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和小蜗牛】 做特教的老师也会跟着变笨?呵呵!
栏目简介
名称丨张老师和小蜗牛
人物丨张老师:毕业于华东师大特殊教育专业,现任特殊教育一线教师。
小蜗牛:张老师的7个一年级学生,由于自闭症、脑瘫、唐氏等各种障碍影响正常发展,如同小蜗牛一样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缓缓地挪动。
更新丨不定期更新
三、做特教的老师也会跟着变笨?呵呵!
跟班的阿姨是从普通幼儿园转来的,第一次接触特殊儿童的她在工作了近三周后,和我感慨:“你们倒真的没有普校的升学压力,最大的任务就是保证他们健康安全……”家中亲朋得知我们学校的情况后,经常会应和一句:“好好的一个本科生,干嘛教这些孩子。”似乎,在很多人眼里,做特教的老师就等同于幼儿园里的保育阿姨,只不过是“很有爱心”、“很有耐心”的保育阿姨。
这让我想起高三填志愿那会儿,我填“特殊教育”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班级,有个死党对我说:“我妈说你干嘛填这个,教智障把自己都教笨了。”当时的我呵呵一笑,无力反驳。
现在,如果再听到这样的劝说,我还是会呵呵一笑,但内心却已说出N个反驳的理由。想起大学时一个教授对我们说过:“把最笨的孩子教会,获得的成就感堪比获诺贝尔奖。”
工作以后,对这句话又有了更深的体会。如果说做普通教育,更多的是把我们自己以前受过的教育结合一些专业知识再去教给我们的学生,但是做特殊教育,我们没办法用自己走过的路来教这些孩子,因为从来没有老师教过我“有、没有”是什么意思,也从来没有老师教过我“大、小、上、下”的辨别……这些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学会的概念,在一开始教的时候,我确实无从下手。写教案的时候,绞尽脑汁也不知道怎么写,脑子里总想着“这个活动会不会太简单了”、“这个活动会不会太难了”、“这样解释是不是太抽象了”……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1、一节美术课上,美术老师教小蜗牛画曲线,美术老师很自然地说了句:“这是条曲线。”一旁的助教老师连忙指出:“要说弯弯的线,曲线这个概念太难懂了。”以孩子们的思维去解释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就需要我们在说每句话的时候都思考片刻,调用起语言库,找出最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解释一个对于我们来说脱口而出的概念。
2、去年在实习的时候,有一次偷了个小懒,晨会课上随便网上找了一份一年级的健康教育来教七年级的学生,结果……PPT上一长段一长段的文字让带教老师及时中断了。原来,特教真的不是简单地把普校低年级的东西放到高年级的特殊课堂上来教。
3、班级里一个自闭症孩子今天又把我的手咬出了好大一块印子,但我却痛并快乐着。这个孩子情绪状态一直很不好,上学的几周里几乎每天都要吵闹一次,还伴随着自伤和攻击性行为。有一次和一位老师交流,她说:“你们班XXX很缺安全感的……”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今天个训的时候,陪读阿姨没有在一旁陪他,他在个训室里大吵大闹,甚至一口把我咬伤。之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会让他哭一会儿,冷静一下。但是,老师那句“很缺乏安全感”不断提醒着我。于是,我放他喜欢听的音乐,安慰他,跟他讲话,告诉他:“你认识张老师的对不对,你每天上课都看到张老师的,不怕不怕,这是我们的教室,你也来过的,看一看,是不是……”渐渐地,待他情绪稍微稳定一些,我照着平日他阿姨安慰他的方法,坐下来,让他躺在我怀里,不断地和他说话,安抚他的情绪,增加他对我的信任感。之后的时间里,他没有大哭大闹,而且跟着我的指令完成了很多任务。到后来,我把他咬伤的牙印给他看,我说:“张老师好痛的,你帮老师捋一捋伤口,好不好?”他轻轻地帮我捋了一捋。其实,我内心还是有点害怕的,深怕他的小手一伸出来再一抓,但是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如果他能信任我了,那么我也应该信任他。
很多人觉得做特教成就感很低,因为孩子们不容易教会。但不知道是我太容易满足还是怎样,像今天这个自闭症孩子能够安安静静地上完大半节课就让我高兴了一整天。而这一切,真的要感谢老师的那一句“他缺乏安全感”。读书的时候学《行为矫正技术》,整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存在即合理”——“行为的发生以及持续存在都有着内在的规律,它们与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忘记这些曾经背得耳熟能详的理论,学生们表现一不好,就控制不住地批评。还是这个自闭症孩子,前阵子他不好好吃饭,每次饭盒一拿上来,他就用手一把抓饭,搞得一片狼藉。我们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制止和批评,后来才知道那两天孩子的胃不舒服,可是他又不会说,只能靠这种我们“看不懂”的方式来表达。
回到“缺乏安全感”的这个事例中来,短短五个字却引发出我很多的问题——“为什么会缺乏安全感”、“如何在课堂上给予他安全感”、“怎样把控好过分满足他需求和给予他安全感之间的平衡点”……这些问题可能会出现在一节数学课、语文课或是体育课上,但是它们看似都和课程内容毫无关系。
也许特教老师的工作就是如此,他们教着一些别人看来简单到甚至都不用去教的东西,但是别人不知道的是特教老师在备这些课时需要动多少脑筋、结合多少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储备多少课堂突发状况的备用方案……甚至还有对每一个孩子细致的观察和即刻从知识库中提取出来的应对策略。
如此,做特教的老师怎会因为教智力障碍的学生而跟着变笨?
出于隐私,文中出现名字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