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极拳折叠劲的九种解析

《和美太极》中国太极微刊

1、太极拳之“折叠”
  

   太极拳“折叠”说法首先见于武禹襄的《十三势行功心解》,“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在转换,所谓‘因敌变化是神奇也’”。
   此后,对于“折叠”涵义的诠释渐多,试摘典型几例:
  姚馥春、姜容樵于1929年写的《太极拳讲义》中说,“折叠者,即变化横竖也。其往来之横竖,虚实不定,要有知觉,进前退后,必须变化随机,进退转换,亦要齐正相生,近亦是退,虽退亦仍能中敌也”。
  杨澄甫于1931年著的《太极拳使用法》讲:“与人对敌,或来或往,折叠即曲肘弯肱之式,折背敌其身手。此系近身使用法,离远无用。进退不要泥一式,须有转换随机变化也。”据说,此书是杨澄甫高足董英杰执笔,后董英杰一贯如是说,以致“折叠”系“曲肘弯肱之式”的解释一时甚嚣尘上。
  杨澄甫的另一学生陈微明在他的《太极拳术》中道,“折叠者,亦变虚实也。其所变之虚实,最为细微。太极接劲。往往用折叠,外面看似未动,而其内已有折叠。进退必交换步法,虽退仍是进也。”
  杨氏传人杨振铭的门人马伟焕则根据杨振铭老师“折叠转换是以意为主导的内劲变换,使劲的直来与直往之间回环而无断续处”的看法,认为“在旧力未过之前就新力已生,这个重要环节就是我们太极拳所练的折叠”(马伟焕《十三势行功心解探要》)。
  以上看出名家们对“折叠”理解不尽相同。或是横竖变化;或是曲肘弯肱;或是变化虚实;或是新旧之力转换之环节等等。但主要还是“虚实变化”为瞻。都是名家、大家解释,笔者不敢妄言,但“折叠”究竟何意?笔者仍是云里雾里,欲试一解,求教方家。
  笔者冒昧以为,上述各种诠释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即武禹襄讲“折叠”具有什么样的背景?查《十三势行功心解》(以下简称“心解”)全文得知,它是武禹襄对《十三势行功歌诀》(以下简称“歌诀”)的解释。我们知道,《歌诀》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打手歌》是太极拳重要理论。《歌诀》七言24句有17句是讲太极拳修炼、应用之功、之法。因为它是以歌诀形式反映,所以要对其进行解释。武禹襄《心解》对《歌诀》的解释其用意无非使太极拳者深刻、全面理解《歌诀》。
  请看前三句,
   对“命意源头在腰隙”的解是:“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对“变转虚实须留意”的解是:“意气须换的灵,乃有圆活之趣”。
   对“气遍身躯不稍痴”的解是:“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
  不难看出,武禹襄对《歌诀》的《心解》其实就是一种注释。于此,笔者以为,我们看问题,解释词句不能就事论事,就词说词,而应该将这个“事”放到一定的背景或前提中去。同理,我们只有将“折叠”这个词语放到《心解》是对《歌诀》的注释这个背景或前提中去,才能全面、正确的理解其涵义。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折叠”。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 是对“因敌变化是神奇”的注释。按照字面意思,一来一往要有折叠,一进一退要有转换,如此,就能变化莫测了。当然,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转换”好理解,就是这个“折叠”理解的纷纭。
   如果“折叠”是“横竖变化”?显然牛头不对马嘴。
  如果“折叠”是“变化虚实”?《歌诀》第3句就有“变转虚实须留意”之句,而《心解》又对此注释为“意气须换得灵”,应该与“折叠”之意无涉。再者,太极拳一动皆有虚实,处处皆是虚实。前已有虚实变转之意,此再讲虚实,系有画蛇添足之嫌。
   如果“折叠”是“曲肘弯肱”?更是浅薄误解。
   如果“折叠”是“新旧之力转换之环节”?有所达意,只是不够全面。
  欲弄懂“折叠”的涵义,需联系上下句来看。上句是“静中触动动犹静”,其注释为,“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下句就是“因敌变化是神奇”了。问题是,如何做到神奇的变化?根据上下句之意,在于“折叠”、在于“转换”,也在于发劲的“沉着松静”。
  笔者在自己修炼和教授中很有体会。行功走架的发劲,发劲前如没有相应的“折叠”,你的劲就不会松沉专注。比如。陈式“青龙出水”势,右手向右前发劲瞬间,你的腰胯必须有一先右经左至右的“折叠”,劲发的才整、才沉。即使不发劲,在许多动作的节点上都要有类似的“折叠”,如此,你拳势的内劲才能到位。再如,与人推手、散放,不论对方在何部位给你何劲,你首先在劲的接触点上“吞”进后再根据劲路制服或散放对方。这种“先吞后吐”体现的也是一种“折叠”。
   于此,依笔者之见,
  第一,“往复”和“进退”是一个意思,而“折叠”和“转换”是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进退主要指步法,所以用“转换”一词;往复主要指身体部位的变化,如用“转换”一词不确切,用“折叠”一词既形象又准确。
   第二,“折叠”不仅仅是力的转换,更是劲路、内劲的转换,外表看不出,内部已有“折叠”。
  第三,“折叠”往往在于打“回头劲”,即我“吞”了对方劲路后随即散放对方,这种“回头劲”往往使对方莫名其妙,是为“神奇”也!
   第四,“折叠”触处皆有,只要接触对方劲就要有“折叠”,不仅接触点有“折叠”,与接触点相应的部位也存在“折叠”。
   因此,“折叠”既易解又费解。易解为“折叠”就是“转换”;费解为需长久不懈地练习揣摩和内劲、劲路的触处体悟。
   如是,你的太极拳就能“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了!。

2、试解“折叠”“折启

“尤须贯串”,是指盘拳架过程中,不要有停顿,不要有断续。
    太极拳,打法用的是“意”,不在外面!“意”系“腰脊”机理和“意、气、神”融为一体的一种内劲,因此,要求“神宜内敛”,意劲不断。而“意”劲不断的关键,在于每一势的虚实开合和式与式的连结转换中的身势——“折叠”与“折启”。
    关于“折叠”,《十三势行功心解》云:“往复须有折叠。”
    “折叠”,运作的概念是——两肩随“开背”松肌,将“气”收入脊骨,注于丹田。
    “折启”,运作的概念是——丹田之“气”,以一半下沉脚掌,直通地下,有如大树植地生根;另一半,随“开胸”上行,顺项贯顶。
    关于“折启”,经典著作中没有此说,是笔者的提法。但请注意,这并非乱讲,系传统正宗太极应有之义;是笔者经过多年习练钻研和精心体会从中“悟”出来的。人的身躯,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弯后弓、凹胸凸背。“气”,随身形“开背”松肌,收入丹田的“折叠”劲,是使身后平整松竖,解决的是后弓背凸的问题;丹田之“气”,随身形有下有上、对拔对拉,是使身前平整松竖,解决的是前弯胸凹的问题。有“后”,就有“前”;有“叠”,就有“启”,这是体现在人体的一对矛盾,缺一不可。这一对矛盾解决了,行拳走式就能够“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同时,也就能够连续“贯串”,“完整一气”。
    太极行拳,最忌弓背猫腰。因为,弓背猫腰阻碍气血通顺。所以《太极拳论》明确指出“无使有凸凹处”!
    “折叠”“折启”,是改招换式、“往复”“转换”的关键性运作,是太极行拳得以始终“贯串”的保证。

3、怎样练好太极拳折叠劲

 太极拳是一项整体性的运动,它能够舒展全身筋骨从而达到健身的效果,在练习太极拳时它的劲是很重要的,今天小编主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太极拳的折叠劲,下面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怎样练好武式太极拳折叠劲

  郝少如前辈曾经说过:“折叠劲由对立双方的相合统一而构成,在有上即有下、有下即有上、有前即有后、有后即有前、有左即有右、有右即有左的过程中产生。折叠劲不仅包含着内劲上的运动内容,还包含着身法上的组织内容。折叠体现在内劲的运行上,是意欲往上时,即寓有下意,且意欲往上多少,则寓意向下多少;意欲向下时,即寓有上意,且意欲向下多少,则寓意往上多少。不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是如此。此即是折叠之术。在身法上,折叠要求有四正与四斜之分。四正者,两肩与两胯正对相合,即左肩与左胯正对相合,右肩与右胯正对相合,且左右的上下对合必须相等。四斜者,即左肩与右胯斜线相合,右肩与左胯斜线相合,并且四斜的对合也必须相等。达到了四正和四斜的折叠要求,就能以脊柱为中心,使身体的左右两半对合相等。此时,身体便能保持稳定而不致乱动,各条身法的依存也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郝月如前辈指出:“太极拳有折叠之术,有转换之法。折叠者,是对称的,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即意要向上,即寓有下意,意要向下,即寓有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此即谓之折叠。转换着,步随身换,命意源头在腰眼之间,向左转换,左腰眼微向上抽,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向右转换,右腰眼微向上抽,用左腰眼托起右腰眼。次即谓命意源头在腰隙。”

  仅讲讲胸部折叠和腹部折叠。

  胸部折叠,就是将身体分为两半,左右分开,并且两边可以开合。太极拳理论中是有这个要求的,大幅度的开合,好像很难做到,自己练练,是可以的。比方说,推手中,身体一边与对方接触,在对方感觉不是很在意的时候,或没有感觉的时候,另外一边的肩、肘、手等突然将对方击出。这个折叠之术,在武式太极拳里面很有讲究。两边都是排骨,以胸椎为中心,将这里的骨头连接部分也练习开来,难度是很大。再比方说,我有次问老师:“当双方很靠近或粘在一起,对方突然出拳打我胸部,我用什么办法应对?”老师答曰:“折叠。”胸部折叠的名字有了,看各位怎么练习了。还是认真研究郝少如前辈的论点吧。

  我的朋友身高马大试老师的功夫,用拳顶紧老师的心窝,我看老师身法不动,朋友就出去了。老师是提内气到着力点,形成一个可以转动的凝聚点,这个凝聚点有专用的名字,我就不乱说了。看来用胸部折叠技术对付直拳或顶牛者,初学成者就可以应敌,以后功夫加深了,应敌的办法多了。

  腹部折叠,当对方突然用双掌推我前胸,又不让我用内劲化或打,也不想伤和气,用腹部折叠,将对方的着力点化掉半寸距离,就可以承受对方的剩余力道了,也可以立即防守反击了。别人也佩服你功夫高,可以承受那么大的推力而不动,还能将对方击出,佩服你后发制人,其实仅仅是武式太极拳里面腹部折叠用的好而已。

  一般情况下,腹部折叠用的好,推你的对方手腕因为痛就会自己收力,对你佩服有加。你也用不着防守反击,免得伤和气。

  上面所说的两点,都是情急情况下使用的招式,救急用。最好的办法,就是侦听到对方发力瞬间的前面,将对方打出。发力也有时间差。对方刚刚加力瞬间,我将力道瞬间叠加在对方身上,将对方击出,看谁发力迅猛而且快。而且我也借助了对方的一点力道,改变他力的方向,反击对方,即借力打力,也即力量的折叠,即叠加的意思。我讲后段这些话的目的,担心朋友们仅仅按照前面所说的去试招,又没有花时间练习折身体叠劲,冒然使用,不灵后吃亏啊。

 太极拳身法

(一)提顶

  头有提携全身之势,要求头顶百会穴与裆部会阴穴应上下一线贯串。走架打手时,将头颈骨竖起,头顶百会处若一线上提,则可领起整个身体如悬空中,神态自然,脊骨拉长,伸缩自如,周身骨节得以节节贯串,圆活灵通。能提顶,头不求直而自直,目不求正而自正。头直目正,顶悬身拔,左右旋转,轻灵如意。头为诸阳之会,精髓之海,任督二脉交会之所,统领一身之气。提顶有益于气血运行,气血通泰流畅,才会有“满身轻利”之感,始能聚精会神,专心一致,做到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灵敏莫测,变化无穷。

(二)吊裆

  吊档系与提顶相对而言,头顶百会穴与裆部会阴穴如有一线穿,提顶可携起全身,档部首先给予配合,犹如井中打水,上面提起绳子,下面水桶即被吊起。要求胯根松开,臀部自然顺溜,既不前挺,也不后突,裆部松垂,腰肌宽舒,尤如悬吊一般。如此动静做势,轻灵而不漂浮,沉稳而不重滞。全身产生一种虚实交相运用的弹性,发放时才能做到力整。能提顶吊裆,就易做到“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三)涵胸

  胸区(胸口和两肩窝)要松空含蓄,既不前挺,也不后缩,两肩微向前合,锁骨胸骨和胸肋肌肉松沉下降,有助于气沉丹田。郝月如先生说:“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气。”如不能涵胸,气易上涌,影响呼吸通畅,精神紧张,故要涵胸。但涵胸不是凹胸,习者应当弄清二者之不同。

(四)拔背

  简言之,拔背就是将脊骨自然竖起 (肩背肌向下松沉不可紧张),在于改造人体脊柱后天形成之弯曲,以求人体后天缺乏运动部位有所动作。前能涵胸,后能拔背,周身动作才能协调一致,发放时脊柱才能如弓一样产生弹力,才能“力由脊发”。

(五)松肩

  肩关节要放松舒展,既不要“耸肩”,端起肩头,肩关节也不可向里过于收紧,使肩头僵滞。肩松则臂活,力才能达于梢节。与人相触,接触点要沉,肩肘关节要松,才能控制对方,才能含蓄有力,如棉裹铁。松肩之同时,腋下要空,切忌上臂贴身。“腋半虚,臂半圆”,两臂才有弹性,既不会被人压扁,力量又能出得去 

(六)沉肘

  肘关节常有下沉坠落之意,不可上扬高抬。肘沉则臂缩,肩才能松;肘舒则臂长,力始达于指尖;肘裹则气聚,身势趋于缜密,保持身架端正;肘回要撑,撑则劲整,多用于以肘击人。

  松肩沉肘,二者关系十分密切。肘不松垂,肩头必然耸起;肩不能松,肘端也易随之上抬。气血就会阻塞了肩肘关节部位,影响劲力畅通于掌根及指端。肩肘关节僵滞,走架固然难以轻灵圆活,与人推手更易为人所制。

  松肩沉肘做得好,有益于涵胸拔背之顺利完成;松肩沉肘做不好,涵胸拔背也会受到影响。

(七)裹裆

  两腿犹如骑在马上,两膝内扣有内裹之意。两腿下曲,重心下降,则桩步自稳。弓箭步定势时,虚腿胯根微向内掩,将裆提住;后坐步定势时,前腿(即虚腿)胯根要微向内合。能裹裆则两股与骨盆所成之杵臼关节运转之地位宽绰,则回旋便利,为安身之要法。但裹裆不可太过,形成夹裆或尖裆。

(八)护肫

  两肘和前臂要护住中线(头面及前胸),两肘要护住两胁。太极拳是近身作战,双方身躯比较靠近,在我打击对方的同时,要紧紧看顾好自己的门户。裹裆是下护己裆,护肫是上护己身。裹裆护肫不仅施于推手散打,在演练拳势中也要时时做到不可须臾相背,习惯成自然,实做时才能身法自然合度。遗憾的是,有些太极拳手在走架时多不知裹裆护肫,有的书上还把“护肫”写成“护臀”。说明对裹裆护肫的重要性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九)腾娜

  拳势未作之前意先动,手、足、身姿继有预动之势,进退转换皆易,始能气势腾挪,而无散漫之心,“视静犹动”。

(十)闪战

  是用极小的动作,突然转换,迅速发放,周身协调,全神贯注,由脚而腿而腰,贯于两膊,达于手指,一气呵成,发劲迅如闪电。

(十一)尾闾正中

  尾闾一词出于《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间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十三势歌)中“尾闾正中神贯顶”之尾闾则指尾骨。何谓“尾闾正中”,郝月如先生说:“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谓之‘尾闾正中’;‘我意欲向何处去,脊骨根便直向何处’。”这样尾闾上可与整个椎体对准,若串珠系累,脊梁自然竖起,脊柔筋韧,膂力自生。前与任脉中线相抻,尾骨、鼻准、肚脐三点保持上下一线,一动三点皆动。尾闾与夹脊得中,自然“立身中正”,前进后退,左旋右转,尾闾犹如船舵与船的关系,实为虚实变换之枢纽。习者须潜心领悟,方能掌握其窍要。

(十二)气沉丹田

  演太极拳时周身放松,体内脏腑也。都放松,筋骨皮肉各安其位,于是人体重心下降,腹内得到饱满充实,胸部感到宽畅松快,呼吸要慢、长、细、匀,纯任自然,不可过骤,过骤气易上浮。走架打手如能松肩沉肘,涵胸拔背,就易做到“气沉丹田”,有利于下盘稳固,气达四梢。

(十三)分清虚实

  武禹襄《十三势说略》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武派太极拳以虚实开合为要,运动中两足两手均应分清虚实。其根在脚,两足必须分清虚实。虚非全然无力,着地实点要有腾挪之势,虚脚与胸有相系相副之意;实非全然站煞,精神贯于实股,支撑全身,要有上提之意,自胯至膝至足,关节都要松沉,体重落于足心涌泉,下入于地,不可落在足前掌或足跟。如虚实不分,便是双重。

  总结:上文主要向大家介绍了武式太极拳折叠劲,折叠劲包含了内劲等,在练习折叠劲的时候要多多注意它的练习方法,贸然练习容易出现很多的错误,在此小编祝愿各位拳友身体健康哦!

4、陈式太极拳折叠是手法呢?还是劲法?

  以拙之见:折叠是太极拳在劲力的传导\运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一种劲力回转,也是一种动作的回环.从内在来讲它是一种劲法;从外形讲它是一种手法(广义的).折叠有多种,有躯干的折叠,有四肢的折叠.在人体的所有重大关节部位都有折叠.意念的鼓荡也是一种折叠,这是一种意识的折叠.其中手臂\胸腰的折叠尤被关注.

  根据上述分折来看,在太极拳大部分动作中均应含有折叠,没有劲力的,可能有手法的,没有手法的可能有意识的,没有意识的可能有劲力的.像拙著<陈式太极拳意气势练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所介绍的"揽扎衣""搬拦捶""斜行拗步""提收""背折靠"等等动作中的折叠都较为明显.这仅仅是举的几个例子,其含有折叠的动作还有很多很多.

  不知我对以上的答复您是否满意,若有不正确之处还望多加斧正!

5、太极拳的“折叠”是螺旋缠丝劲的高级妙用

折叠使用最多的是手腕和胸腰。太极拳中的折叠就是用弧线螺旋运动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其法则是: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前先后。对方劲力到了,一个折叠就是把其化掉了,毫不费劲。因为这些反方向运动容易给人以错觉,尤其运用六个方向的混元力,对方就要不知你要往哪里去,他无法应你的方向、角度、速度和时间。

陈式太极拳手的运动行特点是:起动、缠丝、运行、刚落点。运行为柔,落点为刚。刚就是方,方就是圆,出了圆会产生断劲。劲断了怎么办呢?应该用折叠把它接上来。运行时要走大圈,速度慢。折叠时走小圈,速度快。正因为有了折叠和发劲,才有了往复,有了快慢。在陈式太极拳中,发劲和折叠可以把运行衬托得更慢,运行可以把发劲和折叠衬托得更快,有了一种节奏感。所以说折叠是表现陈式磁棒太极拳快慢相间、轻沈兼备的主要形式。

在使用折叠时加上速度就是惊弹劲,可造成对方大脑判断错误和短时间内的空白,或人为地造成对方受惊吸气。往往在对方受惊、吸气时给予一个打击最易奏效,且容易折其关节、伤其筋骨,甚至损其五脏。折叠是一种较为精巧的手法,可化可打,大部分惊颤抖劲是折叠之妙,这是螺旋缠丝的高级用法。

6、如何理解太极拳的“折叠转换”

曾乃梁:做好折叠转换的三点要求
     折叠转换,实际是太极拳动作之间的衔接问题。不仅陈式太极拳有折叠转换,其他所有流派的太极拳都要求折叠转换。陈式太极拳快慢相间,蓄发相变.所以.在折叠转换的形式上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折叠转换是太极拳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所有的太极拳套——动作和动作之间都需要衔接,也就都存在着折叠和转换。因此.我们练习太极拳要注意衔接的合理性,应该体现出衔接流畅、运转灵活、稳健圆润.表现出太极拳动作的协调完整性。具体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虚实含展。以腰为轴,圆润灵活。

在动作转换衔接中,要体现出三个字:稳、灵、圆。稳,就是要沉稳;灵,就是要轻灵:圆.就是要圆润,或者是圆活,不留死角。因此,我们练太极拳时.在衔接转换中,不能强扭硬转.这样动作呆板。比如“右拥”接“左捋”时.初学者容易直接就捋下来.动作显得呆板。应该是在拥完后,腰部微微右转,引领上体右转,右臂、右腕也微微向右旋转,然后.左右手一起向左下捋。这就是一种折叠转换,就像书法的运笔转折一样.要圆润饱满.灵活沉稳。转动时,不能不动腰单纯用手来转动,要注意以腰为轴,手引劲。所谓”手引劲”.就是梢节领劲。太极拳的动作大都是通过手表现出来的,有“形于手”的说法。“手引劲”和“腰为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些人往往只是注意了腰为轴,忽略了梢节的领劲作用,这样动作也不可能做得饱满圆润。手的引劲和腰的运转要配合起来,这样动作的衔接转换才能圆润饱满。“虚实含展”是说要有虚实开合的变化,比如右棚是实的,左捋是实的.但右棚转左捋的衔接转换.是虚的。虚实变化,要表现出“运柔成刚”。含和展就是开合.也是一个虚实的转换.要有阴阳的变化。太极拳阴阳变化是总纲,在阴阳变化中,有不同劲力的体现。有人练习太极拳时,不懂得转换中的虚实变做出来的动作就没有韵味.体现不出太极拳应有的劲道,比如做“左搂膝拗步”,左手搂,右手在运行的过程中是斜着向前的,到定点的时候,有一个沉腕舒指的动作;在身法上要松腰沉胯、沉肩坠肘;在运行中要柔,落点要有一点刚,出“柔行气刚落点”。在动作的运行中,要表现出太极拳柔变化。这样,才能体现出太极拳的折叠转换,体现出攻义。打太极拳.每个动作要做到位,然后有一个折叠转换接下一个动作,衔接就比较合理。如果没有刚柔变化就体现不出折叠转换。其次,在虚实的转换过程中,要稳中求灵.灵中见番到稳健、轻灵、圆活。
    二、要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前先后,欲后先前;欲上先下,欲下先上,变化巧妙。
    这些都体现了太极拳的折叠转换。比如24式太极拳的“白鹤亮翅”接“左搂膝拗步”.如果右手直接下捋,接搂膝拗步”.没有折叠转换,这样的衔接就不合理。应该是先微微含胸,身体左转再右转一一欲右先左;最后右推,这里的动作运行路线是左——右一一左。这种欲右先左、欲左先动作方式,就是折叠转换。这和书法也是一样的.比如写一个横,是“欲右先左”藏锋入笔,中锋向右行笔,收笔时
要向左回锋。这就是变化之中见精神。这样打太极拳,动作的衔接才能合理.动作才能圆活、灵动。
    三、左右变化,衔接流畅,中正安舒。
    在左右动作的变化当中.衔接要流畅.做到左顾、右盼、中定。当然,要视具体动作而定。有些动作是先左后右,有些动作则是先右后左。在照顾到左和右之后.再达到中定。这样,动作才能饱满圆撑,舒展大方。有些太极拳练习者往往会出现“缺左”现象一一注意了右边的手脚,忽略了左边的手脚,我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缺左”现象。这样,动作就不饱满。比如24式太极拳的“野马分鬃”接“白鹤亮翅”,有人直接就跟步、云手、右转.然后转身,这里缺一个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跟步、云手时,以腰为轴.身体有一个微微的左转,然后后坐.右手领劲右转.活步转身,拥臂,形成白鹤亮翅定势。这里有三个分动,一个是跟半步.腰带着微微左转,右手往左上引领;一个是卮坐,右手领起来右转:第三步是转身.两臂对拉,形成“白鹤亮翅”。这里就体现了左顾、右盼、中定。再有,42式太极拳的“单鞭”接”提手上势”,第一个分动应该是右摆;第二分动是重心左移.左带.随着左臂看左前下方;第三分动是右提手。这里是先右后左.再转正。许多人忽略了“左带”这个动作一一“缺左”。所以,练习太极拳,要注意左和右的对称,不管是“左一一右一—正”,还是“右一一左一一正”,都要注意到相反方向的对称劲,然后再做到“中正”。这样才能做到动作的折叠转换.衔接饱满圆撑。
    总而言之,折叠转换要注重以腰为轴,腰为主宰.衔接中体现出虚实变化.要求流畅之中见变化,沉稳之中见灵活,圆润协调.完整一气。做到这些,太极拳的动作之间和动作组合.或者练习一个段落,以至于整个套路,就能很好地体现太极拳理.提高演练水平。

吴文翰:折叠转换是指导推手的原则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这是武禹襄首先提出来的,是针对推手(打手)而言的。武式太极拳最讲究折叠转换。
     “往复须有折叠”,是指上肢来说的。在推手中,上肢的一来一往就需要折叠手法的衔接。推手讲究“随曲就伸”,这    就需要折叠。上肢的折叠就是”随曲就伸”的具体表现一一你要曲,我就伸;你要伸,我就曲。这就是折叠。为什么叫折叠呢?汉语里讲:一曲为折,再曲为叠。因此,太极拳中把这种上肢的曲折变化,一来一往就称为“折叠”。“随曲就伸”是曲的问题,推手中还有往复变化,所以,就有了折叠。
    折叠还有打过去,收回来的意思;或者是收回来,再打过去。这些都是折叠手法。比如,我先捋化对方的劲力,接着再向对方的重心发劲,把对方发出去,这就是折叠。这种一来一往的劲力,就是折叠。太极拳中有”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的要求,这就是折叠劲。折叠劲也像人抡锤子砸东西,要先向上,再向下,这样的运行路线是一个折叠的曲线。这有利于发力。再有,一蓄一发,也是一个折叠。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体手法上的折叠。比如,武式太极拳推手中,在棚捋挤按四种手法中还有一个“折”的手法。这个折,就是折叠。比如对方双手管住我的手肘向前推我,我在棚捋当中要有一个折叠的手法,破坏你的进攻,然后再发放。这是从太极拳十三势的手法运用上来说的折叠。

在身法上,太极拳也是有折叠的。武式太极拳讲究“运劲如抽丝”,就是劲力是旋转着出去,旋转着回来,不是直线型运动;在身法上.讲究“身正势圆”,也就是身法要中正.动作要圆活,即手法、步法都是圆活的,不是走直线的,比如,步型是之字形的,手法是圆弧形的。这些都是身法上的折叠。身法上.太极拳讲究“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撑”.但是,又包含着曲中求直——立身中正,是直的,但是拳势动作是圆活的。因此,“身正势圆”这一要求的本身就包含着折叠。在运用上.对方推到你的身体时.你的身体要走化,必须先用折叠劲,然后才能走化对方的劲力。这就是身法上的折叠。
    “进退须有转换”则是指下肢而言的。武式太极拳的推手是活步推手,腿上的前进、后退,是需要转换的。这里的转换,是指虚实变化.要求在进退中要把握好虚实的转换。这样身法才能稳定中正。太极拳的步法讲究虚实.不能双重.所以,在推手中,进退一定要有虚实的转换和变化。太极拳在前进和后退中,步法都有一定的尺度.比如武式太极拳的推手,进退是各三步半.进时先进前腿.退时先退后腿:另外,腿的站位也非常重要.第一步要在对方腿的外侧,第二步仍然落在对方腿的外侧,第三步则是插裆——这就是太极拳进步必是套腿和插裆的要求。因此,武式太极拳推手时,进步基本是直线,步子不能过高;退步则是之字形的,便于引进落空。以上只是武式太极拳推手的基本原则.实际运用时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总体来说.不能让对方绊住自己的腿,所以.退步都是之字形的,脚离地要高一些。这里的进退都需要虚实的转换。
    总体来说.折叠是对于上肢而言的.但是在手法上、身法上、步法上都有折叠。对折叠手法.许多老前辈都有自己的具体解释.我认为折叠就是”随曲就伸”.就是在手法上要能够随上对方,化解对方。转换则是指下肢而言的.就是虚实的变化。太极拳是运动的.这就需要腿上时刻有阴阳虚实的变换,就需要转换。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中间有S形的曲线,就是折叠和转换。

张全亮:折叠转换是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规律
   “折叠转换”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基本规律,练习每一个式子都应该有折叠转换。
    “往复须有折叠”一般指上肢而言。所谓往复,就是一来一往。左顾右盼、上下、前后,这些都是往复。在左右、前后、上下运动中.都要有一个折叠劲力。“进退须有转换”则是指下肢,进退就是前进后退,要有虚实的转换。
    这里的转换和折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任何运动都有转换,而转换的方式是折叠。折叠转换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比如昼夜的变化、四季的变化,都是一种折叠转换。折叠运动是圆运动的一种形式。折叠转换的运动方式也是符合事物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运动规律的。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螺旋式运动的,生活中.这种螺旋转换的运动形式是非常多的.比如子弹是旋转着向前运动的,车轮是旋转着向前的,钻头是旋转着向下的……。这种螺旋运动,就是折叠转换。太极拳处处体现了折叠转换的艺术,它是圆的运动。圆运动是折叠转换的一种形式。螺旋运动的力量大,效果好。太极拳能够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原因就在于螺旋运动。比如太极拳的先化后打,引进落空.就是通过螺旋运动产生的效果,这是折叠转换的具体体现。太极拳论说:欲要向前.必先寓有后意;欲要向左,先要向右;欲要向右,先要向左一一这就是太极拳的折叠转换,这种折叠转换呈现的是一个个圆弧。太极拳的动作,没有直来直去的.都是先有一个相反方向的意念,然后再向所要去的方向运动。这是符合阴阳哲理的。太极拳的折叠转换不仅表现在外形上,更体现在内意上。内意上的折叠转换往往比外形上的折叠转换更重要。折叠转换在外形上,是肢体转换的能力,而在内意上的折叠转换实质是练拳人明白了阴阳虚实的变化。
    折叠转换实际就是一个蓄劲的过程,是化劲、蓄劲,能加大打击力量。在推手中.折叠转换能给对方造成一个假象,让对方有落空的感觉。通过折叠转换,化解对方的力量,让对方落空.然后再发放对方。折叠转换在健身上能够激活身上的关节韧带.加大关节韧带的运动幅度。另外,折叠转换还有很好的开智效果,比如我们翻来覆去地琢磨拳术动作.参悟拳论,这就是思维上的折叠转换:而前进后退、左右转换的肢体运动,能够训练头脑,开发智力。折叠转换还有艺术趣味。折叠转换是~种圆运动,是波浪式的、螺旋式的运动。圆运动才有艺术趣味.有美的感觉。所以,太极拳的美感是体现在折叠转换上的。
    如何做到折叠转换呢?太极拳讲究轻灵自如、迈步如猫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你在运动中,一定要把重心安排好.也就是把虚实安排好,重心要落到实腿上,然后移动虚腿前进后退。在前进的时候,还要做到前进之中必有后撑.有一种对称劲。这样就能体现出步伐的轻松、自如。太极拳不是直接向前迈步,而是通过折叠转换获得一个向前的力量.然后再向前迈步。这就像拉弓射箭一样,要把箭射向前方,必然要向后拉弓弦。在手法上、身法上,也要有这种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的折叠转换意识。总之,折叠转换,有手法上的,也有身法上的,还有步法上的。有了这些折叠转换,步法才能稳健轻灵,身法才能旋转自如,手上的劲力才能饱满圆润。
   在推手实用当中.折叠就是引化。比如,对方的劲力来了,我要有一个化劲.要先化后打。这里的化,实际就是一个折叠。但是,这种折叠并不是对方打我的左边,我就左边向后撤。吴式太极是以进求退——打我的左边,我的右过向前进攻对方。这样的转换折叠,能使自己不容易失中,不容易出圈。太极拳论说“出圈容易进圈难”,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折叠转换”实际就是阴阳变化。
    在太极拳论中.有关折叠转换的论述很多。因此,我们练拳时,一定要注意折叠转换的问题。练习中注意折叠转换时,荔们要注意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身体不能摇晃。在运动中,身体要端庄、平稳,不能左摇右摆、前俯后仰;还不能大起大落,忽高忽低。身法必须稳健,如果不稳健,就容易被人所乘。

7、折叠与转换

太极拳要求“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但打好太极拳的重要一环是式与式之间的连接,这连接也是最难的。

打拳中,上一式的结束就是下一式的开始,这连接时要用往返的折叠,没有折叠的动作,这式与式之间就不能自然地连接起来。

什么是折叠呢?折叠就是当动作运动到尽头时,必须再用往回的运动来进行下一式的连接。也就是欲左还右,欲上还下的往返动作,这样的运动就会使式与式之间的连接自然、融合,也就是四十二式等于一式。打拳中不能丢失绷劲,初学时,即使断了劲,但意千万不能断。

运动时要移动重心,这重心的移动要转换,转换牵涉到腰肾的上下抽托,因此,完成一次重心的转换,也就是双肾的一次抽托循环。当你上左脚时,要用右腰肾托住左腰肾,左腰肾上抽,等左脚踩实后慢慢移动重心,此时,要裆走下弧,把重心转移到左脚时,用左腰肾托住右腰肾,慢慢抽托,让重心前移,完成一次循环,这就是进退的转换。

不论折叠与转换,都要在意识的指导下,以意导气下完成,明白了这个道理,式与式之间的连接,进退之间的转换,也就自然而然了。

8、被忽略的太极拳“折叠、转换”要领

笔者时不时会到一些太极拳论坛、贴吧逛逛,更多时候是读纸质太极拳图书。在笔者所接触的上百种图书里,说起“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要领,多数同仁要么停留在无实体、无形质的“意”的层面,要么停留在推手方面,只有少部分人谈及盘架子时要具备有形质的、看得见的“折叠、转换”技术要领。

盘架子一直有“如环无端”的要求,缺少“折叠、转换”就很难达到“不使有断续”的要求。笔者随师张公正荣先生学习杨班候老架91式太极拳中,师父每次都要示范和强调“折叠、转换”,动作之间“不使有断续”,从而达到打一套拳能“一气呵成”的要求。

拳谱里有这么几句话是讲“折叠、转换”的:1、“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2、收即是放,放即是收;3、“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4、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一气呵成”。

1963年出版的,由陈照奎参与,沈家桢、顾留馨所著的《陈式太极拳》(以下简称《陈》书)对“折叠、转换”技术要领有着极为详细的介绍,笔者试进行解析,以飨诸同好。

《陈》书将“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放在太极拳八大特点的第六大特点进行表述,其重要性不予多言。《陈》书写道:“太极拳不以一动全动为满足,还要求在练全趟架子时能够进一步做到一气呵成,内劲不断”。“主要是要求在一动全动的基础上,从一趟架子第一个动作开始,一直到一趟架子练完,中间没有卸劲的地方和断劲的时候”。

《陈》书接着说:“要将这种复杂多变的运动做得自始自终相连不断,从大的方面来说就要做到下述两个方面:1、手法上——运劲时凡是遇到一往一复的动作,在往复之间要运用折叠弥补其间,使前后两个动作能呈曲线缓和地联接起来。做法是,在运劲到尽头,将要做下一动作之先,如下一动作是要往下和往前行,那么就要先向上一折,再往后一叠,然后再接做下一拳式。这样就与下一动作的劲很自然且呈曲线缓和地联接上了。2、在步法上——凡遇到动步进退时,在它们之间用一个“转换”来弥补其间,使前后的步法也能呈曲线缓和地联接起来。”从实际情况看,同好们打拳多数都会步法上的进退转换,但手法上会“往复折叠”的相对要少,所以《陈》书关于步法的转换不予多摘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已查阅。

一旦“折叠、转换”没做好,“劲断”了怎么办呢?《陈》书接着说:“劲断了,要有意在,意不到时,要有神在,这是补救断劲的方法”。

我们再看《陈》书关于“意”在“折叠、转换”方面的要求和做法,“从姿势方面如何做到相连不断,已如上所述。本节着重叙述在神气方面应如何达到相连不断,借使内外一致,真正达到相连不断。”

从“补救”二字可以看出来,从实体的、有形质上做到“折叠、转换”,劲就不会断了,“意”接是补救。可见,一些同仁所讲的单纯的“意”的“折叠、转换”是片面的。

再从“借使内外一致”看,“内”是意是神,无实体感,看不见,难以把握和检验,而“外”有形质,有实体感,看得见,相对更好掌握和检验。不是许多人口中单纯的“意”的折叠和转换。

《陈》书在表述太极拳的这第六大特点时,还介绍了1914年前后杨澄甫、吴鉴泉在前北京体育研究社年会结束时表演太极拳的情形。《陈》书总结说,“名家们在走架子时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精深正确的要求,当然主要是因为他们勤学苦练,功夫到家的结果,但是内中如缺少往复的折叠和进退的转换,要想达到这样动荡不已和一气呵成是有困难的”。

《陈》书署名是沈家桢、顾留馨,但实际上陈照奎、吴式太极拳家徐致一等一些大家、名家都参与其中,并非是前辈沈家桢先生的“一家”之言。这本书出身的“正宗”性和多人参与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内容是真实不虚的。笔者所练的杨班侯老架91式传承自姜容樵公、沙国政公,师父张公正荣先生一直把“往复折叠”作为主要的技术要领之一要求我们学到手,练上身。就笔者这一脉的传承而言,太极拳确实有着实实在在的“往复折叠”要领,而非仅仅体现在推手中和“意”层面上的“折叠”。这与《陈》书所述是一致的。

如此重要的一个技术要领,为什么普及面似乎科不够广泛呢?笔者以为首要原因当然有个正宗传授问题。《陈》书对这一技术要领的表述十分清楚,但如果没有老师传承示范,单凭字面去揣摩就想会做几乎不可能。《陈》书开头有这么一句话:“经过几百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人们才逐步认识它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周恩来总理指出:“太极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精髓,她会在强身健体方面为世界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可见,太极拳作为太极文化的精髓和代表,想来不是轻易就能掌握和琢磨出来的。其次,笔者以为把所有的太极拳要领练上身,并传承下来太不容易了。当初,笔者练习91式近4000多遍,但“往复折叠”做的始终都不能让师父满意,更遑论动口不动手了。

综上所述,“往复折叠”有着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技术要领,如果固执地守着“折叠”只有“意”的层面,或者认为只体现在推手中,而不去正视拳架传承过程中技术要领的遗失问题,不利于我们学到全面的太极拳艺,也不利于太极拳的传承。

9、什么是太极拳的折叠内转

练太极拳需要连绵不断,如何做到连绵不断呢?尤其动作在往复时如何做到连绵不断呢?这就是折叠中的内转问题,这里简称为“折叠”。 
  从字面上讲,折叠是棱角,是往复,而我们所讲的折叠是在折叠时解决棱角问题。我们都知道,太极拳是柔和的运动,是圆的运动,是弧形的运动。但在动作转换时,往往出现棱角,出现断劲。怎样解决呢? 
  当我们在完成一个动作后,要开始下一个动作时,往往出现方向的改变,如果我们在前一个动作到达尽头时,利用余势向前引深一点,然后再用弧形转接下一动作,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拳势产生了连绵不断的感觉,像山峰,像丘陵。 
  折叠是劲力方向的转化,而不是一个劲力的完成,再重新开始下一个新的劲力。 
  折叠,就是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例如:做搂膝拗步时,在左搂膝完成时,重心后移,摆左脚,从表面方向上看应左转,而我们则是逆而行之,稍右转,松胯旋转后再摆脚,这就是折叠。许多动作都是这样,如野马分鬃、金鸡独立、云手等等均如此。 
  上肢有折叠,下肢有折叠,肩胯有折叠,胸部有折叠,最重要的折叠在腰间。所有的动作都是腰动的结果,所以关键在腰上。这就是一动无有不动,先有腰部的折叠,才有其它的折叠。 
  做好折叠内转的方法,就是克服直出直入,在适当的部位加一个小旋,而肢体的末梢不是直接带回,而是适当放长。
 这样,我们练起太极拳才有味道,才有连绵不断之感。

本平台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