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梁古村(上)

板梁古村,位于郴州永兴县高亭乡境内,是原金陵古驿道上的重要集镇,也是桂阳、耒阳、常宁往返的商埠之地,是当地刘姓的主要开源地之一。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9年),板梁刘氏始祖、汉高祖刘邦之弟、楚王刘交的后裔--刘子芳在古老的龙泉庙旁落户,从此建立了板梁村,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板梁人杰地灵,经过世代的繁衍生息,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彼时,金陵古驿道上马蹄声阵阵。板溪河上船来船往,板梁男子从这里出发踏上读书致仕、从商致富之路。据族谱记载,从板梁迁徙而出的刘姓村庄有400多个约八万多人,历朝为官者达数百人,板梁村文化气息浓郁、历史底蕴深厚,是一个典型的湘南宗族聚居村落,也是湘南民居民俗文化的历史缩影,被专家们誉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全、风水最好、文化底蕴最厚重的“湘南第一村”。2010年,板梁古村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9年10月,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什么村子起了“板梁”这么奇特的名字?传说,明朝永乐初年,承事郎刘润公返乡建古厅。当厅堂建筑即将完工,大家张灯结彩准备上梁时,竟然不见了椽梁!正忙乱之际,村民突见村前河溪中漂来一块木板,工匠捞来一量,尺寸正好与屋梁相合,良辰吉时到时,工匠只能用此木板代梁。村子始得名板梁,并一直沿用至今。板梁古村背靠象岭平展延伸,依山就势,规模非常宏大,占地面积约三平方公里;现在还保存有明清以来古民居建筑约360多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工艺精湛,令人赞叹不已。先上一张网上的航拍图,让大家对古村的风水有直观了解。

进村,入口处就是一座古石桥,这也是古驿道的一部分。后面的小山就是象岭。


先从两侧欣赏。


古石桥名为接龙桥,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由族人刘永春所建。一开始为木桥,清朝康熙四十年(1701年)重修时改为石桥。桥为两墩三跨,总长23.8米。桥墩为船形,青石块垒砌;桥两侧设石质望柱、木质栏杆。取名接龙桥,意思是要将已走失的龙气接回来。现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顶亭子名“望夫楼”。

上桥。每跨桥面是由三块5米多长、60分公宽的青石条铺就,坚实耐用。

桥的另外一侧有扇面斜坡。


整个村子依山而建。最前面的小庙宇就是著名的“龙泉古庙”,堪称古村的发祥地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龙泉古庙是板梁最早期建筑,先有庙后有村。据记载,板梁刘姓始祖刘子芳最先看中了板梁村这块风水宝地,就在龙泉古庙旁边建屋居住下来,这块地方就是板梁现在的下村所在,也是村子发祥地。


古村中的街道,基本都是以青石板条铺就,十分工整考究,总长度达十公里之巨。这也是古村重要特色之一。据说这些石板路可以把龙气接回家,所以村民们房子也许可以建得差一点,但门口的石板路要求绝对高。


龙泉古庙据说就相当于城隍庙,是百姓求财求平安的地方。

上庙是五步台阶。湘南古文化中台阶数是很有讲究的,都是用奇数。在卦相里奇数为乾,即为阳,偶数为坤,即为阴,阴是不用的。按照道家理论:一为气、三为生、五为五行、金木水火土人生必需;七为齐全,九为最大数,九九归一,聚满再生。


龙泉古庙里的这个青石大香炉可谓镇庙之宝,为道光十六年(1836年)捐造的。上刻双龙戏珠,中间是仙草,下面雕双凤朝阳,雕工精湛,古朴端庄。


古庙出来,有石阶往上面的朝门。


原来这山坡之上的建筑叫“松风私塾”,属于刘氏家族私塾,是板梁古村最早期的学府。现存为清代建筑,分朝门、天井、塾舍三部分。刘氏家族历来十分重视教育,崇文尚武、诗礼传家,人才辈出。单单从这家私塾走出的七品以上官员、学士就有300余人,近代名人数十位,“七子八秀才”的故事闻名乡里、传为佳话。


看似不起眼的天井引起了老牛的注意。据说,此天井为明代古物,距今也是六百多年。


原来,天井地面石板上还雕刻有图案。

这是啥?牛还是鹿?


还好,鲤鱼我认识。当然是寄望于跃龙门了...


私塾三开间,中间祀孔子画像。


从高处俯瞰板梁美景。可以看到房屋巷道规划较为整齐,房屋以青砖硬山顶为主,各种形式的封火墙更是层叠起伏,美不胜收。


象山凸出的崖边,这座小巧而别致的亭子叫望夫楼。登楼即可望尽板溪河和古驿道。

原来,板梁商埠之地,男子们多乘船顺溪水外出经商,下去广东,上达长沙、江汉、江浙,一去少则月余,多则数月难归。商途遥远,风险难料,妻子们持家守节,早上古庙烧香祈福,晚上崖头远眺祈福。“幽梦三千里,相思一望中”,久而久之,村民们都把崖头叫望夫台。为了感谢家妻们的牵挂之情,也为望夫妇女们遮阳挡雨,清朝时由孟臬公牵头筹资修建了这座“望夫亭”。

接龙桥对面就是景区入口广场。


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礼堂。


村子东北侧还有一座古塔--文峰塔。


登上望夫楼,现在老牛所需要做的,就是好好欣赏古村的美丽姿容。


下山,开始进村。青石板路,总是能勾起我淡淡的乡愁...


这种形式的窗檐,似乎就在板梁这里特别多。石框,木窗条,在加上白墙青瓦脊,还有白墙面上的中国水墨画与书法文字,勾画出一种独特的人文气息,让人回味无穷。

“崇德”,老祖宗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子孙后代为人处世的道理。


“春时”,鹊上梅枝。


“瞻云”。


石板路,简直就是板梁的魂魄所在。


残败与新生,矛盾中融合在一起...


一路沿着山边行进。


前面住宅,有着高大的人字山墙。


原来是“藜光第”。

板梁村里很多房子都是起这个名。老牛只好再次充当百度大使。原来,“藜光”借指烛光,源自《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一《神一·刘向》,讲的是刘向“校书天禄阁,太乙燃藜”的传说故事。
刘向(约公元前77-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彭城人,祖籍沛郡丰邑(今江苏徐州)。世称刘中垒,仕于京师长安,楚元王刘交五世孙,西汉阳城侯刘德之子。好儒学,能诗赋,曾校阅群书,撰成《别录》,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为我国目录学之祖。其子刘歆就更加牛了,不但在经学、目录学上继承其父衣钵,而且在儒学、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等方面都堪称大家。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他是第一个不沿用“周三径一”的中国人,并定该重要常数为3.15471,只略微差了0.01312,世有“刘歆率”之称。
这样大家就清楚了,板梁刘氏出于刘交,所以刘向很大可能也是其祖。


藜光第采用斜门设计。


这房屋的墙基太随性了,下面是不规则石块砌筑,上面砌以青砖。


前面的古宅名“藜辉”,与藜光大同小异了,三开间。


整个窗户与窗罩呈花瓶型。青石窗框,里面是精美的雕花木窗格;上面照例是书画,窗额书“忠孝”。


我比较关注的是窗檐下的诗句:“池塘四五尺深水,篱落两三般样花。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诗句十分清奇,主人家清贫自守、只爱读书的高尚品格令人难忘。原来,这是属于唐代翁承赞的《书斋谩兴二首》。

翁承赞(公元859-932年), 字文尧,晚年号狎鸥翁,莆阳(今福建莆田)兴福里竹啸庄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唐乾宁三年(公元896年),翁承赞以进士第三名被选为探花使,擢博学宏词科,授京兆尹参军,累迁右拾遗,户部员外郎。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出使册封王审知为琅琊王。后仕梁为谏议大夫。后又以右谏议大夫、福建盐铁副使归福建,为王审知辟为相。任上,劝王审知建四门学,发展福建教育。后唐同光二年(924年),王审知卒。其诸子为争夺政权而造成混乱,闽政日非,翁承赞称疾致仕,归隐建州;长兴三年(932年)去世,终年73岁,追谥“忠献”。

闽王王审知一生曾受到过两朝天子的两次册封。第一次是唐末天佑元年,唐昭宗册封他为琅琊王;第二次是五代后梁开平年间,梁太祖册封他为闽王。巧合的是,两次从京都来闽的册封使都是邑人翁承赞。感觉这也是一个生不逢时的牛人。


精美的狗洞,上下饰以拐子纹。


另一边的窗额书“仁义”。

这边窗檐下则是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美的咏梅诗,宋代著名隐逸诗人林逋的一首《山园小梅·其一》:“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户对雕刻团花锦纹。


屋内陆面皆采用青石板铺就。

规则的青石板天井。


门后地面以石板铺成半圆图形。


窗户有精美镂空雕花。


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就问你服不服?


天井排水沟的铜钱形漏水孔。


窗棂雕刻各种吉祥图案,山羊、蝴蝶、蝙蝠...


夔龙吧...


正厅略显破落了。


此窗檐脊还有葫芦顶。精美的中国山水画,寥寥几笔,便意境无边,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紧接着的,“厚德”。


“载物”。


这屋名叫“传经第”。原来这还是关于刘向的,意为传授经学。语出唐杜甫《秋兴》诗之三:“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传经第,即刘绍苏厅,浙江漕运刘绍苏的官宅,始建于清光绪壬辰年(1892年),是典型湘南三进式民居建筑,也是板梁古民居的代表作。


传经第采用内凹式大门,三开间。中间门檐下也有精美雕花。


一进门厅。地面同样采用石板铺成半圆形图案,中门设透雕屏风门。


天井的青石板打磨得非常规整平滑,中间还雕有图案。


“鱼跃龙门”。


这个图案看不大真切,感觉是一头牛...


天井檐板浅浮雕的花卉蝴蝶。


从中厅往外望,可见天井采用卷棚顶,三面雕花门扇;大厅地面中部以石块铺成铜钱孔形状。


中厅同样设雕花屏风门,上部采用四方卷棚藻井。


藻井四周也有雕花图案。


中厅墙壁上还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田公社板梁大队的各种工作图表,堪称特殊年代的珍贵写照。


这玩意估计没点岁数的都没见过了,煤油灯盏。小时候在农村晚上就靠这个照明。

雕花木椅与半圆桌。以前还以为半圆桌是古徽州人的专利,现在看来长江以南地区还挺普遍的。


椅靠上镂空雕刻的福字、松鹿图,合起来就是福禄寿。


万字加松鹿图。


后面三进地面有所抬高,八级石台阶,看来跟前面所说风水理论有冲突啊...


天井侧面照壁有福字。


中厅厢房后窗,窗额书“科甲蝉联”。


上有灰塑与彩绘。


老式雕花立柜。


后厅里还停放着一顶十分精美的官轿。


后厅设神龛一个。


后厅上方采用四方通花雕天花,四角各一只蝙蝠,中间是“五蝠临门”。


出来,连外窗也采用了两层镂空雕窗花。


户对雕刻也是板梁重要特色之一。


继续往上,这一带房屋比较残败。


连“忠”字也可以装饰得如此文艺...


“墨庄”,原来是藏书多的意思,就是有墨水呗...板梁人对文化的追求不可小觑啊。


讲究的墙角石。


又是一座三开间的民居,斜门设计。


这也叫“传经第”。


煦暖的夕阳突然毫无征兆地洒落在石板巷内,泛着点点金黄...这一刻我忽然有点恍惚,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每天的这个时候,爷爷总会带着他亲爱的小竹条,在村中的小巷中四处寻找玩得不愿回家的我...


四重封火墙的高宅大院,属于刘昌悦厅。这个稍后再介绍,因为我还要先转一圈。


刘昌悦厅的侧门,采用三楼牌坊式门罩。


没错,我要先往上走。


大门上漏窗雕刻福禄寿三星。


窗户上有六角形漏窗。


大门上四面镂雕窗扇有“青田启秀”字样,估计是说板梁村属于青田镇吧。


户对雕刻精致的卷草纹,红底金漆。

允臧,意思是确实好,完善。语出《诗·鄘风·定之方中》:“卜云其吉,终然允臧。”孔传“允,信;臧,善也。”


这边的石板路通往山下。石板青油铮亮,泛着异样的光彩,就像是岁月厚积多年的沉淀...


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不肯将就的倔强与坚持...


所有的房屋依山就势,顺其自然。


还有暗藏于石板路之中的排水系统。


巷子纵横交错,一不小心就会迷路。


刘参厅。

刘参(1902-1995年),板梁人,在永兴金陵镇立小学与黄克诚同学。1929年任武汉警备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时,曾解救过黄克诚、何宝成。1949年任永兴县长时率部投诚。解放后历任湖南省政府参议员、参事室参事、政协委员等职。


里面已经显得非常破落,只有一只老母鸡还在顽固地宣誓着主权。


夕阳开始装扮晚霞。老牛的脚步,则必须再加快了...

(0)

相关推荐

  • 湖南南边第一古村,奇石怪村让人叫绝,乡村古风别有天地

    没想到郴州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村落,板梁古村是古传统村落,也是历史文化名村,更被誉为湘南第一村,板梁古村背靠象山,整个古村占地3平方公里,坐东朝西,村内至今保留三百六十多栋完好无损的明清历史建筑.村内街 ...

  • 游郴州永兴板梁古村——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因用木板作横梁的传说而得名的板梁古村,位于郴州永兴县高亭乡境内,初建于宋末元初,强盛于明清时代,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原金陵县的重要集镇,也是桂阳.耒阳.常宁往返的商埠之地. 板梁古村游客中心大门 ...

  • 【走进兰溪】女埠街道古村风貌概况

    女埠街道古村风貌概况 女埠街道历史悠久,辖区内有渡渎.垷坦.虹霓山三个中国传统村落,余庆堂.章氏家庙.周氏家庙等一批国保和省保单位,漫步女埠古村,徜徉女埠老街,让我们一起在青砖瓦房间感受古村落风韵,挖 ...

  • 板梁古村:古道中的“湘南第一村”

    被誉为"湘南第一村"的板梁古村,位于郴州永兴县高亭乡境内.该古村建于宋末元初,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600 多年历史,是原金陵县重要的集镇,也是桂阳.耒阳.常宁往返的"三州 ...

  • 郴州板梁古村

    郴州板梁古村 --板梁古村是国家AAAA景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乡境内与马田相邻. --板梁古村始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距今有六百多年历史. --板梁古村背靠象岭平展延伸,依山就势,古驿道穿村 ...

  • 李少全:文明古村——上甘棠

    文明古村--上甘棠 李少全 迷人的村庄 上甘棠村,位于江永县城西南25公里的夏层铺镇,村南面有一座上了年纪的三拱石挢横跨小小谢沐河,显得那么的古老和破旧,名曰"步瀛桥", 桥上两边 ...

  • 湘南古民居村群落——板梁古村

    板梁古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乡境内,始建于元初,强盛于明清,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她是原金陵县重要集镇,也是桂阳.耒阳.常宁往返的"三州商埠".现有人口1886人,耕地面积 ...

  • 初识“湘南第一村”---板梁古村

    当我听说板梁古村被誉为"湘南第一村"时,总有些好奇.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村落...,也许是现在的人有些厌倦了城市喧哗的生活,大多向往着一份宁静和纯朴,有访古寻幽情结的人不少,而我也 ...

  • 板梁古村(下)

    夕阳及时的提醒,我才惊觉,时间已是下午五点多,留给老牛的时间不多了... 继续. "寿"字户对,旁边有夔龙纹饰. 村居之间高低错落. 狭缝中,重新回到适才所说的刘昌悦厅. &quo ...

  • 探寻湘境 | 板梁古村:古道中的“湘南第一村”

    被誉为"湘南第一村"的板梁古村,位于郴州永兴县高亭乡境内.该古村建于宋末元初,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600 多年历史,是原金陵县重要的集镇,也是桂阳.耒阳.常宁往返的"三州 ...

  • 游览永兴板梁古村

    游湖南永兴板梁古村,板梁古村位于郴州市永兴县高亭乡境内,是一个保存完整.规模宏大.风景优美.聚族而居的湘南古民居村落,它浓缩了湘南民居民俗历史,是湘南地域文化.宗族文化.风水文化.建筑文化.耕读文化. ...

  • 湘南第一村——板梁古村

    P1 板梁村,位于郴州市永兴县高亭乡,是一个浓缩湘南民俗民居历史.规模宏大.保存完好.聚族而居.风景优美的古村落,被誉为"湘南第一村",2010年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板梁村始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