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逆转录酶?

逆转录酶是从RNA模板合成互补DNA(cDNA)链过程中的必需试剂。因此,深入地了解这些酶的性质及其对逆转录的影响,对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

DNA聚合酶活性

逆转录酶是由不同生化活性的不同结构酶组成。尽管不同生物体来源的逆转录酶功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包括如DNA依赖性DNA聚合酶活性,但逆转录酶的主要功能仍取决于RNA依赖性DNA聚合酶和RNase H酶活性。逆转录过程通常涉及许多步骤:

1.在存在退火引物的条件下,逆转录酶结合到RNA模板并引发反应。

2.RNA依赖性DNA聚合酶活性通过掺入dNTPs合成互补DNA链。

3.RNase H活性降解DNA:RNA复合物中的RNA模板。

4.DNA依赖性DNA聚合酶活性(如果存在)识别单链cDNA作为模板,使用RNA片段作为引物,合成第二链cDNA。

5.形成双链cDNA。

RNase H活性

如上所述,逆转录酶的一个内在特性是RNase H活性。后者可以在合成过程中同时切割RNA:cDNA杂合链中的RNA模板。由于RNA模板在全长逆转录完成之前可能被降解,RNase H活性是长片段cDNA合成过程中需要规避的因素。 RNase H活性还可能降低逆转录效率,这可能是因为其会与逆转录酶中的活性聚合酶竞争。

为了更好地合成cDNA,通过在逆转录酶的RNase H结构域中引入突变,逆转录酶的RNase H活性降低甚至完全消除。这种突变常常可以增加长链cDNAs的产量,促进其合成。

热稳定性

逆转录酶耐受高温的能力是cDNA合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升高反应温度有助于使具有坚固二级结构和/或高GC含量的RNA变性,使得逆转录酶能够读取序列。因此,在较高反映温度下的逆转录能够实现全长cDNA合成,产量更高,进而使RNA能够更好地逆转录为cDNA。

与野生型MMLV逆转录酶相比,野生型AMV逆转录酶展现出更高的热稳定性——二者最适宜的温度分别为42-48℃和37℃。一些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MMLV逆转录酶可以耐受55℃的高温,但逆转录效率没有明显的改变。这种高度耐热的逆转录酶特别适用于从富含GC的RNA模板合成cDNA。

使用一步法RT-PCR中的基因特异性引物较高温度下的逆转录,增强引物与目标基因结合的特异性。该策略可以在随后的PCR中增加产量和降低背景干扰,使用热稳定性的逆转录酶更适合cDNA合成。

持续合成能力

逆转录酶的合成能力是指结合到酶的单一结合位点中的核苷酸数目。因此,合成能力高的逆转录酶可以在更短的反应时间内合成更长的cDNA链。一些基因工程改造的MMLV逆转录酶在单个结合位点中可以结合多达1,500个核苷酸,结合能力大概是野生型MMLV逆转录酶的65倍。

酶合成能力也与其对模板的亲和力有关。 因此,具有高合成能力的逆转录酶对可能来源于RNA的常见抑制剂具有抗性。 逆转录酶的抑制剂包括来自血液和粪便的肝素和胆汁盐,来自土壤和植物的腐殖酸和多酚,以及来自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样品的福尔马林和石蜡。 这些抑制剂通常与RNA结合和/或降低合成活性,高合成能力的逆转录酶能够更好地克服这种抑制。

保真度

逆转录酶的保真度指的是RNA逆转录为DNA过程中的序列精确度。保真度与逆转录错误率成反比。据报道,基于MMLV的逆转录酶错误率在合成15,000到27,000个核苷酸中有一个错误核苷酸,而AMV逆转录酶表现出更高的错误率。

逆转录酶的保真度可能在RNA测序等序列准确度至关重要的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大多数其他情况,逆转录中引入的错误数量可以忽略不计,主要原因有两个:大多数基因短于10 kb,逆转录过程不会放大cDNA中的错误。

末端核苷酸转移酶(TdT)活性

逆转录酶可展现出末端核苷酸转移酶(TdT)活性,这会导致向合成的DNA3′末端非模板特异性的添加核苷酸。TdT活性仅在逆转录酶接触到RNA模板5′末端才会表现出来,此时其会向cDNA末端添加1-3个额外的核苷酸,并且对双链核酸底物(如第一链cDNA合成中的DNA:RNA和第二链cDNA合成中的DNA:DNA)展现出特异性。通常来说,这种内在活性是逆转录过程所不需要的,因为加入的核苷酸与模板不对应。非模版特异性核苷酸加入顺序通常为A>G≥C>T。

不同的逆转录酶具有不同的内在TdT活性。使用野生型MMLV和AMV逆转录酶,25-90%的合成DNA链可能在3′含有额外的核苷酸。另一方面,经过基因改造的MMLV逆转录酶展现出较低的内在TdT活性。除逆转录酶外,核苷酸加入速率还取决于反应条件,如RNA:酶的比例、酶的量、孵育时间和反应温度。

对于特定情况如全长cDNA克隆,cDNA末端的快速扩增(RACE)和RNA测序(RNA-Seq),可以诱导逆转录酶特异性地向cDNA3′末端加入一系列Cs。在高浓度镁和/或锰离子条件下的cDNA合成期间及合成后阶段,这种类型的TdT活性会被触发。结合特殊设计的具有3’Gs(称为模板切换寡核苷酸)的DNA寡核苷酸,TdT活性可以特异性地修饰3’cDNA末端和5′ RNA末端。这些序列修饰的实例包括引入用于随后cDNA合成步骤的限制性位点和/或用于下游RNA测序步骤的接头添加。

(0)

相关推荐

  • 生物化学笔记02

    内容提要: 1.氨基酸与蛋白质 氨基酸分类:常见蛋白质氨基酸,不常见蛋白质氨基酸,非蛋白氨基酸:氨基酸的酸碱化学,氨基酸两性解离,氨基酸的等电点:氨基酸的旋光性和紫外吸收. 蛋白质的共价结构:蛋白质的 ...

  • 二代测序建库流程关键酶

    随着二代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我们开始更加关注测序数据的质量,而文库构建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则对最终的测序数据质量至关重要. LGC Biosearch Technologies,拥有9年以上 ...

  • 生物化学笔记01

    针对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 适合以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为考研指导 教材的各高校的生物类考生备考 目      录 第 一 章   概    述------------- ...

  • RT-qPCR 基本原理

    起始材料:RNA 定量逆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qPCR)是应用于以RNA作为起始材料的PCR实验中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该方法中 ...

  • 逆转录反应建立 |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逆转录反应建立 对于分子生物学实验,逆转录主要用于生成代表组织或细胞特异性RNA群体的互补DNA(cDNA).为使实验成功,需要考虑一些与模板.试剂和反应条件相关的关键注意事项. 本页内容导航: RN ...

  • 中心法则各个过程的方向规律

    1958年,继与沃森合作发现DNA 的双螺旋结构之后,克里克提出有了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此法则表明,信息可由核酸传至核酸,或核酸传至蛋白质,但不能从蛋白质传至核酸. 克里克的中心法则发表后,人 ...

  • Cell Systems|麻省理工高效逆转录酶元件打开了在细菌中有效编写基因组的大门

    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新方法,可以通过重写细菌细胞的 DNA 来有效地编辑细菌基因组并将记忆编程到细菌细胞中.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将各种形式的空间和时间信息永久存储几代,并通过对细胞的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