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家国情怀要从“回家”开始
这几天,长江中下游的汛情不断地威胁着无数人的家园,也冲击着人们正在走出疫情却不敢放松的心情。7月11日央视《晚间新闻》有一条新闻除了带来紧张,也使观众感动:江西九江市江洲镇致信在外乡亲,呼吁18岁到60岁之间的父老乡亲迅速赶回江洲抗洪,九江段超警水位2.48米,该镇面对34.56米的堤坝,全镇现有劳动力不足千人,家乡急需大家回来同舟共济。两天来,已有2000多在外的江洲游子赶回家乡参加抗洪。
回家,这一古今中外人类共同的话题,涵盖了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在我们中国,回家蕴含着家国情怀这一特有的民族文化价值。承载这一价值的,不仅有每年春节大迁徙,还有长年“千里共婵娟”的牵挂与思念。不仅有放弃海外优渥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国干大事者,也有以各种方式为建设国家和家乡而努力的平凡工作者,而完成每一项工作,又是每人回家最重要的前提。
尤其在这个庚子年,我们经历过或目睹过太多的回家。疫情爆发时,无数国人忧心匆匆奔走在回家的路上,无数在外游子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回家。也有人把自己长年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当家,顶风冒雪,千里逆行“回家”抗疫。回首刚刚过去的上半场,全国军民驰援武汉,各地人民众志成城,装满医药器械用品却空无一人的国际航班飞回祖国,得以让中国在全球率先成功阻击新冠疫情,都是为了让每一个国人能够顺利、安心地回到自己的家。
最近,看到两起不一样的回家故事:
7月11日《光明日报》报道: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经过艰苦努力,已于2016年底实现了脱贫。随着千年苗寨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产业根基的日益巩固,越来越多的在外年轻人,包括在城里工作的大学生回到了十八洞村,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这一代年轻人的融入和作为下,十八洞村展现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近日,我的朋友圈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一名70多岁的城市规划老专家,最近也携夫人返回他的河南老家赵庄,参加农村规划与振兴建设,以了却从事城乡规划半个世纪的人对家乡的“未了情”。老人打算在村里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三年之后还要写一本《赵庄村史》,决心以余生精力在家乡书写乡愁,为乡村留下文脉。
曾经有一以色列女孩在美国当选最美世界小姐,当众多电影公司现场邀她签约留在美国时,她竟然宣布:我当选最美世界小姐只想证明,以色列是一个优秀民族,也有最美丽的女人。但我要马上回国,因为我的国家正在艰苦作战,我要回去为祖国而战。第二天,女孩就乘飞机回国了。
笔者记起这个故事,一是觉得女孩爱国一定是爱她的家乡和亲人。我们国家历史上也有不少这样视家国为一体的年轻人;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从此国泰民安、山河无恙,尽量不发生这样的“回家”。而年轻人回乡创业,游子反哺故乡令人欣慰。这样的回家越多、越普遍,中国的未来和乡村的明天就越充满信心和希望。
然而,像江洲镇在遭遇洪水威胁时,向在外的父老乡亲发出召唤,这样的“回家”还不多见。尽管没有召唤也会有人回家抗洪,但这封信有一种“仪式感”,它给无数自觉和响应的回家人赋予了一种精神价值,那就是以热爱家乡保护家乡为立足点的家国情怀。
这一深沉的情感,已不再是旧知识分子的优越标榜,也不是国破家亡后的伤痛沉淀,它体现了每个人对于家乡的价值,是每一个人对自己家乡的认同,在关键时刻的责任和担当,由此奠定民族凝聚力和国家意识的坚实基础。在民族复兴、实现小康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回家,都是对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的超越。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时代,家国情怀就是要像江洲镇一样,从“回家”开始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