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人物与科学院和七三八(2)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 第114 篇文章
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正史自然都要记录批准文件,来视察的领导和开发、购置的计算机,以及必不可少的人事职务变迁,然后就是培养的学生队列。北京航空学院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北航还有自己的特别之处、特别之人,其中最独特的一位就是蒋士騛副教授。
1985年6月1日,蒋士騛研究员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左起:阎沛霖、蒋士騛、吴几康、何绍宗。
1956年3月14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下设若干规划组,其中的计算技术和数学规划组由数学家、计算机专家和电子工业部门专家组成,华罗庚任组长,委员共26 人,其中包括蒋士騛先生;7月,中国科学院为制定“十二年科学规划”,组成了计算技术考察团,蒋士騛名列15位团员之一,9月末到达莫斯科,12月回国; 8 月25 日陈毅副总理批准成立中科院计算所筹备委员会,14名委员中仍有蒋士騛先生。
1956 年9 月11 日, 中国计算技术考察团访苏,前排: 谢尔巴柯夫夫人、穆立立、列别捷夫夫人、李象生、夏培肃、□□□;后排:孙肃、巴尔基施、谢尔巴柯夫、□□□、王正、□□□、蒋士騛、严又光、江明德、莫根生、□□□、张伟。
1954年末,蒋士騛从美国留学归来先入北京航空学院任教,聘为副教授,1956 年被聘为计算所筹备委员后,根据国家“先集中”的原则借调到计算所工作。1959 年9 月,中科院计算所决定研制电子管的109 乙机,蒋士騛被确定为主持人,当时他还是北航教师。是年10 月,北航续派葛本修、胡建平加入109乙机研制,他们于1961 年7 月回北航。但是蒋先生依然留在计算所。胡建平老师有一项特别任务,每月到计算所给蒋先生送工资,出北航北门,穿小径过京张铁路到中关村,骑车往返甚为便捷。1963 年,北航沈元院长向阎沛霖所长要人,经过国防科委安东秘书长出面,上级另调留苏人才弥补,北航才松口放行,自此蒋士騛先生正式加入中科院计算所。
中国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是和计算机工厂同时建设的,这是因为“紧急措施”的启动,通俗的说就是将中关村和酒仙桥衔接起来。不仅中科院计算所和738签订了协作合同,就是清华大学、北大、哈工大等学校到738厂购机、实习,北航自然也在其中。
1960 年,北航自738 厂购进电子管103 机,这是第一批19台中的第15台。当年2 月,北航抽调人员到207 教研室,突击学习M-3 机(103原型机)电路和计算方法,准备承担调机任务,计算机到货时间是1961 年夏季。
金惠华老师说,那天晚上大家正在操场观看露天电影,突然广播通知,207教研室的老师赶紧退场去接收设备,一次普通的操场广播,标志了北航拥有计算机的开端。103 机开始放在2 号楼119 室,有配套的240 伏12 千瓦直流发电机组,还要接室外地线,调磁鼓要使用长余辉脉冲示波器。下半年,大家边学习图纸资料,边开始调机。当时,正在全国军工产品整顿完成之前,工厂产品出厂不做调试,产品问题真是多多。
1961 年,学院派出金惠华等到738 厂学习103 机,后来部分62 届毕业学生也到738 厂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们学习认真又有较好的专业基础。738 厂103 机的“电位链设计”要重新计算,这是一项复杂工作,技术员夏纪寅就请北航带队教师朱淑桃带领几位同学进行。朱淑桃清楚设计意图,制定最佳设计方案,成为738 厂质量整顿中的一项突出成绩。
教师金惠华,1961年在北航103 机房
时任738厂电子一室主任的钱基广先生回忆,1962年初,738厂电子一室因为103机设计质量整顿任务圆满完成,被评上厂级先进集体(1961年),在厂区“周公亭”前拍摄先进集体照片,大家一定要请北航毕业生实习队的带队老师朱淑桃、金惠华也一起来拍照,因为师生们在电位链校核设计计算中做了大量计算,得到满意的结果,既帮助一室完成任务,又锻炼了真刀真枪的毕业实习功力。30年后在一次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大会上,朱淑桃再次带领学生参加竞赛时,巧遇竞赛委员会副主任钱基广,不约而同提起1961年103机电路设计质量整顿那番情景,感触良多。
1961年,北航实习教师和毕业生在738厂
1961 年,北航实习队和738 厂三科职工合影(左起)第一排:□□□、李剑英、蔡云霞、王梅风、张丽筠、泥惠兰、韩英敏、□□□、庞秀珍(中科院)、朱淑桃(北航教师);第六排,右三,金惠华(北航教师)。
1962 年,北航在2 号楼124 室装修机房,铺设地板,淋水空调,将全机1500 只氧化铜整流器更换为硅二极管,增配磁芯存储器,提高了性能,运行速度从每秒30 次,提升到2300 次,提供算题,朱淑桃任机房主管。1962 年春夏,校厂合作继续升级,103 计算机服务教学,流体力学科学家陆士嘉率先算题。北航召开103 机升级鉴定会,沈元副院长、空气动力教研室主任陆士嘉教授都参加验收,还邀请738 厂技术员夏纪寅、巫光弟等到会。
1963 年, 北航103 计算机升级改造鉴定验收会,(左起)前排: 章振业、张英武、金惠华、李广弟、王保义、李尚涛;二排: 隋哲民总支书记、陆士嘉教授、□□□、沈元副院长、738 厂夏纪寅、文传源教授、□□□;三排:陈忠、张金环、常万珍、李志惠、朱淑桃、田子钧、738 厂巫光弟、范子真、欧阳长月、周伯生;四排: □ □ □、□ □ □、徐树森、□□□、汪诚礼、□□□、□□□、秦德荣、李振达、姜则洲、邹逸安(夏纪寅供照片,人名金惠华提供)
陆士嘉教授是著名流体力学家,1937年考入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物理,因闻日本空军肆虐轰炸中华大地,毅然改学航空,她在哥廷根大学的导师普朗特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1942 年,陆士嘉的论文《圆柱射流遇垂直气流时的上卷》通过,获得博士学位。陆士嘉和钱学森、闵乃大熟识,她和钱学森是北京实验小学、师大附中同学,与闵乃大同时在柏林、哥廷根留学,又都返回清华任教,他们三位先后成为计算机应用的推动者。
虽然这台电子管计算机还不能解决北航面临的许多难题,但是陆士嘉教授迈出了第一步,这张照片也成为早期中国科学家使用电子计算机的重要影像记录。通过教学、调试和应用,学院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计算机人才,有计算机专业师生,也有一大批航空和工艺专业的教师。
各个院校都十分重视计算机的配置和升级,北航计算机的第一个十年间,购置和参与研制了5台计算机,不仅充实了自身的教学环境与实力,也体现了国内外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历程,北航一直在紧追不舍。
1971 年,北航派出教师胡建平等与十五所等合作研制520 机,即为200 系列的DJS-220计算机,是当时的先进机种。教研室也发展到五十多人,建立了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两个实验室,还参与无人驾驶飞机的轨迹飞行模拟研究。
1973 年,北航以5万元的低价向北京计算机三厂购入一台淘汰的DJS-5计算机(112机),经艰苦恢复,清洗、测试,运行正常。1974 年,结束了学生在夜间到外校上机的历史,这台计算机使用到1976 年。
1974 年,引进罗马尼亚FELIX C-256 电子计算机,软件、硬件都处于先进水平。当年12 月,北航成立计算中心,隶属基础课部,陈望梅任中心主任。
1979 年10 月,航空航天部六单位40 人赴匈牙利培训,引进匈牙利VT-60 计算机,陈望梅副教授任联合接收组总负责人。
2006年9月5日,清华、北大、北航、北理工、哈工大、哈军工等教师参加的中国计算机事业50周年座谈会,北航陈望梅、胡建平老师后排左起第五、第四人。
20 世纪70 年代,北航机械制图教研室教师舒明玉等做了大量计算机绘图领域的开拓性工作。1978 年,北航受教育部和北京市的委托组织了三期全国性计算机绘图短训班,四十余所高等院校骨干教师参加。由于当年航空航天专业内容密不示人,但从力学和制图、绘图专业,也可以看出北航在专业发展中的进程和计算机的贡献。
蒋士騛,1924年2月21 日出生,1942年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毕业,1946 年交通大学毕业,1952 年初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RCA 公司计算机部任高级工程师,研制数字计算机及外部设备,1954 年底回国,1956年,曾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计算技术和数学规划组委员,中国赴苏计算技术考察团成员,中科院计算所筹备委员会委员,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北京京海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2011年5 月4 日逝世。
胡建平,1935 年生于江西吉安,1952 年就读湖南省立二中高中,1954 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备系,1958 年7 月提前毕业,参加中科院计算机训练班学习,此后转入计算机专业教学、科研,被聘副教授,教授,计算机系副主任,代主任,曾参加104、109 乙机、220 系列计算机等研制,2001 年退休。
2013年5月6日,笔者访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右起:葛本修、陈忠、徐祖哲、胡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