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3
文/张进民
【太阳病篇—总论】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名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5.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6.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7.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也。
8.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伤寒论按照六经辨证,将诸疾以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类区分。
对于太阳病,可以代表经络中的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也可以代表全体阴阳状态的太阳。八纲辩证中表里的表。
太阳经主表,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外邪从皮毛腠理入经络,出现太阳经的脉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证特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本句一共提到了三个症状: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凡是有以上三个症状,皆可归类于太阳病。无论什么病,只要出现这三个症状,就是太阳证,不管是感冒,流感,伤寒,瘟疹,肝癌,肺癌等,就以太阳证用药不会错的。
脉浮,按照中医脉诊认为是提示病邪在表,或提示虚阳外越,是脉管浮起,轻取即得。当脉浮则说明血管扩张,血流增多,就是脉出来了,血管里充血了,血里的水分多了。
我们可以在身边人中观察到这种脉象,例如受凉感冒的人(外邪侵表)初得病时,我们可以摸到他们脉象即为浮脉;又如健康人开始熬夜工作的初期,我们往往可以摸到他们的脉象转为浮脉(阳气外浮)和数脉,当然如果是长期熬夜的人(如半年以上),阳气外浮太多导致内在阳气不足而发阳虚的人,脉象往往就会由“浮脉”转变为“沉脉”甚至“散脉”。
由于外邪侵犯太阳经,所以循太阳经的头、项强痛。强痛是痛得特别严重,恶寒是怕冷的意思。
“脉浮头项强(qiáng)痛而恶寒”的脉证。强痛的“强”字读qiáng,有的学者认为读 jiàng,并解释为头痛项强(jiàng),这种解释显然不细腻,而且对临床辨证造成障碍。“头痛项强(jiàng)然”,后面的条文中讲得清楚,那是葛根汤证。头与项分明是两种症状,而本条文是头项强(qiáng)痛症状,而不是头痛项强(jiàng),头只有痛而不会强(jiàng),而项既可有强(jiàng)也可有痛。这里的“强痛”表明头痛严重,是表程度的。而强(jiàng)痛是表性质即头、脖子都出现僵硬、强直、疼痛,教科书中“强”通“僵”,指僵硬之意,在胡希恕老先生的讲解中提出一个新的思路,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当地语言、方言中的“强(qiáng)”就是说“板(bǎn)”,意思是凝滞性发强直的样子。按照中医的理论而言,寒主收引,主痛,寒邪侵表自然会引起局部的拘紧疼痛,而头面部为诸阳之汇,往往是邪正抗争的前驱之地,邪正相争越剧烈,症状越明显。另外,从机体调节的角度而言,也是逻辑无碍的——机体进入病理态后,血流量增加,调节发汗,汗多从胸、背、头面而发,但因进入病理态,调节能力不足,汗发不能,体液在胸、背、头面蓄积明显增加,从而出现相关症状,这个阶段的整个病理过程,就是中医的邪正相争的过程。恶寒,即自觉怕冷,寒邪侵表,阳气无法宣通于肌表,故怕冷是非常直观的感受邪气的表现,为什么恶寒?伤食恶食,伤风恶风,伤寒恶寒,自然之理。恶是厌恶的意思,由于寒性凝滞收引,就有头项痛和怕冷的表现。这里的恶寒也包括恶风,寒与风是互词。在《内经》时代,伤寒是广义的。《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而到了《伤寒论》时代,伤寒仅限于风寒外感病,《伤寒论》中的理法方药主要是论述风寒外感,其中有中风,有伤寒,也有温病、有风温多种热病。所述风寒看似广义伤寒,只是作为类证提出,备而不详,其内容还是论述风寒外感的。所以说《伤寒论》的“寒”是指风寒而言的,是狭义的。本条的恶寒指风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本条条文中是延续上条提纲证接着向下进行分类的,太阳病的核心诊断标志就是脉浮、头项强痛、恶寒,接下来就是太阳病中两种核心分型,第一种就是太阳中风证,即本条;第二种就是太阳伤寒症,即下一条。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的核心区别在于,太阳中风是邪气侵表后,邪气聚集在肌腠 ;太阳伤寒是邪气侵表后,邪气聚集在肌表,从病位上来说,太阳中风是要深于太阳伤寒的。本句提到了太阳中风证包括四个症状,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发热,承接上条提纲证中所述,太阳证外邪侵表后,机体的表层为邪所阻碍,无法正常行使发汗的能力,机体为了祛除外邪,自然也会调动阳气尝试将表邪驱逐出去,因此机体正常的阳气全面调动进行邪正抗争的过程自然会发热,换言之,超过机体调节能力的内外温差的绝对值增加,因此机体为调节而产的热无法快速散去,就出现了机体发热的情况,再换言之,机体感受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机体免疫应答,出现炎症反应,体温也自然会升高,这三者从三个体系看,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其实在临床中,我们会发现这些情况多角度分析同临床现象的情况屡见不鲜,也佐证了医学最后总会大一统,由局部真理进化为完全真理。这里额外提一句虽然发热是太阳证必然的趋势和过程,但是因为不同病人病情程度、体质程度不一,最后会体现为从“查不出有发热”到“低热”到“高热”均可见到。汗出,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的核心区别之一(太阳伤寒为无汗),汗出说明机体还是行使了机能,如果汗出后机能正常了,患者就恢复健康的状态;若虽有汗出,但汗出的程度仍达不到祛除疾病质和量的程度(一般汗出到潮潮的),那么说明机体仍无法回到平衡的状态。总体而言,这个状态,肌表的功能部分行使,因此有汗出。恶风,顾名思义,害怕吹风,我们在上一段提到,太阳中风往往是能够出汗的,身上持续有汗出,自然觉得怕风(风一吹过汗液蒸发更觉寒冷),怕风(恶风)在程度上是甚于怕冷的(恶寒)。脉缓,按照中医脉诊,缓脉是与数脉、紧脉相对应的,缓脉跳动怠缓不鼓,即跳动地较为和缓,但紧张度较低(脉形稍瘪),脉宽较宽;数脉跳动速度增加,在太阳证中见此脉一般是阳气被鼓动与邪斗争的表现;紧脉跳动紧张有力,紧张度较高(脉形稍充盈),脉宽相对较窄。太阳中风已有汗出,因此侵表邪气已经部分随汗解除,因此脉象不一定体现为上一条讲到的浮数脉,还可能体现为浮缓脉。另外,太阳中风的风并不只是指风邪,我们将其理解为邪气即可。太阳中风,在外邪侵表(脉浮)、阳气鼓动与邪斗争(头项强痛)、肌表被邪所侵(恶寒)的大背景下,继续鼓动阳气与邪斗争(发热),能够一定程度上发汗解表(汗出),虽表仍未全解(恶风),但整体而言机体觉得场面能够hold得住了(脉缓)。另外的例子我们可以在身边看到很多,很多受凉普通感冒、低烧的,但仍然有汗出,脉浮,基本可以急投桂枝汤,最好一感觉到有怕冷不舒服快要出现感冒症状(鼻塞、流涕等),马上一剂对应太阳中风证的桂枝汤喝下去,基本病就发不起来了,在疾病初期就把它掐死在摇篮里。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是表阳证,是迟早要发热的。发热本是正邪交争的现象或结果。人体有强弱,感邪有轻重,机体奋起抗邪的时间也有迟早,所以发热也有迟早的不同。有时候刚刚发病就发热了,有时候刚发病时还未发热。但是无论是已发热还是尚未发热,必然有恶寒怕冷。恶寒是表征的一种特征,他一定怕冷,而且不汗出的。临床上,麻黄汤证的怕冷比桂枝汤证的怕冷要重得多,尤其大青龙汤证,冷的更厉害。寒邪郁表,汗不得出,所以身体疼痛。寒邪阻滞气机,汗不得出,气体不得旁达,像桂枝汤它不是不往上撞,它也撞,但轻,所以桂枝汤也有干呕啊。而麻黄汤一点汗也不出,它都往上撞,故见呕逆。“
太阳证有三种病①中风②伤寒③温病(又一说法温病不在太阳证里)
(本文引自倪海厦、胡希恕伤寒论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