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关注大数据50ETF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使得变局加速变化。以大数据产业为代表的“新基建”正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IDC数据显示,2020-2024年期间,全球大数据技术与服务相关收益将实现 9.6%的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2024年将达到2,877.7亿美元。
其中, 2020年中国大数据相关市场的总体收益将达到 104.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0%,增幅领跑全球。
今日恰逢华夏大数据50ETF开始发售(认购代码:516003),这篇我们来聊聊大数据产业的投资价值。
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
业界通常用“5V”来概括大数据的特征:数据量巨大(Volume)、数据多样性(Variety)、数据高速增长(Velocity)、价值高密度低(Value)、数据真实性(Veracity)。
大数据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举个疫情期间大数据助攻案例:
国内XX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监测”专项工作平台,通过收集海量数据,利用相关大数据技术对多地疫情数据进行分析,并优化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到大数据分析中,同时得出分析、评估大数据。
在疫情信息动态公布、涉疫情况精准定位、传播路径实时分析、人口流动动态监测以及防控工作指挥调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们打赢这场“战役”争取了宝贵时间。
大数据涉及哪些产业
大数据产业链构成覆盖了数据从产生到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由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组成。
上游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和基础设备;中游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云平台、数据分析和挖掘、数据安全和数据交换;下游主要为与各行业的融合应用(如下图所示)。
大数据产业链简单来讲就是通过上、中、下游产业链的相互承接,实现数据价值挖掘,最终应用到现实中形成商业变现闭环。
大数据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
在数字化浪潮之下,大数据已成为国际竞争前沿,国家顶层设计助力大数据发展,政策利好不断。
2014年3月:大数据元年,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19年3月:大数据连续6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快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领域建设;
2020年4月: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
2、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IDC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仍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至2023年国内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26.5亿美元(按收益规模计算),参考2020年为116.7亿美元,也就是说3年后总收益翻一番,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
既有政策支持,又有发展空间,那么普通投资者如何把握大数据行业的发展红利呢?
别着急,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帮你一键打包大数据产业链。
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
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指数代码:930902,简称:中证数据)选股范围包含涉及大数据存储设备、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运营平台、大数据生产、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的沪深A股。
指数成份股由沪深A股中涉及大数据领域,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前十大成份股如下:
从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92.9%)和通信(5.8%)占绝对比重,权重股均为大数据行业领先企业,主营业务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主要细分领域。
挑个刺,如果这只指数覆盖港股市场就更具代表性了,毕竟阿里、腾讯也是大数据的龙头企业。
此外,中证数据指数以中小市值股票为主,市值小于 100 亿股票数量占比46%,市值在100~200亿股票数量占比为26%,大于1000亿股票数量占比为仅 4%。因此,也造就了该指数鲜明的中小市值高Beta属性。
截至2020-12-31,中证数据指数自2012年12月31日基日以来累计涨幅达254%,相对同期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有明显的超额收益,涨幅分别是110.13%、96.81%。
最后,聊聊该指数的估值情况。
该指数当前市盈率(TTM)为114.15倍,处于2016年10月18日发布以来的88.64%的历史分位数,考虑到自去年以来新冠疫情冲击,对行业利润有所影响从而导致估值居高不下。
因此,加入市净率(PB)和市销率(PS)作为参考更为客观。
中证数据指数估值图
当前该指数PB为4.93倍,PS为4.41倍,横向对比同样是科技权重占比较高的创业板指数(PB:9.13、PS:8.5),中证数据指数体现出有较强的补涨预期。
最后,再唠叨几句,ETF属于场内基金,新产品上市得通过证券账户走认购流程,比如华夏这只ETF(场内简称:大数据50ETF),认购代码(516003)和正式上市的交易代码(516000)有区分,大伙别混淆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