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要离家出走?和他制定一个“逃跑计划”吧!

孩子哪有我们想的那样简单

这是和你一起了解孩子复杂想法的

第3期

又是期末考试季,不少家长群里,都在大面积讨论孩子们的寒假安排,也有家长表示,等到期末成绩一出来,大人孩子都想离家出走……

正好,也有家长聊到“离家出走”这件事,看到一群爸爸妈妈们聊得热火朝天,也恰恰印证了我们的观点:孩子发生的任何复杂问题,其实都可以拿出来一起好好聊聊,不要只把孩子当孩子,更不要把孩子当傻子。

蜂窝家长群截图

当孩子想离家出走时他在想什么?

作为父母,总是亲眼见证着孩子的成长,从怀抱的婴儿,到独立站立,再到自由意识的萌芽。同样作为父母,我们一边在孩子的成长中感受骄傲和喜悦,也同样在孩子变成一个独立个体的过程中承受着挑战。比如,孩子动不动就用“离家出走”来“威胁”父母。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其本质的意义。与其痛苦,不如先来搞清楚,当孩子说想要离家出走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

其实,总结一下,就是三件事:

1.求关注

用“离家出走”这种极端行为,获得父母和家人的关注,与其说是关注,还不如说是关心。当孩子想要做出极端行为的时候,通常是在已有的环境里,认为自己没有感受到足够的爱。

2.表达情绪

当孩子与家庭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淤积的情绪没有办法得到合理的表达,比如,爸爸妈妈觉得“男孩子不能哭”,或者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样的情绪淤积到一定程度,也许孩子会用更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开心。

图:蜂窝005号贰代机孩子讨论:家长要怎样更好地关心孩子。站在孩子的视角看看孩子想要什么样的关心,也很有趣

3.表达自己的主张

在离家出走这件事里,其实都有孩子想要表达的诉求,比如想要达到的目的,想要表达的立场。正如家长群里讨论的,多数是孩子独立自由意识的主张表达。

当孩子表达要离家出走的时候可以怎么做?

如果我们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逻辑,那么当孩子表达有离家出走的想法时,首先,别急着大惊小怪,而是先表示关心和理解。盲目的反对,有时是激化反抗的导火索。

其次,你还可以和孩子好好计划一下“如何离家出走”,认真讨论一下这三个问题,也许对你和孩子都有帮助:

1.要去哪里

仔细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青春期,当你有离家出走的想法时,第一次动摇这个念头,可能是因为发现了自己没地方可去的尴尬,孩子也是一样的。并且去哪里,关系到孩子的安全问题。

不妨和孩子聊聊看:

  • 离家出走的话最想要待的地方是哪里?

  • 是会去热闹的地方,还是安静的一个人待的地方?

  • 有没有可以去的熟悉的亲戚朋友家?

……

看看蜂窝一个妈妈的标准示范:

2.如何确保人身安全

孩子冲动离家,最令人担心的首先是安全问题,所以,和孩子提前“约法三章”吧,讨论一下如何确保自己独自在外的安全问题。

虽然我们每天看到各种令人不安的新闻,但是,孩子要面对的,是真实而复杂的世界。不管是离家出走,还是日常生活,借这个机会可以好好和孩子聊聊如何自保的安全问题。

比如,讨论一下,如果离家出走,哪些地方是安全的,哪些地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哪些地方一定是危险的。

还需要讨论一下,不同的场景下,如何识别危险的信号,以及如何求助。爸爸妈妈这个时候,要传达给孩子,任何时候,识别出危险,都可以第一时间向爸爸妈妈求救。确保安全,比和爸爸妈妈赌气更重要。

图为电影《素媛》剧照

出示爸爸妈妈的底牌:你的安全对爸爸妈妈来说是第一第一重要的。这会让孩子在危险的时候,不羞于向熟人求助。

3.如何回家

孩子离家出走时,“走”是比较容易的一步,对孩子来说,最大的纠结和困难,是“如何收场”。

当初昂首挺胸地走出去时,可能没有预计到后果,当孩子的情绪发泄完,发现自己用“离家出走”也没能有效地表达反抗时,如何回家,就成了困扰。

甚至有的孩子会将错就错,因为找不到台阶不想回家,最后把自己推向了更危险的境地。

当孩子说出想要离家出走的念头时,爸爸妈妈不妨和孩子聊聊看,如果自己离家出走,希望最后由谁、以何种方式,接自己回家。

比如,双方约定好,发个消息,或者打个电话,就代表可以让爸爸妈妈接自己回家了。双方也应该约定好,这并不是意味着认错,而是意味着“我表达完了自己的情绪,现在可以回家一起好好聊一聊了”。

在孩子不断走向独立自由的过程里,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适时地给孩子找到平缓情绪的“台阶”,才是更聪明的父母。

*温馨提示*

以上的讨论,可以发生在孩子有“离家出走”的念头时,对大多数孩子来说,通过这种合理平等的讨论,孩子很快能理解“离家出走不能成为一种和父母对抗的手段”。在父母接纳并能和自己认真讨论的前提下,多数孩子其实会放弃真正去实施。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了“离家出走”的行为,首先当然是赶紧找回来。但是找回来不是指责和打骂,而是可以和孩子重新讨论上面的1-3步的三个问题,并且要让孩子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分析离家出走的目的,以及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实现目的。

不妨和孩子一起设计一个“安全屋”

我们常常在美剧里听到“安全屋”这个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不管孩子是不是情绪强烈到要“离家出走”,其实孩子都有想脱离父母脱离家庭的瞬间。

作为父母,与其阻止,不如迎接。

在彼此情绪都平和的前提下,和孩子讨论看看,有哪些地方,是他脱离父母脱离家庭后,适合作为独处空间的。比如,某家便利店,某个朋友家,学校的某个角落……这些地方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生活条件,怎样确保安全。

我的一个朋友,就在不久前和她8岁的女儿,讨论了“安全屋”的问题。8岁的女儿和妈妈说,如果和妈妈生气到不行,需要离家出走,她会带上作业,去家附近的一家快餐店。

妈妈问她为什么要去那一家,女儿说,因为那里明亮、干净、有吃的有喝的、有儿童游乐区,还可以写作业。

看看吧,孩子也可以很理性地面对“离家出走”后的选择。

如果你的孩子在寒假想“离家出走”。

对,如果你的孩子,在寒假期间想要试试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还可以试试来蜂窝的冬令营。我们会在寒假期间,组织一期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的冬令营。

在冬令营期间,孩子们不仅可以尝试离开父母,和伙伴们一起独立生活六天,还需要团队协作,共同面对独立生活期间要解决的一切问题。甚至包括

  • 如何洗衣

  • 如何选择安全的出行方式

  • 如何进入陌生的社区调研

  • 如何识别并建立和他人的关系

△ 孩子冬令营住宿区

△ 冬令营营地内,高晓松开设的晓书馆

在6-12岁的孩子开始有独立自主意识的阶段,与其想方设法地给予保护,不如更大限度地给予自由。

当孩子可以自己去探索安全的边界时,我们也无需太担心他们面对未来复杂世界的能力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