考上名校。所以,很多老师都在让学生舍弃能力培养以确保双基。

对于这个问题,刘坚教授并不回避:考试评价如何反映考生高层次的思维,这还在探讨。今年中考,海南省按新课程标准命题,所有初中毕业生都按照等级制进行评定。新疆九县区、湖北宜昌、山东潍坊也在进行。中高考改革之后,将是对中小学的一种松绑。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大家的呼吁,中、高考一定会有所改进的。”这是专家的希望,更是一线教师们的希望。

双基标准多高才合适

正方: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

观点:“中国的双基标准在现有基础上降一些,依然是世界上最高的!”

刘坚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我们为达到原有的双基标准失去了很多。他举例说,很多老师担心实行新课程学生的口算速度不能得到保证。现在可能是达不到以前的标准了。一位老师统计过,学生以前的速度是5分钟100道题,而班上最差的学生是完成47道。而即使是按照最差学生的47道来要求,在国际上也是要求最高的。也许,我们就要反过来想想,为达到以前的要求,我们花费了多少时间?为达到目的,有很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该玩的没有玩,该独立思考的没有去思考。

一位科学家曾对中美两国的学生做过一个实验,让两国学生完成四种类型的题目:第一类是纯计算题,第二类是简单文字题,第三类是唯一答案应用题,第四类是开放性应用题。实验结果,中国学生在这四类题目的完成情况是逐步下降,而美国学生是在不断提高。在前三项上中国学生通过率明显高于美国学生,而在最后一类问题上,则是美国学生占据了明显优势。

对于这个实验,刘坚教授总结:在美国,对双基要求低,对灵活的独立思考要求高;在中国,正好相反,中国的学生是把大量的创造性思维的时间用在过高的双基标准上。所以,在他看来,中国的双基标准要适可而止,一定要控制。

反方:中央教科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部李嘉骏

老师及部分一线教师

李嘉骏老师提出,我们要重视双基,现在有些地方已经降得过低了。新课程下,不仅仅应该是要求双基,而且应该是三基,要加上具体学科的思维方法。

他也讲了一个例子:一次,一位老师向他求助。那位老师提到“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有几只鸟?缸里有十只鱼,死了一只,还有几只?学生们在课堂上提出10减1可以等于0或者等于10。这些让她感到很茫然了,不知如何是好?”李老师告诉这位老师:“绝对不能糊涂!”数学老师鼓励思维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坚持,要有数学模型,要坚决的告诉学生10--1=9。李老师说,对双基的重视是我们的优势,这个不能丢,不能降低,相反还要加强,要重视。

现场中,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支持了李嘉骏老师的观点。她说,一次她问一年级的学生“求较大数为什么用加法?”学生回答:“不用加法,大象就比小猴多了。”学生的这种回答在一年级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是等到他们学了求小数用减法之后就可能会产生迷茫。她感到没有交给学生方法,心里没底。要不要教给学生划线段图,教学参考书上没有说明,老师们自然也不敢说。这些数学语言到底能不能说,什么时候说,该如何说,也成了老师们的疑惑。

四川的唐光霖老师进一步指出,教育问题是很庞杂的但是也是有序的,要系统考虑问题,不要只限于某个问题,即要看到网更要看到纲,提住了纲,网自然就出来了。一些东西讲不讲、讲多少、如何讲,自己要做判断。

“‘等'、‘靠'、‘要'要不得,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完善课程改革的促进者。不能茫然,要靠自身解决,去思考。从上位思考,系统思考。思想方法要端正,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要和现实融合,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不偏激、不绝对,从整体角度系统思考,找准平衡点,找出合理的地方。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每个人可能不同,但是自己要清楚做什么。”这是李嘉骏老师给大家提出的几点建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