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样鉴定商代玉器的真假
商代玉器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内涵,浓厚的神秘色彩在收藏品市场上广受收藏家的青睐和追捧。
商代晚期,玉器的图案、琢工、抛光比早期有了明显的进步,如跪形玉人。为妇好墓所出,高7厘米,玉料呈青色,通体有黄褐色浸痕.作跪坐状,双手抚膝,长脸尖额,弯月形细长眉,臣字眼,闭口,凸鼻,头梳一条长辫,辫根于右耳后侧,发辫盘绕至头顶。头戴圆箍形颁,领前连一卷筒形饰。身穿交领长袍,长至足躁。腰束宽带,腹前悬长条“蔽郭”;两肩饰有臣字目的动物纹,右腿饰S形蛇纹,腰左侧插一宽柄器,上饰卷云纹和节状纹。殷墟中圆雕似此件者不少,其做法是粗略地形成一个圆柱体或立方体,然后再进行细部雕刻。
代玉器的高峰时期在商代晚期,即盘庚迁殷后的270余年间。商代玉器种类繁多,尤其以妇好墓为代表的商代王室玉器。礼玉在商代主要用于祭祀、仪仗等,下文具体的描述了商代玉器主要特点以及商代玉器图片。
神灵玉器主要出现和运用于原始社会和商周时期,当时古人一方面把玉视作山石之精灵加以尊崇,另一方面又将本部族信奉的神灵形象用玉琢之,似乎希望二者完 美的结合后,能产生更大的奇迹,发挥更大的神力,以帮助人们躲避凶险和灾难。
与良渚文化玉器相比,商代玉琮、玉璧数量显得较少。商代玉琮有高矮两种形式,高者呈圆筒状,形体细长,四角雕出突棱;矮者呈圆筒状,形体近似于良渚文化的矮形单节琮,装饰非常有特点,或在四角突棱上琢以蝉纹,或在四面中间雕以兽面纹。
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早期前段的玉器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墓葬的出土物为代表,有玉圭、玉琮、玉璜、玉刀、玉戈、玉璋、玉钺、玉铲和兽面纹柄形器。玉圭、玉璋、玉戈都是此时新出现的器形,器体极薄,应是礼仪用器。
商代玉器,商代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 央集权国家。其宗法礼制十分完备,玉器已成为帝王垄断的珍宝,品种繁多,除了具有宗教色彩器物外,也有工具、生活用品、佩饰及陈设用玉器。这些品种以礼器、圆雕人物最为珍贵,如玉璋、玉琮、玉璧等,而又尤以人物雕为最上。圆雕动物及容器,仅次于人物玉雕,也很有收藏价值。因为人物、动物圆雕工艺难度大,又具有写实的艺术特点,能反映当时的一些社会面貌,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