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做柿饼
近两天每次吃柿子时,必被告诫,柿子性寒,霜降之后吃,会增加体内湿气。湿气可是万病之源……
谁家的柿子不是霜降之后才成熟能吃的?这是不是意味着这应季的水果柿子不能吃?那有没有能吃的时候?
柿子性寒,脾胃虚弱者,不能吃。可,哪个中老年人不是脾胃虚弱的?
那“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捏”,这样的话是不是要改了?假如霜降之后不能吃柿子,那怎样才能留存住柿子等待阳气上升的节气在吃?
唯有柿饼了!
接连几天都查柿饼的做法,大多都是洗净、去皮,或整个晒或切片晒,至于后期的长出柿霜,估计非专业人士不容易制出来,干脆边做边看吧。
先拿两个柿子做实验,拣出两个捏不动的硬柿子,洗净,打皮,切成三四片,放在盖垫上晾着。
第二天看,感觉水分少了些,不再沾手。
有门,看来能行。
再重新看一遍流程,准备由实验阶段走向实干阶段。打皮儿是个繁琐活儿,尤其是柿子蒂的旁边儿,打皮刀靠近不了,再拿起小刀来削去,不断换工具,很麻烦的。
削好皮的柿子堆在小盆儿里,用大针穿粗线先串一串整个柿子的,这也是最标准的柿饼做法。
本来应该用线栓住柿子蒂的,可惜,本事不济,栓住了四五个,走到阳台就掉下来一个,干脆采用懒法笨法——针线穿入果肉的做法。(不知道会不会破坏果肉)
针不够长,穿过整个柿子露出的一点点用手无法拔出来,开始用牙拔了一次,只有一侧能吃东西,心疼牙,不得不动用铁钳子拔。
穿完一串儿,感觉要外形美要面子的柿饼有了,下面再来串一串实惠型的。
把整个柿子切成两片儿,这样自认为晒得效率会高一些。当然也用不着铁钳子了,直接用手就可以拔针。
这两串橙红色的柿子,一串像一颗颗的大珍珠,一个像一片片的大贝壳,被我小心翼翼地挂在阳台的衣架上,下面预防性的放上了盆儿,我担心柿子会从细线上割断肉质,自动滑落。
阳台上打开了窗户,阳光透过纱窗能晒进来一部分,这样的晾晒永远和房顶的暴晒无法相提并论,耐心等待吧。
后台曾有一朋友留言“自家做的柿饼,可好吃了”,并附图老家的纯天然柿饼。本打算问问的,可惜后来又忘记了,看他的图,好像晒柿饼的过程中,单层蒸屉上面还蒙有一层纱窗的样子。
今天中午去亲戚家,看表嫂家堂屋墙外,挂着一串好像香菇的东西,凑近一看,是柿子切片后晒成的。表嫂说是第一次尝试做柿饼,不知道能不能做好。表姐夫尝了一小片儿,说干了点儿,是柿子味儿。
干,可能是切片切得太薄了些,我捏了捏是软的。柿子糖分多,估计怎么晒也晒不成坚硬的柿子干。
看样子,表嫂的柿饼片儿是白天黑夜都挂在屋外的,感觉,是否应该夜里有露水时,收到屋里去。
至于长出柿子霜,网上介绍说,放在坛子里一层柿饼,一层晾干的柿子皮隔开,目的是为了吸湿。
三五天要检查一下湿度,湿度高了晾一晾,湿度低了就洒水,等待结霜。
柿子霜可不是发霉,是果糖随着水份析出。
有一个视频说的很放心的一种做法,将打了皮儿的坚硬的柿子,放到锅里煮熟之后再晾晒,这个不需要出霜。
在晒的过程中,需要三五天用手捏一捏,打算出什么形状,全在捏呢。
至于出霜,有的说在低温下出霜,有的说晾晒一周后,用被子捂出霜来。我是奔着不出霜做的,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不要抱太大希望的等待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