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问到:怎么迟迟不见新作呢?陈忠实答复:“不懂就包捻喘”!

“不懂就包捻喘”!这是一位大领导在和陈忠实聊天时,陈忠实给领导提问时的答复。

一位比陈忠实年龄稍小的领导到西京视察,遇到陈忠实就情不自禁地问了一句:“《白鹿原》问世后怎么迟迟不见新作呢?是最近没有体验生活吗?陈忠实回答:“不懂就包捻喘!”

就是这短短的六个字却被流传成了一段文坛佳话,时而回味。当时陈老面对旁人的质疑,情绪颇有激动,脱口而出的这句老陕方言,让领导和一众的随行人员都尴尬不已。

仔细回想一番《白鹿原》的情节就不难理解陈老这句话了!这句话背后的力度是非常大的。

熟悉陕西文坛的朋友都知道,贾平凹、路遥、陈忠实被称为陕西文坛的“三驾马车”。比陈忠实年龄还小七岁的路遥已经靠着《活着》红透半边天的时候,而陈忠实还没有被大家熟知,因为他仅仅发表了几部短篇小说;当路遥的《人生》被改编成电影的时候,陈忠实的稿费还没有着落;当路遥斩获茅盾文学奖的时候,陈忠实还在为孩子的学费发愁。

“你比卫国年龄大,你咋写不出来一本《人生》呢”?这是陈忠实的发小在那段时间说得最多的一句玩笑话。

此时的陈忠实受到了多方的压力,来自路遥的、妻儿的、发小的,便下定决心要给自己写一本“棺材本”的作品。

“五十岁的时候,我如果再写不出一本可以放在棺材里当枕头的书,这辈子就当没来过世上”!

把妻儿安顿好之后,陈忠实左手拿着笔,右手夹着一顶草帽回到了白鹿原,在白鹿原上安了营扎了寨。白鹿原上年长的老人他几乎拜访了个遍,还去了县博物馆、资料室查找资料。半个月后,他划上了门闩,揭开了笔记本,开始了白嘉轩和鹿子霖半个世纪的纠纷……

陈忠实老先生用看似夸张的描述将白家和鹿家三代人的恩怨刻画得痛快淋漓,大部分的朋友看完小说后,对那个“水性杨花”、命途多舛、可怜可悲的田小娥印象深刻。陈忠实老先生再世的时候,不止一次在记者或者读者面前自诉心声:“我从来没有把女和性当作本书的诱饵来引诱读者,而是通过这样的描述才能更加直观的刻画到人物性格与内心的波澜”。

不到3000天的时间,五十万字的《白鹿原》雏形已现。陈忠实自己翻阅了两遍,觉得和自己的预期还有一些距离,他便再次进行修改。

四年后。陈忠实在书中点上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他眼中的泪花再也止不住了。

前后一共经历了六年时间,所有人都以为这本著作会引爆天际,可是意外总是在发生着,当陈忠实带着著作去参加茅盾文学奖的时候,百分之九十的评委一致可以获奖,可是因为其他评委的不同意见,获奖结果迟迟不能公布。未投赞成票的评论坚定地认为书中对于田小娥的露骨描写太多,如果一定要得到获奖结果,就要把对田小娥的部分描写做删除。陈忠实对于评委的这个研究结果不能反驳,没办法只能将40000字删除。从那之后就一直沿用了97版的删减版《白鹿原》。

《白鹿原》后,陈忠实再无大作,难道真如其发小所述:“江郎才尽”。其实不然,该书看似用了前后近六年时间,可却是陈忠实整整半辈子的经历与积累,这里的积累不单单是素材,更多的是技巧、人物、历史、思想认知。一个文人能有几个半辈子呢?

《白鹿原》全书共500000字,曹雪芹的《红楼梦》共计700000字,为什么同样是成名作品,却没有人去质疑曹雪芹先生也是“江郎才尽”呢?心血就那么多,能把一部作品创作到无法超越,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

所以,当陈忠实被玩笑话“质疑”的时候,才会说出“不懂就包捻喘”这句极具地方特色的话。在小编看来,《白鹿原》之后再有无大作,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贾平凹先生曾经说过,一本书你必须要读三遍,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字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就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然后,你就会真真正正地爱上这本书了。

小编在此大胆地说个结论,如果各位朋友把这本93版未删减的《白鹿原》细读三遍,一定会有自己读了三本书的感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