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精荟》:柔肝止痛:白芍

白芍为芍药的根。其来源与赤芍相同,因其色白而得名。有医家处方“二芍”者,即白芍与赤芍皆用之意。今多栽培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夏秋季采挖,晒干加工入药。有生用,炒用或酒炒之分。

张锡纯言:“白芍出于南方,杭州产者最佳,其色白而微红,其皮则红色又微重。赤芍出于北方关东三省,各山皆有,肉红皮赤,其质甚粗,若野草之根。”

一、功效应用

白芍味苦,微酸,性凉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其特点养血之中兼有收敛之性,尤善入肝经血分,柔肝止痛,故被誉为“肝家要药”。

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拘挛,头痛眩晕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珍珠囊》:“其用有六:安脾经,一也;治腹痛,二也;收胃气,三也;止泻痢,四也;和血脉,五也;固腠理、六也。”

《本草纲目》:“止下痢腹痛后重。”

《长沙药解》:“入肝家而清风,走胆腑而泻热,善调心中烦悸,最消腹里痛满,散胸胁之痞热,伸腿足之挛急,吐衄悉瘳,崩漏胥断,泄痢与淋带皆灵,痔漏共瘰疬并效。”

《本草备要》:“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治血虚之腹痛。”

《医学衷中参西录》:“芍药味苦微酸,性凉多液,善滋阴养血,退热除烦,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热下行自小便泻出,为阴虚有热小便不利者之要药。为其味酸,故能入肝以生血;为其味苦,故能入胆而益胆汁;为其酸苦性凉,又善泻肝胆之热,以除痢疾后重。”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芍药降甲木,桂枝升乙木。”

二、配伍应用

1.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等证。白芍能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常用于各种妇科疾病。治疗血虚诸病,常配伍当归、熟地、川芎,即为补血圣方四物汤。

若治行经腹痛,可于四物汤中再加元胡、香附等行气止痛之药。

若治腹寒崩漏不止,常于四物汤中再配伍阿胶、艾叶炭、炙甘草等,即胶艾汤。

若治妇人腹中疞痛,或妊娠腹痛伴小便不利,下肢浮肿者,常配伍当归、白术、川芎等,即当归芍药散。

若治营卫失调,中风外感,或表虚自汗、盗汗等证,常配伍桂枝、甘草、生姜、大枣,即被后世医家称为“众方之祖”“群方之冠”的桂枝汤。其中桂枝与芍药配伍,一温一凉,一散一收,一开一敛,一升一降,共奏燮理阴阳,调和营卫之功,可谓尽显组方之妙。若于桂枝汤中再加牡蛎、龙骨、柏子仁等,则可进一步增强敛阴止汗之功,可用于阴虚阳浮引起的盗汗之证。

2.用于肝气不和,胁肋脘腹疼痛,或四肢拘挛作痛。白芍最善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如治血虚肝郁,胁肋疼痛,常配伍当归、白术、柴胡、甘草等,即养血柔肝名方逍遥散。

若治肝脾失和、脘腹挛急作痛或血虚引起的四肢拘挛疼痛,常用大剂量芍药配伍炙甘草,即芍药甘草汤。因本方善治腿痛及小腿挛急疼痛,故后世医家又称其为去杖汤。

若治虚劳里急腹痛,常在桂枝汤基础上,加大芍药用量,取其缓急止痛之功,同时再加适量饴糖缓急补虚,即小建中汤。以小建中汤为基,治疗诸多虚损之证,还常配伍当归、黄芪、附子等,即当归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附子建中汤等方。

若治腹痛泄泻,常配伍防风、白术、陈皮,即痛泻要方。

若治下痢腹痛,还常配伍木香、槟榔、黄连等燥湿止泻,理气止痛之药。

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证。白芍能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治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等证,常配伍生地、牛膝、代赭石等,即建瓴汤。

若治肝阳上亢,症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或眩晕颠仆,或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有力者,常配伍牛膝、龙骨、牡蛎、龟板、代赭石等,即镇肝熄风汤。

张锡纯言:“(芍药)与当归、地黄同用,则生新血;与桃仁、红花同用,则消瘀血;与甘草同用,则调和气血,善治腰疼;与竹茹同用,则善止吐衄;与附子同用,则翕收元阳下归宅窟,惟力近和缓,必重用之始能建功。”可谓言简意赅。

汪昂言:“(芍药)同白术补脾,同参、芪补气,同归、地补血,同芎泻肝,同甘草止腹痛,同黄连止泻痢,同防风发痘疹,同姜、枣温经散湿。”

三、用法用量

白芍常入煎剂,也做丸散。入煎剂常用量几克至十余克,若取其平肝或缓急止痛之功,常用至几十克以上,方可建功。

关于赤芍与白芍的区别,自古医家多认为“白补赤散”。若入血分,取其凉血活血之用,赤芍为宜;若敛肝缓急止痛,或利二便,则白芍为宜;若取其补养肝血之用,则炒白芍为宜。

《本草备要》:“白补而收,赤散而泻。白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散邪,能行血中之滞。”

《本草求真》:“赤芍药与白芍药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只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

四、应用注意

白芍味苦微寒,有酸敛之性,易碍脾胃运化,故阳衰虚寒之证,不宜单用。

朱丹溪言:“以其酸寒伐生发之气也,必不得已,酒炒用之可耳。”

李时珍言:“产后肝血已虚,不可更泻也(不宜用)。”

此外,自古有芍药反藜芦之说,需要了解。

——中医实战笔记:2021.1.7晚整理

#中医实战笔记#

(0)

相关推荐

  • 白芍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 cti flora P all.的干燥根.栽培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处方 ...

  • 四物汤中的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对身体有什么好处?看专家理解

    四物汤,主要是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这四味药材所组成的.在中医方剂学之中是属于补血剂,这也是补血剂比较典型的代表方之一. 古代医书<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之中用该药房治疗外伤从而引起的瘀血疼 ...

  • 医圣张仲景为何爱用芍药?原因在于5大功效

    小编导读 芍药是临床上的常用中药,现在使用时会分为白芍和赤芍,而在古代,一开始二者是混用的,大概在南北朝时期才逐渐区分开.医圣张仲景也常用芍药,在许多经典名方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今天就和大家盘点一下, ...

  • 白芍与赤芍的临床应用

    白芍与赤芍的临床应用 □ 聂绍通 谭克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白芍.赤芍是临床常用的两味中药,<神农本草经>便有芍药记载,但无赤芍.白芍之分.唐末宋初始对二者的功效及应用逐步分开,后世医 ...

  • 《本草精荟》:消痈止痛:败酱草的功效与应用

    败酱草又名苦菜,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因其有变质酱的陈腐气味,故而得名.常秋季采收,洗净阴干,切段应用. 一.败酱草的功效: 败酱草味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功效 ...

  • 《本草精荟》:祛寒止痛:小茴香的功效与应用

    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个头较小,外形像稻谷,故又叫谷茴香.小茴香也是一味调料,烹饪中经常应用.古代茴香没有大小之分,后随着八角茴香传入我国,为了与八角茴香区,便把八角茴香叫做大茴香,把 ...

  • 《本草精荟》:散寒止痛:羌活的功效与应用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的根茎及根.主产于西部高原.干燥切片应用. 一.羌活的功效: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功效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汪昂言:"散肌表八风之邪,利周身百节之痛, ...

  • 《本草精荟》:泄气止痛:川楝子的功效与应用

    川楝子为楝科落叶乔木川楝树的果实,成熟时呈金黄色,故又名金铃子.其树皮便是中药川楝皮,也叫苦楝皮.南方各地均有分布,以四川产者为佳,故此得名.常冬季采收,晒干贮存.捣破生用或麸炒用. 一.川楝子的功效 ...

  •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白芍 白芍,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tacti lora 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 ...

  • 白芍功效:敛阴养血、柔肝止痛,一味好药

    白芍这个药在临床上主要能起到敛阴养血.柔肝止痉.止痛的作用,经过配伍能够治疗很多病症,比如腹痛腹泻.自汗盗汗.阴虚内热,或女性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也能够治疗肝胆胸胁胀痛.肌肉痉挛麻木疼痛等症状. 比如 ...

  • 《本草精荟》:消痈止痛:败酱草

    败酱草又名苦菜,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因有变质酱的陈腐气味,故此得名.我国各地均有产出.秋季采收,洗净阴干,切段应用. 一.功效应用 败酱草味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 ...

  • 《本草精荟》:散寒止痛:吴茱萸

    原创中医实战笔记2021-01-19 10:37:29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近成熟的果实.古时产于"吴地",因此而得名.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庐山兄弟>中,有" ...

  • 《本草精荟》:散寒止痛:白芷

    原创中医实战笔记2021-02-08 10:49:17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的根.白是颜色,芷是芳香之意.主产于浙江.湖北.辽宁.四川等地. 一.功效应用 白芷味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能解表散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