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她是风尘奇女子,也是大唐女校书,一生去爱,一生被辜负
提起薛涛,众人的影响,大多是风尘女子,多情温婉,才华横溢,与元稹有过一段风流韵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唐代的女诗人。
薛涛的确风华绝代,与鱼玄机、李治,刘彩春被誉为“唐代女诗人”,又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等齐名,被众人称为“蜀中四大才女”。
这样的人为何会堕入风尘?与元稹为何爱而不得呢?
与许多古代的才女相同,薛涛也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薛勋在京城当官。由于薛涛是薛勋的独女,因此薛勋对于薛涛格外疼爱,将她视为掌上明珠,辅以诗画。
在这样浓郁的文学氛围中,薛涛年纪轻轻,便崭露头角。
他的父亲薛勋也是一个文彩四溢的人,一日,在庭院的梧桐下歇凉,感悟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那时薛涛只不过八岁,但是在听到父亲的这一句诗后,很快便续了下句: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信手拈来,句句精妙,这样的能力,可算是非比寻常。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薛涛非池中之物,不过童稚,就初露锋芒。
这一发现,让文官的父亲欣喜若狂。
同时,这一句诗,对于薛涛,又有不一样的意义。
后来人们认为,薛涛此诗,一语成谶。
迎送南北,似乎在暗喻,薛涛将会成为一个风尘女子,会历经情伤,孤独一生。
命运对薛涛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薛涛的父亲薛勋,因直言不讳,得罪了当朝权贵,不得不被贬去了四川,从繁华的京城跋山涉水来到成都。
这样的贬谪只是悲剧的开始,没过几年,他又因为重病撒手人寰,只留下母子俩相依为命。
而那时候对于家里没有了顶梁柱,母女俩又没有生计,生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14岁的薛涛,迫于无奈,选择了加入乐籍,成为一名营妓。薛涛容貌上乘,又出生文学世家,对于音律、诗赋自然也不在话下。
前来的官员,大多文化底蕴较高,对于烟花柳巷的女子,自然也要求不低。不仅要姣好的面容,对音律诗词,也要略知一二。
薛涛才貌兼备,这样的女子,脱颖而出,实在正常不过。
身处名誉场中,薛涛与许多诗人都有过密切的接触。白居易,刘禹锡,甚至杜牧等诗坛大家,也都在其中。
在这段时间,薛涛大约写了500多首诗,但多数都在战乱中流失了,如今仅有90余首,令人扼腕。
校书,主要任务是撰写公文,以及对一些古籍的校正。
这样的官衔虽然说较低,但是门槛却高不可攀,按照当时的规定来说,只有进士出身,才能有资格担任。
在薛涛此前,从来没有一个女子,被举荐过“校书郎”这一职位。
一位叫韦皋的中书令曾出任节度使,酒席中他命令薛涛即兴赋诗。
薛涛不仅姿态从容,而且诗中所写的意境也让韦皋拍案叫绝。这样大气磅礴、意蕴深厚、毫无男女私情的诗,完全不像出自于一个女子之手。
这一首诗让薛涛名声大噪,不过多久,她就成为了韦皋身边的大红人。
凡是有酒席,都带着薛涛。渐渐地,薛涛文采风流的说法,也在坊间传开。
韦皋在节度使中,自然也会接触到公文,就让薛涛帮忙校对一些案牍书信。
作为一介才女,薛涛对于这些公文,自然是不在话下。除了文采斐然,而且很少出错,薛涛对于韦皋来说不亚于是一个得力的助手。
对于这样的奇女子,韦皋觉得仍然屈才。一天,他向朝廷上奏,希望皇帝授薛涛“校书郎”的称号。
虽然最后薛涛并没有名正言顺地当上校书郎,但是民间依然称呼她为“女校书”,因为她的资质和才华已经能够胜任。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饱受器重的薛涛有些恃宠而骄。
四川的官员拜访韦皋,往往就会频频送礼,对于朝廷命官而言,自然是收不得的。
薛涛却选择来者不拒,其实她并非是在意金钱,只是性格高傲,对于此事略微轻率。
但这样的作为,对韦皋而言,却是极大的污点。尤其到后期,闹出的动静越来越大,更难以容忍。韦皋十分不满,将薛涛贬到了松州,以示惩罚。
直到被贬去松洲的薛涛,才自怨自艾,悔不当初。加上松州地处边陲,在这样荒凉的路上,薛涛失去了光鲜亮丽的一切。
于是心生悔意,写下了动人的《十离诗》,尽管已经于事无补。
这一年,31岁的元稹遇到了41岁的薛涛。
元稹,才华横溢又英俊帅气,加上官居高位,实属众人眼中的栋梁之才。而薛涛风韵犹存,那些岁月沉淀下来的成熟,都在她身上,淋漓尽致展现出来。
然而,元稹是一个多情才子薄情郎,对于过往的感情,虽然每段都用情极深,但是因客观阻隔的,就会狠心割舍掉这段情谊。
很快,元稹离开此地的日子便到了,这一次,他依然薄情,没有为薛涛停留。
元稹一去不归的意思,薛涛也能理解。她没有寻死觅活,反而多了一份豁达坦然。
对于这段感情的流逝,不过于挽留,只是将常穿的红衣,换成了道袍。
薛涛已经不再年轻,42岁时经历的爱情,已经耗了她许多的精力,那些儿女情长,薛涛也没了热衷。迟暮的她,渐渐离开了浣花溪,移居到了别处。
在她自己筑成的吟诗楼中,平静度过晚年,即使孑然一身。
这位饱受争议的女诗人,风云际会的一生,在几段恋情纠葛下,显得格外悲凉。
她的诗句很大气,少有抒发儿女情长,反而更多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例如她对守边士兵的艰苦生活的同情。
薛涛还精于书法和彩笺。将芙蓉皮做原料,制成彩笺。被人们亲切的叫做“薛涛笺”,因为清新便捷,风靡一时。
这样一个奇女子,在那座吟诗楼中,闭上了眼睛,结束了波澜的命运。后来曾经做过宰相的段文昌,在给薛涛的墓上,落款的是女校书,这也算得上对薛涛才情四溢的一种展露吧。
文/史书传音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