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伟:我的梦想是在人类航空史上留下新一代中国人的材料

众所周知,轻量化材料已用于天宫一号二号、量子卫星、气象卫星等关键部件,并正助推国产大飞机用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材料,同时它也应用在内燃发动机等汽车关键部件上,而这种材料离不开一个人——王浩伟教授。

目前,王浩伟教授带领的超强纳米陶瓷铝合金研制团队,正在加紧攻关通过3D打印方式制备陶铝新材料构件,助推“材料轻量化革命”,陶铝新材料将可能带来我国航空材料的革命性进步。

王浩伟,男,1966年4月生,中国陶铝新材料领军人。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客座研究员和马普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科研上的拼命三郎”    

对于王浩伟团队来说,失败是“家常便饭”,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新开始。一位团队成员回忆说:“每个科研活动都是一个问题套着一个问题,系统而复杂,我们一个接着一个难题去研究,如此反复做了上千次试验。”

到了本世纪,曾被国际上广泛关注和研究的陶铝复合材料,因长期研究没有重大突破,绝大多数团队都转换了方向,可王浩伟并不放弃。“他这个人很执着,做什么事情都认真、较真,不受外界干扰,从读书起到现在都专注搞这个研究,很多人放弃、半途而废,然而他却坚持了下来。”上海交大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燕刚说。

30年来,王浩伟像机器一样高速运转,多次历经危险。

一次在处理材料表面时,王浩伟的双手被严重腐蚀。当天他连续做了6个小时实验,拿下手套时,手掌已全变黑了,伴随着被氢氟酸腐蚀的剧烈灼痛,他的双手开始起泡,表皮溃烂,露出红色的鲜肉,指甲变黑坏死,当天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说:“这个化学烧伤如果再晚点来,会危及生命!”手缠绷带一个多月,吃饭都困难,可他并没有休息,依旧泡在实验室里,指导团队实验。他被团队成员称为“永不服输的拼命三郎”。

2005年,王浩伟团队终于研发出陶铝新材料,但随后材料工业化应用的几年,是他人生最苦的一段时光。他有一年多没出过校门,几乎都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从白天做到晚上,夜里睡觉床头还放着笔记本,一旦有灵感了马上记下来。“他敢想敢做,雷厉风行,科研火花迸发、事不过夜,攻关期间常常深夜接到他的电话沟通讨论。”马乃恒说。

材料攻关完成后,采用陶铝制备的装备首次通过试验考核时,现场所有人都在欢呼庆贺。教授激动万分,百感交集,突发心脏病晕倒在现场,当地立即就近调来120抢救才免遭不幸。

上得了课堂,下得了“厂房”    

在科研上,王教授像一颗钉子锲而不舍,这种精神同样体现在教学上。他的课从来不考勤,但每次上课都是满座。

事实上,王教授自1997年回国后,不仅身为课程责任教授,还曾任材料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按照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标准建设课程。

据了解,王浩伟每周上课前夜都会反复思考而失眠,但他上了课堂又总是精神饱满,声音宏亮。身为学院教指委的督导,退休教授楼松年多次走访教室,听课评课。楼松年发现,王浩伟的PPT不但图文并茂,并且年年有改进。“尽管这课上了这么多年,每次上课前他还是要备课,他的PPT已成为年青教师做PPT时的范本。”

有了这样的底气,在课堂上王浩伟从不对学生点名考勤。他多次对学生讲,“你们愿意听我的课我表示欢迎;不愿意听,要离开到其他教室听课,我绝不反对;如果你们觉得我讲得不好,可以中途离开。”结果,每年选课的学生爆满,还有很多没有选上的学生旁听,多年来教学效果评价均为A。

在王浩伟的学生看来:他“大咖”但不“大牌”,讲课特别生动。“无论再忙,他从不缺课,上课总是充满激情。一次上课,他突然停下了,很抱歉地对我们说,‘我坚持不住了,先吃两粒速效救心丸,再给大家继续上课。’我们都很感动!”一位学生回忆说。

他把教书育人当做一门艺术和学问,以自己的行动感染和教育着学生。在王浩伟团队10名核心成员中,一半以上是他的学生,其中4人学成归国,3人因持续攻关放弃出国。学生陈哲,获法国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大学的邀请,回国跟着他做科研。夏存娟博士被老师的爱国情怀感染,毕业后随即加入团队。她说:“王教授把家国使命当作自己使命,我们愿意跟他一起拼!”

后记    

正是这种执着坚守,纳米陶瓷铝合金已用于天宫一号、天宫二号、量子卫星等,同时正在汽车活塞、转向节等领域推广应用。目前,王浩伟团队已在商飞、商发开展多种部件试验,与中国商飞实现深度合作,剑指“新一代航空材料”。

“我的梦想是在人类航空史上留下新一代中国人的材料,不管要多长时间,都会盯着不放!”王浩伟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