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升职加薪的距离,差一个结构化思维
在生活或工作中,你是否有这些经历:
遇到大问题脑子一团乱,不知如何下手
汇报工作时说了一堆话,别人却表示听不懂
想写文章,却毫无思路,无从下笔
通宵达旦搞项目方案,客户表示看不懂
用最短的时间讲清观点,让听众或读者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这是我们沟通要达到的目的。
你是不是觉得那些思路清晰、表达清楚的人都是天生智商高呢?
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遇到了——结构化思维。
《极简思考》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结构化思维(Structured Thinking)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能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深刻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然后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率地开展。
01
快到年底了,每个人面临的述职工作该提上日程了。述职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罗列事情”和“价值的背后”。
在信息近乎爆炸的今天,一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往往是非常多样化的。
比如一家公司如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活下去,其实这是一个影响因素非常多的问题,可能跟市场环境有关,跟人们的需求变化有关,跟内部的管理有关,跟人才队伍有关......
而这些因素之下,又可能分成N多细小的影响因素。
比如市场环境可以分成:资本的青睐程度、市场上竞品的增加、替代产品的出现、经济因素等等这并不像之前提到的水池水量减少的原因那样简单,我们很难通过简单的归因,找到问题的本质原因,从而提出解决方案。
这个时候,结构化思维的作用其实就在于:它能有效帮我们理清思维的逻辑,从而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寻求一套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而这种结构化的思维方式,被全球知名咨询公司称为“金字塔思维”。那些“厉害的人”用到的项目管理方法、问题分析方法(SWOT分析、5W2H、)、高效表达和沟通(时间管理、写作)的方法,其实都脱胎于金字塔思维。
金字塔思维,顾名思义就是要保证思维框架中有一个中心论点,并通过拓展论据的方式层层递进以支撑中心论点,最终形成金字塔结构。思维的搭建顺序可以从上向下进行,即先确定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再根据读者或者听众可能会对此中心思想产生的疑问,针对性地向下拓展论据以支撑论点。在中心思想不明确的情况下,金字塔思维也可以从下向上进行搭建,即先记录下脑中的各种想法/整理现有的各类材料,再从这些零散的想法和材料中找出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分组归纳论点,最终总结提炼中心思想。
结构化思维(金字塔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建立问题和原因之间的逻辑联系,更有效地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结构化思维的原则有哪些?
· 自上而下
先从结论讲起,说明问题全貌。直接说明中心思想(你的目的)
开门见山先说结论,对方就会心中有数。繁杂的铺垫陈述,往往只会让对方摸不到头脑,听得云里雾里。
· 层次清晰
分清楚议题的层次,把相关性议题在一个章节内说清楚
如果讲话的时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听者的思路也会跟着你绕来绕去,混乱逻辑会把对方逼疯。把相关的内容在本章节说清楚,不要与其他章节“纠缠不清”。
· 结构简单
结构越简单越好。要做到惜字如金,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事儿就不要啰嗦。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没人愿意在你的身上多浪费一分钟。
· 重点突出
不要试图传递过多的信息,把自己最想传递的信息,突出出来。
重点内容应该占较大的篇幅来说。其他内容一笔带过就好。记忆力和专注度都是有限的,太贪心想要传递过多的信息,对方可能最后什么都没有记住。
03
结构化思维,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次才是一种管理方法。因此,对于更多的刚刚走上管理岗位的朋友来说,需要经过有意识地持续训练,才能够培养起这样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好脑子”不如“烂笔头”,纸和笔是训练结构化思维的最有利的工具。常用的思维导图工具:Xmind、幕布的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梳理思路,明确问题的脉络。
第一种方法:搭框架,写文章
一周一篇文章,必须用结构化思维的方式写,尽量使用你积累的结构素材。如果没有时间写文章,那就只搭文章结构,写出关键点即可。
第二种方法:做演讲,讲议题
每天给自己一个议题,用15-20分钟的时间,用结构化思维的方法来解决/论证这个议题,不一定要写下来,说给自己或者同伴听就行。
第三种方法:勤归纳,搭结构
在思考问题时有意识地利用框架分散思维。
例如当你看书的时候,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理论,比如营销4P理论、马斯洛需求原理等,可以思考出三个应用层面并进行记,作为自己的素材。
积累结构树,有助于我们在发散结构时更快速准确。
通过以上3种方法地长久训练,就会使你的结构化思维更加清晰,做起事情就会得心应手。