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述评》20世纪的新茶经
茶,原产于我国,传播于世界,公认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这是中华民族值得自豪的事情。
陆羽的《茶经》,成书于8世纪,至今1200 余年,尽管观点陈旧,仍不失为茶学的最早著作。
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特别长久,科学不发达,又把自然科学看作'小道',埋没了无数有天才的科学家。在这种情况下,后人的著述,只重复陆羽的窠臼,少有新意。人们多么希望看见 20 世纪新茶经的出世,这个任务,现在由中国人自己来完成了。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就是 20 世纪的新茶经。
觉农先生毕生从事茶事,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态度严谨,目光远大,刚直不阿。如果陆羽是'茶神',那么说吴觉农先生是当代中国的茶圣,我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
觉农先生已经是 87 岁高龄了。为后世留下这部著作,是中国人民之福。这部书无疑是茶学的里程碑。
应吴老之命,谨为短序,祝贺他的成功,并勉来者。
陆定一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一日于北京西山
(本文为吴觉农《茶经述评》一书序言。)
吴觉农先生《茶经述评》是茶学一里程碑式著作。吴觉农借《茶经》,整理古代茶文献,呈现中国三千年茶史全貌,总结古代茶经验,又立足于当时茶业发展现状,继往开来,承上启下,是集大成之作。《茶经述评》多层次、多角度地体现了吴觉农的茶学精神,重叠了文化的、文学的、民俗的、政治的、经济的、国际的、国内的、植物学的、生物学的、药物学的、茶学的知识,是国人评论《茶经》的首部专著。吴觉农用现代茶学理论,立足于当下茶业发展,一分为二地认识古代茶经验,古为今用, 让传统焕发了新的现实意义。新版的《茶经述评(外六种)》在调整了中国农业出版社老版本排版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湖南茶叶史话》、《四川茶叶史话》、《茶树原产地考》、《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略谈茶树原产地问题》六篇文章,都是吴觉农先生比较重要的文章。
目 录
出版说明
序
凡例
茶经述评 1
序 3
前言 4
第一章 茶的起源 7
第一节 《茶经·一之源》译注
第二节 《茶经·一之源》述评 10
一、茶的祖国 11
二、茶树的形态特征20
三、'茶'字的字源 26
四、茶树生育的生态条件 29
五、茶树的栽培方法 33
六、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 36
七、茶的效用 41
第二章茶的采制工具
第一节《茶经·二之具》译注
第二节《茶经·一之具》述评5
一、采茶工具53
二、蒸茶工具54
三、成形工具56
四、干燥工具58
五、计数和封藏工具60
六、采制工具的发展61
第三章茶的制造
第一节《茶经·三之造》译注67
第二节《茶经·三之造》述评6
一、茶叶的采摘70
二、唐代饼茶的制造法77
三、制茶工艺和茶类的发展9
四、现代主要茶类的制造工艺9
五、茶叶品质审评
第四章煮茶的器皿
第一节《茶经·四之器》译注107
第二节《茶经·四之器》述评114
一、“伊公羹”和“陆氏茶”I
二、从复到瓶118
三、饼茶的特殊用器——碾120
四、煮茶器皿与茶汤品质的关系122
第五章茶的烤煮
第一节《茶经·五之煮》译注130
第二节《茶经·五之煮》述评134
一、烤和碾135
二、火——燃料的选择136
三、煮茶用水138
四、煮和酌148
第六章茶的饮用
第一节《茶经·六之饮》译注153
第二节《茶经·六之饮》述评155
一、饮茶风尚的传播156
二、佛教僧徒-—饮茶风尚的传播者167
三、饮茶的习惯171
第七章茶的史料
第一节《茶经·七之事》译注183
第二节《茶经·七之事》述评197
一、《茶经》中的历史资料109
二、《七之事》补遗220
三、茶的专门著作224
四、历代茶政沿革231
第八章茶的产地249
第一节《茶经·八之出》译注249
第二节《茶经·八之出》述评258
一唐代茶叶产区250
二、从唐代茶叶产区看我国的名茶 264
三、我国茶叶产区的发展 292
四、茶叶产区与茶叶品质 304
第九章 茶具和茶器的省略 309
第一节 《茶经·九之略》译注 309
第二节 《茶经·九之略》述评 310
第十章 《茶经》的挂图 314
第一节 《茶经·十之图》译注 314
第二节 《茶经·十之图》述评 314
附录 316
《茶经》的版本 316
陆羽传记 318
一、陆文学自传 318
二、陆羽传 321
引书目录 324
图片目录 335
后记 339
湖南茶叶史话341
四川茶叶史话365
茶树原产地考 393
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40
茶树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自然分布 423
略谈茶树原产地问题 433
▲吴觉农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