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历史上“徽汉合流”的伟大意义
刘新阳
◆ ◆ ◆ ◆
在四喜官、米应先入京后,汉调艺人余三胜、王洪贵、李六、龙德云、童德善、谭志道等人又相继来到北京。汉调入京后,正值徽班的演出风起云涌、声势浩大,倘若以本剧种独立组成班社演出,作为后来者的汉调,恐怕很难与徽戏相抗衡,于是汉调艺人纷纷加入徽班。湖北艺人将汉调带入北京,并投身徽班之中,使汉调和徽戏在更高的艺术实践层次有了相互融合的机会,开创了“徽汉合流”的新纪元。
“徽汉合流”之后,使正在发展壮大之中的徽班更是如虎添翼,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汉调艺人进入徽班,增强了徽班的演出阵容,更丰富了徽班上演的剧目。例如,在前面提到的多位汉调艺人中,米应先曾担任春台班的主演前后长达二十年之久;加入徽班后的汉调艺人王洪贵曾是和春班的头牌老生;李六也是春台班中的著名老生演员;余三胜虽稍晚于二人,但声名后来居上,搭春台班后,成为继米应先之后春台班首席老生。此外,他们还纷纷把自己的代表剧目带进了徽班,像米应先的“老爷戏”,王洪贵的《击鼓骂曹》,李六的《醉写》、《扫雪》,余三胜的《定军山》、《碰碑》、《卖马》、《琼林宴》,龙德云的《辕门射戟》、《黄鹤楼》等等,这些都是汉调艺人进入徽班之前,徽班演出中所没有的剧目。
第二,汉调艺人进入徽班奠定了徽班以生角演员及生角剧目为主的演出局面。在汉调艺人进入徽班以前,徽班的主要演员大都是旦角演员,前面提到的高朗亭即是如此。除此之外,徽班的演出剧目也以旦角戏为主,如《买胭脂》、《花鼓》、《思凡》、《出塞》、《戏凤》、《挡马》、《卖饽饽》、《小寡妇上坟》、《百花公主》、《打灶王》等,这些都是旦角戏。这种情况在汉调艺人进京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男性角色的剧目开始增多,尤其是老生的剧目。例如,前面提到的米应先、王洪贵、李六、余三胜、龙德云都是生角演员,以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刊出的《都门纪略》中的记载为例,在当时北京戏曲舞台上演出的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嵩祝、新兴金钰、大景和等七个戏班演出的剧目共有七十余出,而以老生为主的剧目如《法门寺》、《让成都》、《三挡》、《摔琴》、《定军山》、《卖马》、《捉放曹》、《碰碑》、《打渔杀家》、《太平桥》等却占据了该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使徽班的演出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使徽班的演出更加趋于壮大和成熟。
第三,“徽汉合流”从客观上说完善了二簧的唱腔,而且以西皮逐渐取代了徽班中原有的梆子。从此,汉调成为徽班中演唱声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大徽班”所演剧目也逐渐由诸腔杂调过渡到以西皮、二簧为主,形成“班是徽班,调是汉调”的局面。
正是在前面徽班进京的契机上,汉调入京后的“徽汉合流”,为发展中的徽班注入了活力,使徽戏与汉调进一步在合作与交流中融合,并在融合的基础上,共同走向壮大,这也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