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培师范生,我看好你哟
作为毕业后包分配的一代人,对当前找工作的艰难又有切身体会,所以,对于省招考院委培师范生在泰安和滨州做试点这一举措,非常赞成。并且积极推荐给几位高考生和家长。结果回馈回来的消息,并不如预想得乐观,有嫌弃异地就业的,也感觉限制太多。
我也理解了,这个时候的孩子和家长正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志得意满之时,如此限制,象牙塔外的辽阔无法尝试,敢想敢闯的胆量无法展示,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放怎能被一地限制?海阔天空的驰骋怎能不御风而行一番?太回归现实,也不是年轻人的做法呀?的确不能随意剥夺人家做梦的权利!
我理解学生和家长此时的心情,家有儿女即将读大学,和家有待业青年,绝非同样心境!那是青春昂扬前的群情激奋,这是挫败后的集体无言。纵然再现身说法,声情并茂,别人不置于其中,仍难以相信,就算当时相信了,也不会形成铭心刻骨的印象。这世上没有感同身受,获得共情的前提是,经历了类似的道路,才会有大致相同的感受。
异地就业也不算事儿,想想班上的诸多年轻教师,外地的几乎占到三分之一,其他市的,日照、淄博、临沂、枣庄、济南的都有,而且多数都是女教师。因为知道就业的不容易,只要能够报名参加考试、时间不冲突的,都要尝试,考上哪里就去哪里,没有什么可选择的。大家都是抱着“骑驴找马”的想法,再找机会考回去,就算是考不回去,在这里也一样可以生活。双休,交通便利,回家也没多大困难。
不在家待上一段为工作焦灼的时间,是无法理解“挖篮子里就是菜”的想法的,就像不经受饥饿的煎熬,也体会不到窝头的美味;没有太阳的炙烤,无法体会树荫的清凉。所以,让梦想进入象牙塔的天之骄子去体会就业的艰难,怎么样的说教,估计都不会起到作用。
公费师范生,大家都嫌弃不能读全日制研究生,而委培生可以考研,足以撑起相当一部分野心的。
此时报考志愿,九成学生都要考研,到毕业时,考研的不到两成,考上得不到一成,大家初心易被现实打败,善于迷失的年龄里,对自己估计总是不够准确,你和理想学校相距多远?退而求其次之后,你的高考之耻能够记住多久?打算什么时候雪耻?谁的大学不迷茫?迷茫中的你,是否还记得你考研的初心?记住了初心,你的行动又会支持多长时间?
单位有几个老师是从企业上考进来的,领略了企业里的时间紧、任务重的“996”工作制,才发现,做教师的能够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附加值太大了。是的,有时候,我们的确要计算一下附加值,医生、教师,恐怕是附加值最大的职业了,也是佛教里功德最大的职业,如果感觉医生足够辛苦,那么教师相比医生来说,会和少年儿童保持一样的作息时间,接受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也是最近几年来,其他专业也都蜂拥考教师编制的主要原因。
其实任何单位,起初都是想象的美好,真正干起来,不过是平凡人一个,各行业都是一样,成名成家都要付出代价,而且人数也很少,甘于平凡,乐于奉献,是每一个人走向工作岗位几年后的普遍想法。
做梦的这几年,为什么不让我们做个美梦呢?是的,或许,这几年,因为你的努力会取得想不到的好的结果,这个毕业后的分配是相对于多数平凡额人而言,是个很好的结果,免得再承受梦醒之后的伤悲。
少年的梦,有时候没有边际,总认为能够考到四百分的,有时候,也会二百分止步,不知道哪道题是对,哪道题是错,对答案和自己都认识不够,对梦还非常执着,虽然现实一次次打脸,但是不妨碍一次次继续做梦。心比天高,力比纸弱。他们的空想总是没有努力做支撑,所以,苦抱着干瘪的“美梦”,沉醉其中,总是不肯睁眼。日本的啃老族在增多,四五十岁了,还依靠父母养活,他们宅在家里,多年都不会出门,只掀起窗帘一角,看看外面的世界,接着关上,继续迷恋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如此,隔离于社会之外,父母不在了,再去啃谁?
梦可以做,但我们总归要回到现实来的,而这个委培生试点,就是基于现实而设置的,今年只招收637人,分数应该也不会低,报她,也不一定能够录取,如果录取到同等层次的学校,有梦想可以继续追,奋力加劲儿,考研,可以想象,一个硕士,估计也很难分到偏远的乡村任教,资源和学历肯定要匹配的,到此,如果说限制,也不会多大。县城一级学校,眼下就有211高校的研究生,近几年就业艰难,本科留县城就不错,上哪里说理去!
不是给委培生做广告,的确感觉可行,望家长们三思。其实,也知道,家长基本拧不过学生的。即便是曲折的路,也要走自己选择的,这就是少年,这样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