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思考||关于王圣昌8月份《平均数》一课的三个小疑问
今天得空回看了王圣昌老师8月23日网络直播的一节课《平均数》。首先申明:1.王老师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老师,尤其喜欢他数学课堂的氛围,他的教学活动设计会更多站在学生学习的视角去考量,也就是真正做到:课堂即“学”堂。有一次听到他关于“有时候在课堂上,操作是操作,数学是数学,学生没有把两者很好的建立联系”的言论,真是有”所见略同”的惊喜!2.关于这节《平均数》,参与网络听课的就多达3500多人(截至今天),相信大家会谈过诸多优点,我在这里不再重复。
本文只是记录我今天回看时的一些小疑惑,我想不排除自身理解能力有限的缘故,所以发出来,请诸君解惑、拍砖。
1.这里的情境于初学平均数而言合适吗?从图上看,5种铅笔给的数量不一样,又有了解到是学校跳蚤市场的大情境,学生是有经验基础的,就更不合适了,也就是说,这样各种铅笔数量不一样的情况下,是不宜用(4+4+5+3+9)÷5来求平均数的。
2.学具操作放在哪里比较合适?课中,是在学生讨论并得出平均数6的算式(4+4+5+3+9+11)÷6,且学生有口头解释其意思后组织了摆学具的活动的。这样的话,探究味就没有了,有的是解释说明的作用。所以,是不是可以把学具操作往前面挪一挪?可否放在“你觉得哪个数字可以代表”的时候?这也是多数老师教学时会做的事。
3.学具操作仅仅是学具操作吗?这个问题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明白一些问题,比如:切到几比较合适?最后的结果会超过3-11的范围吗?为什么?切到6当然最好,切到5也可以吗?……(其实这是具有探究性质的问题,更适宜在前面做)这些无疑在说明:操作从来就是与思考相伴而生的,没有思考的操作只是机械的动作。那么,就这节课的这个操作活动而言,到此就好了吗?注意,这里需不需要与平均数的计算式子联系起来?如果是我上,可能会在摆出6后,请学生观察学具和算式,问他们从中发现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感悟到:学具操作过程其实就是把6个单价的总和平均分6份,从而与算式建立联系,实现更好的数学化,促进学生更好的数学(算法)理解。
最后,感谢王老师拿出这样一节真实的课,除了以上三个小疑问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地方给予我很大的启发,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