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易经》,从阅读原文开始
《易经》难以参透
誉有“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一门学问。
《易经》即是对六十四卦所作的解释。一共六十四篇,每一个卦有六个爻,如乾为天卦有六个阳爻、坤为地卦有六个阴爻、地天泰卦上有三个阴爻下有三个阳爻等等。
图:修复重印版《易经》
从古至今,读过《易经》的人不可胜数,真正能读懂《易经》的人却是屈指可数。其中的奇文异字及古怪的语法结构,就算查尽字典也很难知其义。古有朱熹、黄宗羲等人解读《易经》,后有《百家讲坛》讲解《易经》,且各个解说都天差万别。就如朱熹曾感慨所说,“经书难读,此经尤尴尬读”。
图:《周易本义》十二卷
提及朱熹,早年攻读《易经》时曾写过《周易本义》这本书。其中的内容相对简单,可想而知,当时的朱熹对《易经》的解读是比较浅的。
而从朱熹暮年时所著的《朱子语类》中,不难发现朱熹对《易经》的解读水平已达到了十分高的境界。
可见,阅历越深,对易经的理解有着更深的见解。所谓大道至简,《易经》用简短浓缩的几句话,阐明世间万象的一些大道理。所以,在许多学者看来《易经》是难以参透,而普通人读《易经》更是艰难。
如何读懂《易经》?
前面我们有提到过,古有朱熹、黄宗羲等人解读《易经》。也就是说,他们对《易经》进行解读,不仅是发表自己对此书的经文的见解,也便于其他人对此书的理解。
那么,对于像《易经》这样一本难读懂的书,是不是应该先从这些解读的基础读物开始,先了解基础知识,再逐步深入?
图:修复重印版《易经》
事实上,解读《易经》的基础知识是不存在的。比如说我们常见的太极图丶八卦图之类,它与《易经》古经文内容并没有直接关系。之所以会看到诸如此类的读物,那是因为大家对读《易经》的目的不一样,呈现出的结论也是大相庭径。
真正研究《易经》从直接阅读原文开始便是是最恰当的方法,而其它的的读物,只有参考的意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