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泥开始 | 降坡泥。起源、分类、特点分辨
从泥开始
降坡泥
谈到降坡泥总是被大家传的神乎其神的,很多人被误导的更是一头雾水。其实降坡矿砂并没有那么神奇,也并没有达到稀世珍宝的级别。但就其与大矿层的紫泥比较,降坡泥确实是相对稀少的。
降坡矿区
因为降坡矿层属于“鸡窝”型,也就是形成的矿区不固定,这里一片突然那又冒出一片,呈散片状分布,一般矿层从几厘米到二三十厘米厚。
降坡矿层
矿区主要采自黄龙山与青龙山交接的一座小山坡上,属于浅标层矿质。
起源。
分类。
通常市面上所见的降坡泥大类有两种,分别是红降坡、黄降坡。
降坡红泥
红降坡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降坡泥,严格来讲,其应称之为降坡红泥,前面说到降坡泥是共生矿,而降坡红泥正是其内红泥的成分较多,烧成之后的表现为红中带黄,颗粒感丰富。
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时略酥,制作时带有泥沙性,烧成温度范围一般。一般烧成温度在1140~1170℃左右。烧成后呈红色微透黄,经一定的高温呈暗红色。胎质细密光润,呈梨皮状的表面黄色颗粒隐现,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
降坡团泥
黄降坡也有称之为降坡团泥,其便是共生矿中段泥所占的成分较多,烧成之后的表现为黄中带红,同样颗粒感丰富。
熟泥可塑性一般,成型时较酥,制作时带有泥沙性,烧成温度范围较宽。一般烧成温度在1140~1220℃左右经不同的温度烧成后,胎质会呈现出棕黄、褐黄、青黄等色调。表面细密光润,细梨皮状的胎质中黄色、暗红色和淡墨色的砂质颗粒密布,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
而有的壶友会问了,是不是当年路修好了之后,降坡就此绝产,只有存矿了?其实不然,其共生的矿层为散片状分布的,在黄龙山亦有性质相同的泥料,同可称之为降坡泥。
特点以及
如何辨别。
但更要注意的是,市面上的一些外山料调砂假冒的降坡泥,其有砂点表现,但并不是原矿的密集颗粒表现,其次在发色上会更艳,要注意辨别。
与存量较多的紫泥,或者红泥等相比,降坡泥的确是比较稀少的,如果看到是价位特别低又标注为降坡泥的紫砂壶时,也要注意了。
此外降坡泥泡茶也有其特点,其属段泥类,透气性佳,吸茶味,同时能提升一些茶的口感,此外其极易泡养,优质的降坡泥养成后壶身表面极为光润,油性十足,可以说非常惊艳。
因为降坡泥是近代发现的泥料,所以基本上没有老壶的存在。我们可以欣赏一些近代实力名家作品。
吕尧臣 熊猫 红降坡泥
李涵鸣 青蛙荷花套组 降坡泥
李寒勇 子冶石瓢壶 降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