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自信对孩子发展这么关键啊!

当孩子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想打退堂鼓的时候,老师和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不要怕,孩子,你要有信心。

我们的意思是,你应该有自信,应该相信你能够最终获得成功,我们希望孩子在自信的前提下能够坚持下去,而不是半途而废。

但是,仅仅是大人对孩子这样的鼓励——“你要有信心”,并不一定能够凑效。实际上,在自信和成功之间,还有很微妙的内在联系。作为家长和老师,明白这些联系,对于教育孩子真的很有帮助,我希望下面的表述能够让大家有所感悟。

当我这个高中老师向考试成绩出色的学生表示祝贺时,不止一个学生曾经告诉我:老师,我感觉这次考试是自己太幸运了,考得好是一个偶然。

从他们脸上的神情,以及我对这些孩子的了解,我知道他们这样说并非故作谦虚。因为这些孩子确实有些缺乏自信,即使他们连续几次都考了高分,依然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

一般来说,我们会从行为取得的结果来确认自己的能力,成功则是意味着我们做事的能力足够强,失败则相反,这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有些不自信的孩子会把成功更多归结为外部因素,从而得出自己侥幸和偶然的结论。所以,一件事的成功也不必然带来这些孩子的自信。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这里面潜藏的微妙的关系。

先来看自信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表现: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比如一次考试之前,我们脑子里会有一些想法,自信的人预计到自己这次考试会取得成功,因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用一个心理学名词——自我效能感较高),从而就能够更加努力地去尝试,他们做这件事情坚持的时间也较长。

即使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遭遇了困难,拥有自信的人也会想:这个任务对于任何人都很难,这只是意味着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他们会持续地努力下去,并不断寻求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自然,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一旦成功,就会让他们更加确认自身能力强这个现实——提升自我效能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即使失败了,他们也会继续探寻失败的原因。

再来看缺乏自信的人表现如何:

他们一开始就就认为,自己做这件事并不擅长,这叫做自我效能感较低。因为觉得自己不擅长,所以他们就会有意逃避锻炼的机会。就像有些学生,自我支配的课余时间更多用来学习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科目(也是成绩较好的)。

当他们不得不去做这件事情时,不自信会带来一定程度地焦虑。由于预感到自己可能会失败,他们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往往努力程度不够,并且容易分心,较难体会到“心流”(网上查一下什么意思)的感觉。遇到困难时,即使这个困难对任何人都是同样的难度,他们也会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才使得困难发生,于是坚持下去的决心就大受影响,自然很容易放弃努力。

失败的结果会进一步印证他们之前对自己不自信的判断,他们通常会说:“看看吧,我早就知道我不行,果然如此。”

正像上面我所说的那些同学一样,即使他们成功了,也会认为是侥幸,好的结果也改变不了他们消极的心态。

好了,现在我们明白了,自信与否,确实对孩子成功至关重要。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到底要怎样让不自信的孩子变得自信起来呢?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家长和老师正确面对孩子的成功与失败。

什么叫做“正确面对”?

如果孩子成功了,要引导孩子确认,成功固然有其他客观原因,但是,确实能够反映你的能力,最好是帮助孩子进一步分析,这次成功具体确认了孩子哪些能力比较强。比如,一次成绩较理想的考试之后,与孩子分析那些难度较大(同学错的较多)的题目,反映了自己善于找准切入点,熟练运用公式等等能力。

这样分析下来,孩子可能就不只是简单归结为成功只是侥幸了。

反过来,如果孩子失败了,家长老师也不要斥责孩子,而是静下心来,与孩子分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哪些能力还需要培养,同时也要分析出孩子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可以一块与孩子制定弥补的计划措施,并且监督提醒孩子落实这些措施。要让孩子真正明白,失败只是一种行为或者现象,而不是一种身份或标签,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由失败到成功。

这样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简单把失败归结到自己不擅长、没有能力上来,不至于打击他的自信。

总之,自信是培养出来的,作为家长老师,应该帮助孩子确立自信;作为学生自己,也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自我,不可盲目自信,更不能轻易否定自我,导致自信心的缺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