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天工·三衢民间百件
物华天工·三衢民间百件--鞋桶:70多年历史的陪嫁品
谢水根 文/摄
前几日,我和妻子一同去看望岳父岳母。进到屋里,岳母正在整理鞋袜,还指着摆在桌子底下的鞋桶告诉我,那是她结婚时的嫁妆。
93岁高龄的岳母耳朵虽有点背,但记忆力不减。她说,自21岁和我的岳父结婚至今已有70多年。那时候,家里非常穷,日子不好过,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那个年代,女孩出嫁哪能跟现在的比?”不过,当时最基本也最时兴的木箱、鞋桶、子孙桶等必不可少的几件嫁妆,岳母的父母还是千方百计给她置办了。
鞋桶一般是杉木制的,专门用来存放鞋子、袜子,上世纪80年代前,这可是每个姑娘出嫁必嫁的嫁妆,也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器具。以前鞋少,所以鞋桶也不大,长六七十厘米,宽30余厘米,上面还配有一块木板盖,式样则大同小异,均为猪腰形状,刷的也都是深红或淡红色的油漆。
岳母勤俭,对所有物品都极为珍视。这个鞋桶专门摆在一块木板上,以免受潮腐烂,所以至今鞋桶仍未有虫蛀也未破损,里面摆放的也还是各种鞋袜。
针线筐: 一代人自给自足的“聚宝盆”
谢水根 文/摄
除了上述这只鞋桶,岳母还有一样陪伴多年的“宝贝”——针线筐。这只针线筐是用细篾丝编织的,形似一个大碗,直径有40多厘米,深度是30多厘米,随着岁月流逝,筐的底框已有些腐烂的迹象。
岳母说,针线筐就是用来存放剪刀、针、棉线、旧布条等缝补物品的,是穿戴自给自足的“聚宝盆”。岳父三岁时母亲就去世,岳母嫁给他后,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家中洗衣缝补等等的所有家务。
岳父母生养了四子五女,一生含辛茹苦,为让儿女们有衣裤穿,岳母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将破得不能再补的衣裤上的布片一块块拆下来,存放在针线筐里。有衣裤破了,尽量按布的颜色“对号入座”补上去。她总是盘算着如何将那些旧布条用面粉糊一层又一层粘成鞋底,又用针线筐里的粗棉线把鞋底一针针缝好,过年前给全家每一个人都做一双新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