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釉里红瓷器为什么受人追捧?
就烧制难度而言,青花釉里红远远难于两者单烧。因为青花的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着色剂是铜,二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对窑火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要保证青花幽翠不晕,铜红发色沉稳,两者需要取一个适当的温度值。
元青花釉里红是瓷器釉下彩的一种品种,属于高温釉下彩的一种类型。青花釉里红是一个瓷器上面出现两种不同的颜色,青色是用金属钴作为着色剂,而红色是用金属铜作为着色剂,然后经过高温彩绘的方式呈现出来的。青色与红色相互结合在一起,一冷一暖的搭配,迸发出一种独 一 无 二的视觉效果。
在一定的时期内,这两种着色剂非常稀 缺,甚至出现了断代的情况,导致没有大量的生产这种瓷器,颜料的断代导致了青花釉里红的数量稀 少。
进入明代以后除了明初还有少量的青花釉里红器物烧造,剩下整个明朝几乎不再见其身影。一方面原因是本身烧造过于困难,另一方面原因是其它彩瓷的兴起,比如五彩、斗彩等等。这些彩瓷的流行限制了明代青花釉里红器物的继续烧造。
元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发展当中的重大转折点,在陶瓷装饰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但因元代青花瓷器烧制时间短等原因使其存世量较少,元代青花釉里红作品更是少,存世也就更为罕见。
釉里红是景德镇传统釉下彩装饰之一,它是用铜作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气氛烧成,在釉里透出红色的纹样,故称“釉里红”。 而因烧成合格品很困难,故其产品极为名贵。
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而且元人尚白,汉人尚红,民族认同感也有别,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然而到了明洪武朝,釉里红瓷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实物遗存量上比较,甚至比青花瓷还多。洪武早期的制品多呈黑红,不够鲜艳,甚至有些烧成了“釉里黑”也未被打碎埋掉。即便如此,此类品种贯穿洪武朝始终,坚持不懈。中、晚期多呈较纯正红色。风格古朴、厚重,器型硕大,纹饰丰满,气势夺人。充分展示了明朝开国之君的胸怀与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