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内在驱动力?

想要实现一个目标,你是如何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的?

是通过采用传统的奖罚分明方式?还是通过内心的驱动使然?

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里讲了人有三种驱动力。

第一种是来自基本生存的需要的生物性驱动。

第二种是来自外在的动力,即奖罚并存的萝卜加大棒模式。

第三种是来自内在的动力,也就是内心把一种事情做好的欲望。

现实表明,第三种驱动力是最能激励和调动积极性的方法,那么应该如何激发我们的第三种驱动力呢?

一、自主

想让我们自主的前提是喜欢,喜欢愿意负责,愿意关注,会让这件事显得格外重要,喜欢能驱动一切,这是第一要素。

其次就是要拥有自主性,也就是说,我们自己要能决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和谁做,怎么做。这些都不受到限制,才能激发更大的创造力。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国内外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国内父母偏向于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走,即便孩子不喜欢或不适合。

而发达国家更重视孩子的自由发展,发现孩子的喜好和特长,引导并培养,这种顺应孩子兴趣和开放的教育,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由此看出,兴趣引发的学习动力,一定比功利目标引发的动力,更持久有力。

二、专精

当有了想把这件事做好的欲望,就更容易进入专注状态。

比如在影院看电影,我们很容易进入电影情境,随着剧情发展,心境也跟着跌宕起伏,暂时忘记时间、忘记在哪,忘记我们是谁。或者玩游戏的时刻,同样会有这样的体验。

这种体验心理学家叫做“心流”体验。

万维钢老师解读的《盗火》中也讲了“心流”体验,是指让人能够全身心投入一项活动,忘记自己,忘记时间,做起事来毫不费力,发挥特别好还充满愉悦感。也是当所面临的的挑战与能力恰好温和时,所产生的最佳体验。

其实也就是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沉浸深度世界里,能让人感到高度兴奋和充实感,甚至不愿意被打断。

如果想激发自己做好一件事,达到这种全力投入的“心流”状态,就需要我们自己创造,有两个创造“心流”的原则。

一是任务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太难会有挫败感,产生焦虑。过于简单又没有挑战性,产生无感。

二是把工作变为玩乐,人都贪玩,当进入了贪玩状态,就能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三、目标

有了进入“心流”体验的能力,下面就要制定目标,制定明确的目标,而且目标越清晰,越专注。

比如建立超越个人利益的目标,找到出内心真正渴望的事情。

两种目标,外在和内在目标。

外在目标是荣华富贵、功成名就、以利益为导向。内在目标是愿意帮助改善别人的生活,愿意让人更好地成长,这种目标是发自内部的。

驱动力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能真正激励和调动积极性,学会开启驱动力,找到“心流”体验,最终主导自己的人生。

评论:“驱动力”,PPT源文件送给你。

注:小万使用的是PowerPoint2016,PPT制作灵感来源于KOPP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