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需求变更的N种方法
应对需求变更其实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在制度上的方法、技术上的方法,甚至可以应用心理学方面的技巧。下面列举一二。
完善、正规的需求变更流程
当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如果商品有瑕疵,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去更换,但是如果更换过程很繁琐,比如要填写一堆儿单子,要通过多个审批环节,要等待很长时间……那我们就有可能不想惹这个麻烦,宁愿忍受商品的瑕疵,不做更换。
对于需求变更,用户也会有同样的心理。如果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需求变更程序,让用户知晓需求变更要走一套繁琐的审批流程,然后还需要投入很大的开发工作量,需要等待很长的一段时间,那么用户可能也不会轻易提出变更。
完善沟通需求方法
相较于枯燥的文字,用图形来表示需求可以让人印象深刻并且容易达成一致的理解。所以,需求开发人员应尽量使用图形化的手段和用户沟通需求,这样可以减少由于需求理解不一致而导致的需求变更。
图形化的需求沟通包括以下几种方法:用例法、原型法、故事卡片法等。
使用技术手段来应对变更
一种技术手段就是在应用程序中增加很多选项。不同的用户使用同一个软件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如果将这些不同的需求在软件中做成可以自己定义的选项,就可以减少这方面的变更。就像office软件中给出的选项那样。
另一种技术手段是使用工作流引擎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用户可以自己定制所需要的流程。比如我们很多信息化系统软件都采用了这一技术,让用户可以自行定制审批流程的节点以及各节点参与的角色。这样就不会再有因为流程的更改导致的需求变更。
规则先行
在与用户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中,要先行制定需求变更的规则,包括变更的准入条件、变更的流程已经变更时双方的责任等。这样用户要提出需求变更时,首先要看是不是符合双方事先约定的规则;在发生变更时,双方都有据可依。
需求变更分层控制
在双方之前约定的需求变更的规则当中,应包含需求变更的分层控制,即不同的需求变更等级应交由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来批准。比如操作层次上的需求,用户代表进行签字即可;涉及管理流程的需求,必须要中层领导进行签字;涉及重大决策的需求变更必须由高层领导进行签字。这样的分级控制既简化变更的部分流程,也可能会减少一些重大的变更事项。因为如果产生了需要领导进行签字的变更,就意味着领导知道最初提出需求的人的工作没有做好。
变更延后交付
通常软件的主要功能都在合同或协议中,已经规定用户提出的需求变更都是一些次要的功能。所以对于这些次要功能的变更,开发人员可以与用户进行协商,通过权衡这些次要功能的变更对主要功能的影响,来决定对需求变更的响应方式。如果这些需求变更会影响到主要功能的交付,可以先完成主要功能开发,形成稳定版本后交付给用户使用之后,再进行次要功能的需求变更,并在变更完成后二次交付。
心理暗示─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原意是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缓解的现象。
实际上生活中的“安慰剂”效应随处可见。比如,很多应用就在使用这样的手法来“欺骗”用户。这些应用有时候升级时只是更换了界面,但是用户却会感觉新的版本使用起来的确更加稳定,性能更加优异。
这种心理暗示也可以用来应对那些操作层面的需求变更。因为用户的操作其实也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只要用户使用久了,度过了最初的不适期,即使软件没有做相应的变更,他也会觉得软件的使用舒服了很多。
这正是:
需求变更不用愁,多种方法用无忧
制度技术加心理,总有一种适合你
参考书目:项目管理心理学实战,作者:高茂源著,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