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讲:修行一天不进步,就是堕落,就该惭愧
剪辑、文字仅供学习、参考,难免有误,请以录音为准!!
录音节选
文字摘录(请以录音为准)
“非受想等有此义故”,要特别注意啊,所以惭愧的心理啊,我们有没有惭愧心,很难检查出来。因为它这个心理不在“受”,“受”就是感觉,譬如我们打坐,或者念佛坐在那里清清静静,蛮好,我们又没有做坏事,自己觉得我今天很好啊,在修行啊,打坐啊,念佛啊,我也没有骂人,也没有做了坏事。这个用不着惭愧,我今天没有做坏事,在感受上的确是如此。换一句话,我今天在念佛念了一天了,假使念到我别的都没有想,我只有好事啊,没有思想就等于没有坏事啊,所以我用不着惭愧,所以说惭、愧两个心理啊,很难自己检查出来。“非受想等有此义故”,感觉同思想上有时候自己检查不出来。实际上你说,我们打坐一天,念佛一天,犯了错误无惭无愧,你一天没有进步,修行一天没有见道,修行一天没有得果,修行一天没有明理,已经是浪费,应该有惭愧。但是我们自己觉得自己“我没有错啊”,没有惭愧,所以众生对惭愧心、“无惭”、“无愧”,很难检查出来。
譬如我现在做了一件事情,哎呀,你们诸位坐在那里,我想心里拿个钢笔,结果在你口袋里拿,哎,对不起,脸红了,这个感觉到了。自己有时候感觉不到。所以自己觉得很难生起惭愧忏悔的心理。所以“非受想等有此义故”。所以“无惭”“无愧”是中随烦恼,也可以说它是中性的,善恶是非很难分别得清楚,它是这么一个心态。所以我们常讲,做人也好,人生道德修养学佛,一天没有进步,还停留在这个过去的成就上,这已经算是退步,应该有惭愧,修行人。所以没有这个反省,这已经没有资格做修行人。所以“非受想等有此义故”。
“若待自他立二别者,应非实有。便违圣教”,所以,他说在这个逻辑上你要了解,惭愧的心理,或者因为自己他人受了外面环境的影响,才检查反省到“哎呀,我也好难为情哦”,是受别人的影响,假使这样,“立二别者”,所以惭、愧两个有差别,“应非实有”,那么惭愧它是假象,靠人家刺激才有,自己没有,“便违圣教”,这个样子同佛法的教义是违背的,所谓佛法的教义,我们随时要反省知道惭愧,譬如我们学佛的人做晚课,常常做的啊,譬如晚上我们念经,“是日已过”,今天已经完了,到了晚上,“如少水鱼”,还有几句呢?“命亦随减”,今天我过了一天,我的寿命就少了一天,“如少水鱼”,等于鱼啊,活在这个水里一样,少了一天,这个水又干了一点了。水干完了我就死了,鱼就死了。“斯有何乐”,所以想到自己生命,没有什么快乐,应该要不断地,努力地去进步,去修行,这是警告自己。可是我们在晚上念经“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哟!吃晚饭罗!赶快!”就完了。这就是无惭、无愧。所以我们要想到,一天不进步,就是堕落。尤其是道德的修养方面。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