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谈丨千万不要认为所有挑刺的网民都是“刁民”
做网上舆论工作,一定要有“大胸怀”“大格局”“大智慧”。千万不要认为所有挑刺的网民都是在跟你作对,都是“刁民”“恶民”,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前几日,云南鲁甸“冰花男孩”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许多网民针对“为何王福满仅得500元”“其余善款去哪了”等问题表达了看法、提出了质疑,其中部分言辞较为激烈、情绪较为偏激,确实在舆情引爆初期形成了一股负面“对峙”之势,一度让不少网民对该事件的真实情况形成了误读、产生了偏见,给当地相关部门带来了许多“不适”,造成了不小的舆论压力和社会压力。后续云南方面的回应还算及时,给出的理由和解释也十分合理,舆情风波也随之逐步平息,并未出现负面偏离。
官方公开回应后,我发现有人开始对之前发帖质疑的网民进行了不小的“围攻”,认为这些人是在“捣乱”,是在“带节奏”。对此,我感到非常忧虑。
以该事件为例,进一步分析网民反馈可以发现,大多数网民对该事件表现出的“言辞激烈”和“情绪偏激”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一是“冰花男孩”王福满得到的500元与30万善款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数额反差;二是围观网民从公开途径无法获取30万善款去向哪里。
应该说,质疑依据和理由都相当充分,这与其他那些“捏造篡改关键信息”“故意渲染放大细节”“恶意挑动情绪神经”的负面案例不能相提并论。如果对此我们不能进行有效辨识,长期以外恐怕有陷入另一个“极端陷阱”的危险,这与党中央倡导的舆论工作宗旨背道而驰,非常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前不久,也有一个十分相似的案例。“中年少女”“佛系青年”“中年油腻”这类新兴词汇在网上热传后,引发各大官媒连续狠批,就好像那些热议且认同“中年少女”“佛系青年”“中年油腻”的网民,就是在给社会风气增加消极和颓靡,就是在传播“丧文化”。
事实上,我们同样跟踪分析网上反馈也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网民在参与这类话题讨论时,均是以自我为议论对象发表一些观点,分享一些感受,通过“自黑”的方式释放些当前忙碌工作之余的生活压力,“自我调侃”“自我嘲讽”要更多一些,这明显有别于其他热点事件以评价他人为主的舆论特征。
精神压力大、心理负担重,这是当前上班族们的共同特征。当他们不自觉地在借助“中年少女”“佛系青年”“中年油腻”这类“淡定”词语宣泄心中消极情绪时,我们应当报以充分的理解,而不是动辄以破坏社会风气的“罪名”想当然地扣之,这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引导效果,还可能招致更多的反感和抵触。
跟他们对话讲理,要充满善意,既要表达充分的情感认同,又要帮助他们及时梳理心情,重新找回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避免被不必要的自我情绪宣泄带入“沮丧”“消极”的心理陷阱。
就这点而言,我们一些媒体和评论员是否太过敏感了。
我始终认为,要做好网上舆论工作,一定要深入舆情的实战一线,去感知和分析不同言论的背后有着怎样社会心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网上言论那么多,哪些人只是思想认识问题,哪些人是政治原则问题,哪些人学术观点问题,都要做好有效区分。
不是所有挑刺的网民都是我们的“敌人”。同样一句话,如果从不同人的嘴里讲出来,性质都可能会不同。普通老百姓讲可能只是思想认识问题,体制内高官讲就可能是政治原则问题;专家教授内部研讨,是学术观点问题,如果拿到新生课堂单向灌输,很有可能就是政治原则问题。
只有在充分感知舆情,做到有效区分之后,才能“分而治之”。该沟通的加强沟通,该帮助的尽力帮助,该斗争的坚决斗争在,这才符合我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宗旨。
一杯咖啡,一堂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