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诗刊】No.11861期E版||立秋饺子 文/天风

广
欢迎阅读
《广州诗刊》作为纯文学刊物,我们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学,展现新时代人民大众的冷暖。我们主要编发优秀的现代诗歌(含今人创作的古体诗词),兼发优秀的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愿您能挚爱广州诗刊,我们将奋力拼搏,成就新时代作者的文学梦想!欢迎您的关注!欢迎您的阅读!
诗歌是我们日子的一部分。--广州诗刊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2021年邀请大家来评价我们作者的作品,您可以留言评论,或者投票,互动是最好的文学活动,欢迎您参与到这次有趣的文学活动中来!
立秋饺子
文/天风
今日进入一年四季的第三个季节——秋季。昨天晚上,回家后的老伴就开始琢磨今天吃饺子的事。
她说:“明天立秋,按民俗习惯,都该吃饺子,说吃饺子能涨肥膘,使人身体健康。可是,现在的生活条件,每个人肥胖的体重都超标,而且,吃饺子,也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了。那我们明天立秋吃什么呢?!”
坐在电脑前的我,没有接话,手指依然问候这键盘,有点漠不关心地任她自说自答!思想却不受控制地展开了翅膀。
确实,现在的生活条件,不像我们童年的时候,吃的是供应粮,每户每个人的粮食都是固定的斤数,而且,当时还都以粗粮为主,一个月每个人只供应几两白面,大多数人家都是积攒到中秋节或春节一起领。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重大节日的时候,全家才能吃上一顿母亲巧手包出的美味可口的饺子。所以,过立秋这天,大人孩子都盼望能够吃上一顿不一样的饺子。
当时的饺子馅,和现在的也没法比,基本都是以素菜为主,经济条件好、负担轻的人家,才能够在素菜馅里放点肉星,也算在重大的节日期间为孩子们解解馋了。
不仅是这样,就说当时的人,能看到几个大腹便便、浑身赘肉的人,基本上都是像夏衍笔下的“芦柴棒”一样骨瘦如柴。所有人家的孩子,都是黑瘦黑瘦的。现在想来,童年时见到的人们,如果没有外面的皮肤和连着骨头的筋,说不定风一吹,就都会散架子呢!
再看看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臃肿的身体和大腹便便的男士。就像有一次我和朋友开玩笑时说的“没见到人,先看见你的肚子下楼了。”今天,人们每天想的事情,不是一日三餐拿什么充饥,而是吃什么更可口、更健康、更保健、更长寿。还有很多人,不是想着吃什么、怎么吃,而是想着不吃什么、少吃什么,怎样能减肥、能保持体型、能更瘦一些。
正当我的思想随手指敲击键盘的时候,老伴的一句话,使我一愣。
只听她说:“我想到了,想到了既能不丢掉民俗吃饺子,又能不使自己再长胖的办法!”
我回头好奇地问:“什么办法,能令你这么激动?”
“吃黄瓜馅饺子。黄瓜不是能减肥吗!”
“你行。只要能吃就好。”我无所谓地说。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人,可能是从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过来的原因吧,从来不喜欢对食物挑三拣四的,只要能吃,不至于错口,我都能咽下。而且,还特别喜欢吃玉米面制作的食物和北方再普通不过的土豆、西红柿。这一习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儿子,他也和我一样,非常喜欢吃玉米面制品、土豆和西红柿,每年秋天土豆刚一下来,他都要烤几次或烀上几锅,并且,一冬都会隔三差五吃一顿土豆宴。
其实,说实话,现在每家每户的条件,都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有兴趣的话,看一看自己家的冰箱或冰柜,哪家不都是满满登登的食材。
而且,现在每天一到饭口时,大家一样,不是想用什么食物来充饥,而是想吃什么更能保重自己的身体营养均衡。
就连见面的问候语,都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了。原来在饥寒的年代,大家一见面的问候语都是“吃了吗?”“上哪吃去?”“吃点什么?”“有啥好伙食?”等等,今天,大家见面打招呼,都是“发财呢!”“在哪发财呢!”“又研究什么好项目了!”……
这就是生活的变迁,人们的思想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毋庸置疑,这些变化,就是改革后国民经济日新月异飞升的表现。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也必将为文学事业而做出草根的奉献!热爱,志趣,是生命最光彩的部分!感谢有您感恩有您!感谢一路有您……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
     作者:编委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