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住在胡同里的名人

向外看一看

自古至今,

北京这地界就招人喜欢,

很多名人也在这里留下了生活印记。

话不多说,

小编这就带您去一探究竟!

1.鲁迅旧居

“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是枣树”,鲁迅曾在《秋夜》里这样记录他的院子。

1924年,鲁迅搬至到北京西二环的家,直到1926年8月为止,鲁迅一直在此居住。鲁迅在北京十多年,先后住过四处地方,这里是他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处住所。也是在这里,鲁迅先生完成了他的《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等文集和《彷徨》《坟》《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

2.老舍故居

老舍在北京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 ,其中在乃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居住的时间最长,直至辞世 。

每逢深秋,院中枝头缀满金黄的柿子,因此老舍将小院命名为“丹柿小院”。

3.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老先生自1919年第一次来北京,到1957年逝世,先后在宣武门外菜市口北半截胡同、法源寺、前门外西河沿排字胡同、陶然亭附近的龙泉寺、石镫庵、三道栅栏、高岔拉(后改称高华里)1号、跨车胡同15号(今13号)、地安门东不压桥附近的雨儿胡同等十几个地方住过。而居住时间最长的,就是跨车胡同15号。

而当年之所以在跨车胡同13 号购买住房,就是看中了这里的清净。

4.蔡元培故居

1917年至1923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租住在此,也是在这里参与策划了“五四运动”。

5.梅兰芳纪念馆

这里原为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后经过修缮,梅兰芳搬到这里居住。此院占地面积716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1961年梅兰芳逝世前,曾在这幽静、安适的四合院内,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10年。

6.茅盾故居

刚解放时候,茅盾在担任了新中国的第一任文化部长,住在文化部宿舍大院的一栋三层小楼里。后来因为年纪大,上下楼不方便,茅盾与家人便找到了后圆恩寺的这一处房子。茅盾在这里度过了最后的岁月。

7.李大钊故居

从1916年夏至1927年春,李大钊在北京工作、生活的这十年,曾先后居住过八个地方。李大钊一家在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今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北院居住的时间最长,自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有四个年头。

8.郭沫若故居

1963年10月,郭沫若搬至此处,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郭沫若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

9.宋庆龄故居

1963年至1981年,宋庆龄在此生活工作了18年,直至逝世。

这里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后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府邸花园,清末又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即摄政王府花园。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已经荒芜凋敝。后周总理受委托,筹建宋庆龄同志在北京的住宅,于1961年将这座王府花园整饬,并在原有建筑迤西接建了一座两层小楼,筑成了一座优雅安适的庭院。

10.谭嗣同故居

谭嗣同故居这里原是湖南浏阳会馆,也是谭嗣同1898年在京时的住所。

浏阳会馆的正房五间现仍存,北面两间为谭嗣同当年所居。

11.程砚秋故居

在北京,程砚秋的故居有10余处之多,位于西城区西四北三条39号的小院是他在北京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程砚秋1937年搬入,到1958年逝世一直在此居住。

12.张伯驹故居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伯驹定居北京,原住海淀展春园,后迁居后海南沿。

自1953年买下后,张伯驹一直在此居住到1982年逝世。

13.叶圣陶故居

叶圣陶故居位于东四八条中部,东邻朝阳门北小街。该宅院为三进四合院,坐北朝南。自1949年8月28日叶圣陶搬进这所四合院,一直在此居住到他过世。 

临街的小如意门楼,砖雕精细完好。3间正房坐北朝南,正房院内的4棵树——北屋两边各是一棵海棠。与海棠相对,南边院门两旁,一棵白丁香,一棵黑枣树。叶圣陶的孙女说,“爷爷在这里住了40年,他最爱这两棵海棠”。

14.曹雪芹故居

曹雪芹,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生于南京织造世家。13岁时,其父曹寅因经济亏空案被抄解归京,先在崇文门外蒜市口居住,几经搬迁,于乾隆九年左右(1744年)回到香山正白旗祖居。

1971年4月4日,正白旗39号房主在西屋的西壁外墙皮内发现题壁诗文墨迹,一些红学家认为与曹雪芹有关,应为曹雪芹故居。1983年4月22日,中国曹雪芹研究会在此建立曹雪芹纪念馆。

15.纪晓岚故居

纪晓岚故居是一所两进四合院,著名的阅微草堂便位于故居内。故宅中旧物有前院的藤萝,后院的海棠,均为纪晓岚亲手栽种的。

纪晓岚在这里住了两个阶段,分别是从11岁到39岁,48岁到82岁,前后共计62年。

冯巩的曾祖父冯国璋故居

北京胡同游的三轮车师傅各个都是北京通,不用看可园门前悬挂的铭牌,他们早把可园传说和故事讲的淋漓尽致。可园这里也曾经是冯国璋的故居。门牌号是帽儿胡同11号,也是文煜豪宅可园的一部分。

冯国璋生于清咸丰八年十二月四日(1859),卒于民国八年(1919)。字华符,河北河间县人。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冯国璋担任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后任江苏督军,曾反对袁世凯称帝。1916年10月经国会选举为中华民国副总统。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

冯国璋任中华民国代理大总统时,有着“北洋之狗“称号的冯国璋有钱,从文煜家后人买下了这里的两处宅子。1918年冯国璋下台后,就困居在帽儿胡同这所宅院里。1919年12月28日,因伤寒不治,冯国璋在帽儿胡同可园内去世。经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批准,为冯国璋举行了国葬,全国下半旗哀悼三天,在北京公祭了一个月。后来,冯国璋移灵至河北河间老家安葬。冯国璋死后,他的家人将宅子的一部分(今帽儿胡同13号)出租。现存的帽儿胡同11号院,原为原来住宅的主要部分,坐北朝南,共分五进院落。现大门一间,两旁有八字墙、上马石。

可园:清末大学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园

帽儿胡同路北7号至15号院,原是一组大建筑群,是清末大学士文煜的住宅。住宅内有一处花园,也被称为可园。文煜于光绪10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精心修筑了自己的这所住宅和里面的花园。可园是仿苏州拙政园、狮子林修建的大四合院。

可园落成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南北长约97米,东西宽约26米,面积约4亩左右。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中心为沼池,后院中心为假山,各自独立,通过东部的长廊贯通。前后院各有一座正厅或正房位于正中位置,面南背北,并在西厢的位置上各有一座小厅,与东部的长廊相均衡。园虽小,但极可人意,故名“可园”。

可园建筑均用灰色筒瓦,墙面以清水砖墙为主,未刷白粉,较为质朴。厅榭等均为红柱,长廊为绿柱。梁枋上作苏式彩画,但并未满铺,仅在箍头、枋心包袱位置加以装饰。全园存在着明显的中轴线和正厢观念,布局疏朗有致,建筑精巧大方,山石玲珑,水池曲折,且有多株珍贵的松、槐、桑等古树,整体至今保存尚好,是晚清北京私家园林的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被专家认为是晚清北京私家园林中最有艺术价值的花园。

解放后,其中的9至11号院曾做过朝鲜驻华大使馆,后来又改做招待所和单位宿舍。

清朝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

沿着帽儿胡同继续前行,首先遇到路北的35号、37号院,这里经常遇到胡同游的三轮车,他们给更多的是外国游客讲解这座院子的故事。这里是郭博勒氏的宅院,郭博勒氏就是清朝末代宣统皇帝溥仪的皇后婉容的娘家。婉容的父亲叫郭博勒荣源,这里也叫过荣源府,宅院是婉容的曾祖父郭博勒长顺所建。婉容1906年出生在这座宅院里。

婉容的父亲内务府大臣郭博勒荣源是位开明人士,他主张女孩子应该和男孩子同样接受教育。移居天津后,婉容就读于一所美国教会学校,学英语,弹钢琴,特别喜欢爵士音乐,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婉容大婚之前住在这儿,这里也俗称娘娘府。郭博勒婉容的祖先是达斡尔族,属正白旗,为清朝屡建殊勋。

宣统皇帝娶亲大婚时,已经到了民国11年,但还是履行民国初年所颁布的优待清皇室条件,所以对这所“后邸”花了许多钱,大加修缮。婉容被册封为'皇后'后,他的父亲郭博勒荣源,按礼制被封为“三等承恩公”。原只是较普通的住宅,因此升格为承恩公府,作为'后邸',按照府第规格大加改建扩建。西路为四进院落,东路为三进院落。后院有假山、水池,东面还有家祠。西路正房即为婉容所居,正房五间内的隔扇、落地花罩雕缕精细。东院花厅装修基本保存原状,明间迎面墙满嵌巨镜一方,相传为婉容婚前演礼之处。原来只有一间的普通的宅院院门,改建为三间府门规格的府第。大门内外均设影壁、左右屏门都重新进行了修建。

现在只能看到宅院的外面和院门,三间府门已经砌墙变为三间住人的倒座房。在七间南房的后檐墙,开了两个门,就是现在的帽儿胡同的35号、37号。

据记载,1922年,婉容以家族势力入选皇后,与溥仪完婚,时年17岁。

载涛贝勒负责总办宣统大婚典礼的一切事宜,议定大婚经费为100万两。为了筹措这笔浩大开支,清室上书,向民国政府追讨历年积欠的“优待费”,答复是“碍难照办”。无奈之际,继而向英国汇丰银行抵押借款,将41箱金银器皿、两大木桶瓷器玉器,用11辆汽车运往东交民巷英国汇丰银行。

1922年12月1日零时前后,迎娶婉容的凤舆出紫禁城,前往帽儿胡同,拉开了末代皇帝溥仪大婚盛大典礼的序幕。

这一天,从紫禁城到帽儿胡同的皇后宫邸,沿途观者数万,军警林立。汽车、马车、洋车难以计数。迎亲队伍有步军统领衙门马队、警察厅马队、保安马队、军乐两班。最后是皇后所乘的22抬金顶凤辇及清室随从。

1946年,婉容病逝于吉林省延吉监狱,时年40岁。

温馨提示:(图文均来自于网络,转载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0)

相关推荐

  • 鲁迅的“北漂”之旅

    小编按:鲁迅先生出生于1881年,也是标准的80后.他在北京期间,教学之余也写作了不少经典作品,诸如<阿Q正传><中国小说史略>等等.鲁迅先生"北漂"多年, ...

  •  崇礼住宅、孚王府、可园

          崇礼住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六条,是清光绪朝大学士崇礼的宅第,建于清光绪年间.宅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5298平方米.分东.西.中三路.中门为花园门,东院及花园原为崇礼居所,西宅先后为崇礼弟 ...

  • 倪翀:胡同与四合院——北京城的文化印记

    原创 倪翀  文史知识  2021-02-23 . 胡同与四合院是北京的重要名片之一.四合院青砖灰瓦.玉阶丹楹.庭院方正.屋脊错落--这些传统的老北京建筑,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乡愁,传达着历史信息和文化 ...

  • 周末去哪儿|老北京胡同里的名人故居

    胡同,老北京的重要标志之一.北京的胡同,自元朝就有了,元<桥津志>记载元大都有"三百八十四条火巷,二十九条衚衕",衚衕二字本方言. 胡同就是比大街窄的小巷,是我国北方城 ...

  • 于成龙故居

    于成龙故居位于山西省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建造于清代早期(1644年-1735年),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于成龙故居原为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现存正窑,东侧为倒座房基址,大门建在院内西南角.正窑为七孔 ...

  • 探访北京帽儿胡同冯国璋宅院。冯巩违反祖训,咋办?

    探访北京帽儿胡同冯国璋宅院。冯巩违反祖训,咋办?

  • 在北京,那些住在胡同里的豪人,竟然。。。

    自古至今, 北京这地界就招人喜欢, 很多名人也在这里留下了生活印记. 话不多说, 小编这就带您去一探究竟! 1.鲁迅旧居 "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是枣树",鲁迅曾在& ...

  • 在北京,那些住在胡同里的豪人竟然是。。。

    观闻视读 喜.乐.闻 公众号 自古至今, 北京这地界就招人喜欢, 很多名人也在这里留下了生活印记. 话不多说, 小编这就带您去一探究竟! 1.鲁迅旧居 "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 ...

  • 胡同里的一碗卤煮,它承载着高晓松与老北京人怎样的情感?

    著名的美食家陈晓卿曾说过:如果说什么东西最能勾起人们的乡愁,那无疑是就是食物了.尽管外地的朋友常说北京是个美食沙漠,好吃的东西太少,即便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美食被传得神乎其神,大多在他们看来也是徒有虚名 ...

  • 【胡同里的北京㉔】胡同请你摸古书,切身体会古籍之美

    胡同,是布衣古书局老板的名字.今年开春,他在自己位于南阳胡同的书店里开设了一个"前无古人"的体验项目:把珍贵的古书从玻璃罩里请出来,请读者亲手摸一摸.据说这种"拥有&qu ...

  • 北京胡同里出来的14位明星,全是故事啊!

    从咱北京胡同里走出来的14位明星, 您知道都是谁吗? 快来瞅瞅有没有老街坊吧! 1.李连杰,麻花电台大院中出生的功夫皇帝 北京德胜门大街的一些胡同,至今还留有元朝的遗韵,功夫皇帝李连杰就在这片落满历史 ...

  • 八大胡同里的这幅对联写的啥?懂得周易六十四卦才能参透玄机

    门联,就是镌刻在门板上对联,不同于一年一更换的春联.这些门联绝大多数都已消失不见,个别留存的也是漫漶不清,一件文化瑰宝已渐成遥远记忆. 试想当年盛景,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如迷宫,青砖院落鳞次栉比,家家户 ...

  • ​有一个人,告别于生活中,却住在灵魂里,深深想念着,却不再联系

    岁月为笔,相思入墨,字里行间全是你. 有一种深情注定只能放在心底,情到深处,无处倾诉,便只能借岁月执笔,融相思入墨,将心中满满的深情写在日记里. 一日一日,相思小字在堆积,一年一年,深情厚谊在叠加,深 ...

  • 岛上生活手札——住在阳光里

    一年生,二年熟.今年是父母到海南乐东过冬的第三年. 这是一处神奇的疗愈之地. 每年秋冬换季,妈妈必犯鼻炎,十几个喷嚏打起来如重感冒.到乐东后,鼻炎不治而愈.她多年的好友,到了乐东,高血压立刻恢复正常. ...

  • 档案《外国人在中国 荷兰姑娘米拉胡同里的爱情》

    档案《外国人在中国 荷兰姑娘米拉胡同里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