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拜在半聪先生门下——一位中科院中医学博士的心路历程

原创半聪先生 抱朴堂丹道 今天

作者:李慕白

我叫李慕白,中国科学院在读博士,国内某知名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执业中医师、中药师。
我读初中、高中时体弱多病,经常感冒发烧,扁桃体化脓。当地没有好的中医大夫,只能选择西医打针输液。西医解决扁桃体化脓的方法就是用抗生素。因为经常使用抗生素,导致我身体的耐药性越来越大,以至于最后当地居然没有适合我用的抗生素。我去各大医院检查,医院认为身体没有问题。为了提高免疫力,我使用了太多的所谓的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甘露聚糖肽、免疫球蛋白等,然而还是于事无补。
我高考填报志愿时,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西医已经没有好的办法了,只能选择学习中医看能否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高考结束后,我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填报了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专业,决定学习中医自保。
上大学后,我刻苦钻研中医,经常使用中药自我调理。我在大二以后基本没有吃过西药,再也没有输过抗生素,感冒发烧次数明显减少,即使发作自己也会在3-4天内用中药很快搞定。这让我觉得自己终于选对了道路,并对中医充满了信心。随着中医学习以及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我深刻体会到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价值。
同时,我也发现一个重要问题,现在临床上大部分疾病是慢性病和亚健康,这其实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病,是长期的快节奏、高压力、高强度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和亚健康方面非常有优势,这毋庸置疑,但也有长期服药,不能除根的弊端。这倒不是中医药的作用有限,而是这些病的根源在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很多人依然不觉得这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即使吃药有效,停药后也会反复,这是慢性病、亚健康难治的主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慢性病、亚健康是我长期思考的问题。中医治病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将疾病扼杀在萌芽中,换句话说,如何在现代工业文明中保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当代“治未病”的最好体现。经过深入思考与研究,我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古人已经做了很多探索,比如通过练习养生功,保持健康的养生方式,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借助药物来治病防病。
我自学了很多养生功法,但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意识到学习养生功法需要传承,不能依靠模仿几套简单动作,更需要有明师指点。为此,我进行了长期地寻找明师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偶然间发现了抱朴堂半聪先生。我一口气阅读了半聪先生的很多文章,心中欣喜,直觉告诉我——终于找到了追寻已久的明师。为了谨慎起见,我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但最终他还是决定南千里下广东拜师。
我觉得,抱朴堂的养生功属于古代上乘的养生功法——丹道。很多人一提起丹道,总觉得既神秘又深奥,甚至有人把丹道跟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丹道是古人实践出的一门锻炼身心的学问,因为懂的人很少,所以世人总是觉得神神秘秘的。丹道属于生命科学的领域,也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晚年的研究领域之一。
我与半聪先生一见如故,向先生请教了多年困惑的问题,半聪先生寥寥数语,让我恍然大悟,不禁抚掌赞叹。我拜师后感叹道:“这次没有白来,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回去就得靠自己勤加练习了,希望能有所获。”
我希望,以后不仅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医大夫,更要做一个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还要将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这才是中医“治未病”的最好体现。同时,配合中药调理,这应该是现代慢性病、亚健康可行的解决之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