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门西文化守望者协会主办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企业分给我一套接龙旧房,从此搬出居住了卅多年的门西老街,住进三山街(中华路220号)厂宿舍后院的披子房,隔壁就是同仁堂大药房,住了五、六年后。于九十年代初我又迁往河西南湖二期新房,因此,我也有了曾住过三山街的难忘经历。
如今要说三山街,论具体地名它不存在。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老地图上,确有一段标名为“三山街”的小街。
丨
老地图上的三山街南北走向,北端是黑廊街与建康路相接的路口,南端是教敷巷和望鹤岗相接的路口,是很短一段路。但在四十年代的老地图上图己找不到这条三山街了,
据说辛亥革命后,这条三山街被取直拓宽,成为中华路的延伸路段,原黑廊街改名为升州路,三山街街名从此消失了。三山街街名虽早已不存在,但是老南京人至今仍把中华路与建康路和升州路相交的十字路口区域称为三山街。
三山街区域作为老城南的著名的传统商业街历史悠久,民国以前商业就十
分发达,沿街商铺鳞次栉比,成为当时老南京的商业中心。民国后商业中心虽逐步移至新街口,但此后的三山街依然车水马龙,市井喧嚣非凡仍不失为老城南的商业中心。
小时候身居老门西时,就听大人讲三山街很热闹,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那时,家门口买不到的东西上三山街准能买到,张家保险丝烧了,李家窗户玻璃坏了,换根日光灯灯管,买把菜刀剪刀,尤其是搬新房后买家具、换被胎被面、办年货等等,一定会去趟三山街,连国庆节就近看游行首先想到的也是三山街。进入二零零零年后,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三山街区域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首当其冲的是十字路口的传统商业街格局悄然落幕,被不同类型的大型商业城、娱乐城及超市所替代,以致当年路口沿街众多的商店被拆、被迁、被替代,其中不乏老字号商铺。如今三山街十字路口一切虽已面目全非,但一切仍不减当年,依然繁华热闹。三山街,作为传统商业街的历史格局从此结束了,但是,它对老城南的商业发展的历史让人铭记在心。为此,我想凭借尚存的记忆,来数说当年三山街区域各类特色的店铺,试图再次展现八十年代的一派繁华景象。提笔之际似乎又倘佯在当年的三山街,站在十字路口,一辆辆公交车擦肩而过,人力三轮车、自行车轻快地穿梭于街巷,过往顾客熙熙攘攘。沿街不仅与民生相关的店铺多,而且各具特色的民国建筑相应也多,与路边的法国梧桐相映成趣。有些百年传承的老店,成为老城南乃至老南京人有口皆碑的老字号。下面就数说三山街沿街各具特色的商店,先从十字路口以南的中华路两侧沿街说起。中华路西侧即路口西南角第一家是杨福记食品店,它的店面呈直角型,一面临中华路,另一面临升州路。主要经营烟酒食品、干鲜果仁、蜜饯炒货、干菜调味、糕点糖果,林林总总应有尽有,老城南人购礼品,办年货必上此店。宏伟生活用品商店,门面比较宽敞,主要经营棉花胎、凉席、草帽、芭蕉扇、纸扇、纳鞋底线及劳保防护用品等。三山街卫生所,它方便周边居民咳嗽感冒、头痛脑热就近门诊医治。前进理发店,这是一家低中档次的便民理发店,三山街周边居民多数理发都上这家理发店。同仁堂药房门面是典型的民国建筑,在三山街一带最为耀眼,它是一幢四层式的建筑,顶部有一钟塔装饰,是三山街地标性建筑之一。据说这家同仁堂药房开业于1929年,是南京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药铺商号,该店前店后作坊,店内大厅两侧为中西药柜,中药铺迎面高柜台用于称药抓药,贴墙面的是一排小方格抽屉式中草药橱柜,西药铺迎面是玻璃药柜,贴墙面的是一排玻璃西药橱,厅堂中安置传统太师椅供等候抓药的顾客歇息,厅后是中药制作坊,时有煎熬的中草药味飘溢四邻。
临近望鹤岗的是王家茶炉子,望鹤岗路口南侧是望鹤楼面馆……路口东南角第一家是万象服装店,该店门面也是呈直角型,一面临中华路,另一面临建康路。该店专门经营服装,既有春夏秋冬各式男女服装,也有老人服装和少儿童装,既有中式服装也有西式服装。每逢节假日该店总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向南第二家是金陵服装辅料商店,它是一家专营服装纽扣为主的商店,柜台里许多小盒内展示的是各式各样大小不一、材质不一样的纽扣。此外还有服装辅件及缝纫机配件,如缝纫机机针、梭子、梭芯、皮带、油枪等。魏洪兴鸭子店,这家店1901年始建于老门西的大彩霞街,后扩大经营以三新池为邻开了零售店,也算得上是百年老店了,它家盐水鸭皮白肉红不失其形,酥烂脱骨油而不腻,店堂墙面挂满数排咸板鸭如同经营广告招揽顾客,让老城南人对此青睐有加。三新池浴室,浴室门面凹进小巷深处。该浴室建于1917年,可称得上百年老店。浴室分男女两部分,夏有吊扇,冬有暖气,除洗浴外修脚、擦背、捶腿、推拿、理发、小吃等服务项目齐全,老城南人很喜欢到此洗澡,边泡澡边聊天何等惬意。
三山街家具店,它是南京市数家木器厂产品经销的窗口,是现在家具城的雏形。小青年结婚所用木床、大衣柜、半截橱、床头柜、桌椅木盆等应有尽有。一家门面较宽的自行车修理行,这家店铺既修自行车又出租自行车,租车以时计价方便客户市内自由骑行。南面是元大交电器材店,这家商店经营的均为家庭照明用的灯泡、日光灯管、闸刀、保险丝及五金电器等等。向东紧邻是民族乐器商店,是弦乐器专卖及修理店。店内墙上挂有二胡、板胡、京胡、琵笆和古筝等,展示该店的经营特色,行人路过此店偶尔能听到调弦乐声。味雅卤菜店,该店经销的各种卤菜均来自于颜料坊卤菜加工部。三聚鞋店,过去曾是前店后坊,该店以麻线纳底毛料做面,以手工缝纫质量好的布鞋而闻名。闻名于老城南的天福绸布店,该店创建于1922年,店面是三开间的民国建筑,店堂为两层楼,楼顶上还有一座塔式四望亭,也是三山街地标性建筑之一。店名“天福”寓意“天官赐福”,于店于客大吉大利。店内立式货架和卧式货柜排列有序,楼下售绫罗绸缎毛呢为主,楼上以棉布化纤布为主,布店花色品种齐全且服务态度好,是深受城南居民信赖的老字号店铺。盛锡福帽店,创建于1936年,是全国老字号连锁店。该店专营各种面料、各种式样男女帽,包括老人帽儿童帽品种齐全,其销售额常在百货业中排列前位。江苏酒家,它创建于1946年,是南京极负盛名的餐饮名店。一代金陵厨王胡长龄大师曾在此店工作多年,该店主打民国大菜,其菜肴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清鲜醇和,咸淡适宜,脍炙人口,曾引无数商贾政要,名流学者竞相关顾。其店招由著名书法家胡小石于1973年题写。
江苏酒家
人民照相馆,照相馆大门外的橱窗内陈列着彩色人物照片,正是这些不同姿势的漂亮人物照片,常吸引过往行人常驻足观看。新华书店,柜台里和书架上不仅有各类古今中外书籍,连墙面也挂满宣传画供顾客选购。每到寒暑假许多学生前来购课外读物十分踊跃,元旦春节之际,前来选购年画、挂历或对联的人更多。张小泉剪刀店,该店创建于1933年,也是全国老字号连锁店。店内墙上悬挂着一把巨剪,常吸引顾客前来围观,从而起到广告效应。老城南人买剪刀或菜刀就认“张小泉”这个牌子。
张小泉剪刀店
向东路过教敷营巷口,不远处是南京陶瓷商场(图七),店门头上巨大的店招牌是由著名书法家萧娴书写,正是这擘窠六字让人老远就识别其所在位置,宽大的店堂内布落货架及货柜,陈列的日用生活陶器和艺术陶器,琳琅满目,吸引过往顾客涌入选购或欣赏,是老南京人十分钟情的老店……路口东北角即建康路第一家是更新百货店。该店正与万象服装店隔街相望,沿街一溜数间门面房内,柜台货架布满各类日用品,由于商品琳琅满目,加上服务员好客热情,自然客盈满门,声誉倍增。该店女服务员余华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后,前来目睹劳模风采的顾客更是络绎不绝。
向东几步是一家旗帜店,该店专做各类旗帜和横幅标语及各色彩旗,三山街周边机关学校节日庆典所用旗帜横幅皆出自该店。建设玻璃店,该店门面宽敞,店中间置一张宽大的长方桌用于划玻璃的工作台,三侧墙面码放各种规格玻璃供顾客选用,该店是当年城南最大的玻璃店。越过承恩里窄巷口是一家店面较宽的酱园,除经营酱醋油盐外,还经营烹调所用的各种调味品种甜咸酸辣小菜、酱菜等。一家信托商店,是方便顾客一时因急筹钱而寄卖物品的商店。三山街十字路口以北的中华路两侧的沿街商铺。这段路多为机关、企业及民居,故沿街店铺稀少。十字路口东北角迎头是更新百货店西侧墙面,该店背向裱画廊。向北数步即是金陵南北货店。该店建店虽晚但经营品种与长江南北货店相似,成为三山街同行业后起之秀,逢年过节顾客盈门生意火爆,也是老城南人最为青睐乐于光顾的商店。
明都茶叶店(离金陵南北货店数步),该店门面较窄不起眼,很容易被行人误为民居而错过。再向北几步是长江油漆化工用品店,该店不仅经营各种油漆、油漆辅料、油漆工具,还经营各种染布染料。那个年代兴盛打家具,少不了油漆腻子砂纸刮刀等,一定要光顾此店,就连居家自染毛线布料也如此,可见它也是老城南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店……十字路口西北角第一家就是金门果品店。该店面也呈直角型,一面临中华路,另一面临升州路。该店专门经营应时新鲜水果外还经营各类水果罐头、桂圆红枣等干果。向北数步是刘长兴面馆。该店也是老城南有名的百年老店,它始建于1901年,由馄饨摊贩起家,先在马巷口开店,而后到三山街开店,以经营各式特色包子面条为主,该店薄皮小笼包子、螃蟹包子和香菇蒸饺在八九十年代先后获行业金奖……最后再数说三山街十字路口以西的升州路,由于路口两侧多为机关、企业及民居,故路口沿街店铺更是稀少,街面上显得冷清得多。路口西北角第一家是金门果品店,西邻是个店面较宽的五金机械设备专卖店,专卖为工程建设项目配套的机械设备,似乎与民生无关所以显得十分冷清。向西是启新文具店,店面较宽大,所经营的文具用品品种非常多,既有学生学习用品,也有学校教学教具,还有单位财会核算用品。往西数步有个衡器店,即专卖传统杆秤、案秤及不同规格的磅秤,同时也修理和校验各种衡器…整个三山街如此一路数来,还是临近十字路口的中华路南段和建康路西段因店铺较多且最为热闹繁华。住进三山街后,与曾居住过的幽深静谧老街小巷相比,确实感受到不一般的市井喧嚣。首先,感受最深的是每到年三十晚上和年初一清晨,沿街各店铺先后点燃门前数米长的鞭炮和天地响大炮仗,此时如同炸了锅似的噼里啪啦不停地竞响起来,不时夹杂着一阵又一阵的叮咚炮仗声,震耳欲聋,尽管深居后院也会被震得兴奋难眠。大年初一的清晨,站在大门口观看街道两边,只见人行道上铺满红红厚厚的鞭炮屑,犹如铺上厚厚的红地毯迎新迎客。这是街道两边店家的迎春创意,一家家如此竞燃鞭炮送旧迎新,乃冀望新年的生意更加红红火火、人丁兴旺、幸福安康,过往行人踏上这厚厚的红地毯无不感慨一派喜气洋洋太平祥和的盛景。
再一个难忘的感受就是逢年过节的沿街情景,每逢迎国庆、过春节,各店铺门前都会挂国旗、张红灯、贴福字。三山街十字路口的四条街的路边上,树与树之间均拉线挂上连串的珠光小彩灯,及等距离排列的大红灯笼和彩旗,一条街如此间隔地排列下去,相映争辉、迎风招展,浓浓的喜庆气氛烘托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到了夜晚,一路不停闪烁的珠光灯,一路竞相映红的大灯笼,灯火阑珊成了火树银花不夜城,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陶醉。凭着这些支离破碎的记忆,足以展现当年三山街热闹非凡一派繁华的景象。许多老字号店铺因为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代相传的经营理念和加工工艺,使之成为享誉市民的亮丽城市名片。如今老城南的三山街依然存在,而十字路口沿街的传统商铺已被历史所湮灭。取而代之的是假日大酒店,水游城、水平方、永辉地下超市……尽管依然热闹非凡,来往车辆人流仍川流不息,但还是令人思念曾经的喧嚣繁华,忍不住要追忆过往时光中的一溜排沿街老店。站在如今的三山街路口,心中无限感慨,时代在向前发展,三山街也在向前发展,希望它的发展既赓续传统,又守成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